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态常用于表达说话者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的态度。情态动词作为情态表达的主要方式,在英语中应用广泛。近几年,国内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写作中情态动词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成果。本论文旨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自建语料库,利用语料库工具进行对比研究。作者力图在研究对象同为学习者,且写作题目与语料收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深入分析中美英语学习者情态动词使用的差异。研究过程:首先,作者设计了 10个命题作文题目,而后在本人河北农业大学导师和联合培养所在的美国多恩大学导师帮助下,收集中美学生作文材料,建立自命题作文语料库;其次,根据Biber对情态动词的分类及语义分析,确定九个核心情态动词 can,could,will,would,may,might,must,shall,shou 作为研究重点;再次,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语料库分析软件PowerConc,分析中美英语学习者在情态动词使用频率、语义分布和搭配上存在的差异;最后,通过卡方检验,验证中美英语学习者情态动词使用差异的显著性。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在使用频率上,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语气较强的can,will,may,must频率较高,使用委婉语气的could,would,might频率较低。(2)在语义使用上,在表达“可能性”时,中国英语学习者倾向于使用can和may,而美国英语学习者倾向于can,could和might。在表达“能力”时,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could的频率低于美国英语学习者。在表达“必要性”时,中国英语学习者过多使用must。(3)在句法结构上,美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被动语态频率更高,更倾向于在can和should后使用被动语态。经过后续访谈和分析,作者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出现的情态动词多用、少用等现象和语言迁移,习得顺序以及情态动词的多义现象有关。在语料收集时间相同,话题内容相同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中美相近能力水平英语学习者情态动词使用的异同,将有益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有针对性的认识到自身问题,改进学习方法,提高情态动词乃至英语综合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