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DAD1基因在大豆与疫霉互作过程中的功能分析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_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程序化死亡(PCD)是多细胞生物清除自身衰老、有危害或被侵染的细胞的一种机制,并且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对外界逆境的响应中行使重要功能。其中,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过程中的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action,HR)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PCD形式。DAD蛋白作为在动植物中结构保守的抗细胞凋亡因子,其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过程中的功能了解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克隆大豆GmDAD1基因,对其表达模式及在大豆与疫霉非亲和互作过程中的功能进行研究。获得以下结果:  1.大豆GmDAD1基因克隆  从大豆中分离出GmDAD1 cDNA序列,全长351bp,编码的蛋白质在动植物中均十分保守,具有3个疏水性跨膜区域。qRT-PCR分析发现GmDAD1基因在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的根、茎、叶以及幼嫩的种子中均有表达。  2.大豆GmDAD1基因转录受疫霉侵染和干旱诱导  qRT-PCR的结果表明在大豆与疫霉的亲和(Williams和P6497)以及非亲和互作(Williams82和P6497)过程中,GmDAD1的转录水平均受疫霉侵染诱导上调表达。其中在非亲和互作过程中,GmDAD1诱导持续时间比亲和互作过程中长。用PEG6000和NaCl分别模拟干旱和高盐逆境处理大豆幼苗结果发现,GmDAD1基因受PEG6000诱导表达,而不参与植物对高盐胁迫的响应。  3.沉默GmDAD1影响大豆对疫霉抗性  利用发根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嵌合植株转化技术,获得GmDAD1基因沉默的大豆转基因根组织。抗病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在Williams82中沉默GmDAD1基因后,疫霉侵染位点的细胞死亡区域明显增加;台盼蓝染色的结果表明,菌丝能够在细胞间扩展;同时沉默组织中疫霉相对生物量增加,说明沉默GmDAD1使根组织对无毒疫霉菌株的抗性减弱。  4.沉默GmDAD1抑制互作过程中H2O2积累并干扰信号转导途径基因正常表达  本研究结果表明,沉默GmDAD1抑制了大豆与疫霉非亲和互作过程中H2O2的积累。同时对信号转导途径基因的表达分析表明,沉默GmDAD1抑制了PR1a、PR5以及ERF1基因在互作过程中的表达,同时促进了PDF1.2基因的表达。  以上结果表明,GmDAD1基因参与大豆与疫霉非亲和互作过程中的细胞死亡调控,同时干扰了抗病反应中信号通路的正常转导。
其他文献
协优 57 (协青早 A×057)是通过国家审定的三系杂交水稻,其丰产性、抗病性、适应性均较好。但由于它的蒸煮食用品质较差,因此在生产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未能更大面积推广应用。因此改良它的蒸煮食用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其蒸煮食用品质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其父本 057 的直链淀粉含量(Amylose content,AC)太高,因此有效降低 057 的 AC 是改良协优 57 蒸煮食用品质的关键。稻米的直
株高、叶型、粒型和抽穗期是水稻的重要农艺性状。为了更好的解析水稻重要农艺性状遗传基础,利用目标表型差异明显的种质籼80和苏御糯构建F2分离群体,遗传分析发现各性状呈现
采取物理化学诱变因素能诱发植物基因的突变,促进遗传基因的重组,扩大遗传变异,是创造植物新种质、选育新品种的有效途径。以往物理诱变多采用γ射线,X射线等处理,取得了较好成果,但重离子束辐照处理研究相对较少。随着科技发展和重离子束的独特作用,重离子束辐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本研究主要探索了~(12)C重离子束辐照对油菜生长发育和遗传性状的影响,为其在油菜上的应用提供依据。分别采取30Gy、50Gy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