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试图介绍一种新的研究人类交际的方法,研究对象为由手机发送的短信息,该方法衍生于认知科学的出现和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认知科学对语用学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结果一个新的语用学分支应运而生:认知语用学.在这一背景下,该文着重讨论了人类自身的认知过程对短信息交流的帮助和影响.在这本书中作者从认知的角度来洞察语用学研究,并提出了极具代表性的关联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交际被认为是一种有目的的认知活动,研究交际就是研究话语中的语境因素.该文一开始从总体上阐述了认知语用学和语境两个主要概念.首先,我们探讨了认知语用学的哲学渊源,这一语用学的分支被认为起源于莫里斯(Morris)的符号学和格赖斯(Grice)关于会话含义的逻辑推导理论.接下来该文考察了语境这一要素及其在处理人际交际时的动态特征.所有论述都建立在关联理论以及熊学亮教授的认知语境的分类基础上.在剖析了认知语用角度和认知语境的概念后,该文描述了在研究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并提出了三个研究问题:1)认知语境对短信息的解释是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2)在理解短信息的过程中认知语境的四个构成部分是否有着不同影响并且经历一定的先后顺序;3)在参与短信息交流中认知语境是否是动态的,它是如何运作的.然后,按照上述问题,我们详细分析了认知语境对短信息交流的影响.接下来,该文简要论述了这一研究的现实意义及理论意义.最后,文章指出认知语境的分类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该研究自身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