中美英语学习者情态动词使用对比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haijun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态常用于表达说话者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的态度。情态动词作为情态表达的主要方式,在英语中应用广泛。近几年,国内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写作中情态动词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成果。本论文旨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自建语料库,利用语料库工具进行对比研究。作者力图在研究对象同为学习者,且写作题目与语料收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深入分析中美英语学习者情态动词使用的差异。研究过程:首先,作者设计了 10个命题作文题目,而后在本人河北农业大学导师和联合培养所在的美国多恩大学导师帮助下,收集中美学生作文材料,建立自命题作文语料库;其次,根据Biber对情态动词的分类及语义分析,确定九个核心情态动词 can,could,will,would,may,might,must,shall,shou 作为研究重点;再次,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语料库分析软件PowerConc,分析中美英语学习者在情态动词使用频率、语义分布和搭配上存在的差异;最后,通过卡方检验,验证中美英语学习者情态动词使用差异的显著性。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在使用频率上,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语气较强的can,will,may,must频率较高,使用委婉语气的could,would,might频率较低。(2)在语义使用上,在表达“可能性”时,中国英语学习者倾向于使用can和may,而美国英语学习者倾向于can,could和might。在表达“能力”时,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could的频率低于美国英语学习者。在表达“必要性”时,中国英语学习者过多使用must。(3)在句法结构上,美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被动语态频率更高,更倾向于在can和should后使用被动语态。经过后续访谈和分析,作者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出现的情态动词多用、少用等现象和语言迁移,习得顺序以及情态动词的多义现象有关。在语料收集时间相同,话题内容相同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中美相近能力水平英语学习者情态动词使用的异同,将有益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有针对性的认识到自身问题,改进学习方法,提高情态动词乃至英语综合应用水平。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在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关系的认识上存在着误区。有的认为二者是“主仆关系”,有的认为物业管理企业是业主的“保姆”,还有的认为二者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等等
马铃薯属于茄科,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是世界上第四大粮食作物。但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全球公认的第一大作物病害。目前主要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喷施化学农药和加强栽培管理等方法来减轻病害的发生与危害。化学农药仍然是生产中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学农药,病菌已产生抗药性且污染环境,甚至威胁人类健康。
首先,分析连云港港口发展的背景和意义,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港口发展战略的研究观点和研究方法。其次,阐述工业区位理论、资源战略理论、企业代际传承理论、隐性知识理论,为本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再次,研究连云港港口发展的现状,对港口的区位环境、港口吞吐量和港口码头航运状况进行论述。运用SWOT分析法,将连云港港口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挑战逐一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连云港港口发展路径,从海河联运
2019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里面对家庭美德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内容主要包括:男女平等、勤俭持家、尊老爱幼、邻里互助、勤俭持家、夫妻和睦等等。优良家风作为家庭优秀教育长期作用下的产物,是家庭美德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的讲话中,也提到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仅仅是我们的居住场所,
YCT(Youth Chinese Test)少儿汉语考试是一项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考查第一语言非汉语的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运用汉语的能力,近几年在美国小学汉语教学中受到关注并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