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调停是解决国际冲突的重要手段。在国际调停的实践中,大国,作为国际关系中的特殊行为体,由于其掌握资源的丰富性和行动的灵活有效性,在国际调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功的大国调停对于解决复杂的国际冲突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大国调停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中东和平进程中的阿以冲突是研究国际调停的经典案例,同时也是研究大国调停的较好切入点。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一直以来都是阿以冲突的主要调停者,对美国在中东和平进程中调停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大国调停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因此,本文选取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调停为例,试图借助国际调停的基本理论,选取三个变量,即调停者介入调停的动机、介入时机、调停策略,来分析其对调停效果的影响,进而对中东和平进程中大国调停的必要性及其策略选择进行思考。笔者通过对美国中东调停的案例分析认为,美国在中东和平进程中介入的动机与其全球战略密不可分,同时受到国际格局的影响。从调停的介入时机上看,一般情况下,美国习惯于冲突前期的介入,但在穿梭外交实施后所进行的调停通常是会取得成效的。在调停策略的选择上,美国主要运用了三种策略:赏罚共进、沟通促和、方案设计。赏罚共进的短期效果最好,沟通促和的长期效果最佳。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对中东和平进程中大国调停的几点思考:第一,中东和平进程中,由于冲突各方存在实力的不均衡及大国所掌握的资源优势,从长期效果而言,大国在中东的调停相比较小国调停更具有效性。此外,在调停中,大国扮演操纵者及采取施压促和在短期内是最为有效的。第二,大国在中东调停更多地与其战略利益相关,因此,其主要战略指导思想必将对调停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三,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和欧盟、中国实力的壮大,加之美国在中东调停的相对滞缓,在未来,中东和平进程的突破将有赖于从由美国完全主导方式向多方调停的趋势转变,即大国合作主导,国际组织等其他行为体共同参与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