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科技快速发展,社会各界都意识到了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要求求职者要专业技能过硬的同时,还要求他们的英语水平能胜任本职工作。如今高职高专的特殊用途英语课程设置是否符合原先既定的培养目标,值得大家深思。ESP,全称为特殊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是非英语国家外语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基于社会和学习者本身需求而衍生出的一门学科。这门课程旨在教授各个具体行业所需的专门英语。本文认为,从需求分析理论出发,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必须开设ESP课程,高职教育应该把ESP课程纳入学科建设规划中。按照Hutchinson的观点,它的教学模式区别于一般英语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从需求分析理论的视角,探讨采用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来改善高职高专计算机英语的教学现状。面对高职高专特殊用途英语课程出现的众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现有的几种主要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计算机类专业特色和学生英语水平,提出了进阶式教学模式。进阶式教学模式由基础英语教学,特殊用途英语教学和专业知识拓展三个模块内容构成。这三个模块相辅相成,逐步递进。本研究抽取了120名学生展开问卷调查,试图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对计算机英语课的态度和评价。同时,本文还开展了两个月的教学实验,以进一步地验证进阶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希望用它来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文章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进阶式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英语书面成绩方面,效果并不显著,这一结果可能与实验时间过短有关。但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本模式在调动班级上课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等方面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