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相关论文
中国古典诗歌含蓄隽永,高度凝练,具有很大的模糊性,给读者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并提供了美的享受。本文从接受理论的观点出发,通过......
雅各布森的诗学理论与中国传统诗歌创作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其诗学理论的核心是对等原则,选择轴依据对等原则投射到组合轴解答了“诗......
英语和汉语语篇的衔接方式有明显差异。汉语语篇的“意合”特点突出,通过意义和内在的逻辑关系组织语言;英语语篇“形合”特点突出,句......
在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中国古典诗歌成为海外读者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其译介策略一直成为学者们讨论的焦点。本文基于许渊冲的......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其文学表现形式特殊,内容与形式高度融合。诗歌具有很高的翻译价值,但翻......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学中最具中国元素的形式,而中国古典诗歌外译又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著名翻译家、汉学家宇......
中国经典诗歌译成欧洲语言,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而国内外的研究却相对滞后。本研究采用大数据检索法、历史文献法,考查自16世纪后......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精神遗产,古诗翻译成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翻译家许渊冲一生致力于......
从近年来国际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来看,虽然在汉语教学方面已经有了比较显著的成果,但是教学中的实用性导向也变得愈加突出,因此在......
长期以来,叙事学研究似乎被规制了特定的文体范围。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往往被冠以"抒情诗"的标签而拒之门外,即使有"叙事......
许渊冲,我国著名翻译家,擅长把中国古典诗歌文赋翻译成英文和法文,也擅长把英语、法语文学名著翻译成中文。 2021年6月17日上午,许......
在今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的江南,在江南的杭州,在杭州的西子湖畔,“《骆寒超诗学文集》首发式及骆寒超诗学理论研讨会”和苏堤上......
“神韵”说在中国古代诗论中是颇为重要的一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渊源。王士禛在吸收借鉴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对“神韵”说进行了拓展......
本文以文体意识为角度,对文学发展史的思路进行了探索研究。先是阐述了文体意识的定义与我国古代文体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文体意识研......
徘徊意识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心理母题。它来自于中国人对“大道”的跂望。其表现与西方艺术中的“仰望”不同,主要体现为“远望......
在最近二三十年里,有关文学死亡的话题时常为人提及。有说文学即将死去,有说不然。记得上世纪70年代香港作家刘以鬯就说过这事。文......
摘 要:一切景语皆情语,读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真是字字珠玑,句句含情,尤其是篇末引用的两首情诗《采莲赋》和《西洲曲》,......
人人都热爱自己的故乡,初次离开故乡,固然会产生依依不舍之情,而长久旅居他乡的人,更会有浓浓的乡思。离别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人生现......
一、英语世界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的多重意义与价值英语世界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是顺应时代发展而诞生的一项课题。中国文学在世界范......
鱼,作为“匹偶”或“情侣”的隐语,象征着爱情与性欲,在中国古典诗歌和民歌中,是较为常见的,闻一多先生《说鱼》早已发而明之。鱼,因其旺......
因笔者受邀,为朗诵考级师资培训班讲授古典诗词知识和考试题库所选之篇目,遂与朗诵方面的专家就古诗词的读诵方式有了多次直接探讨......
方言与文学、地域文化关系之密切,征之古今皆然。反映人类现实生活的文学艺术,因离不开语言而离不开地域方言,不论是源远流长的中......
以往学界对荷马史诗等作品的研究,多立足于书面文学的立场,相对忽视对它本身“口头性”的分析.帕里、洛德师徒长期致力于研究口头......
本文是一篇有关中国古典诗歌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本选自美国汉学家伯顿·华兹生(1925-2017)的专著《中国抒情诗:公元2世纪至12世......
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的文学刊物进入到蓬勃发展时期。与此同时,新诗的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1931年,徐志摩的身陨使新月......
文化是国家之灵魂,是民族之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不断强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小学......
美国深层意象派(Deep Imagism)于50年代早期出现,与意象派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它将无意识理论引入了诗歌创作,并重新定义了诗歌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特点是注重文笔的温婉与简练,温柔敦厚、含蓄而有余韵,诗人能用简洁的语言把内心的丰富情感加以表达。其中的意......
《阅读ABC》[美]埃兹拉·庞德著,陈东飚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8月 为何要打开埃兹拉·庞德的《阅读ABC》?或者说,现在阅读这本写于8......
听听冷雨,韵味无穷。雨在一般文章中,是看的,或者主要是看的。而这里,作者却在文章一开头就提醒读者,我这个雨是听的;其次,听雨,就是听觉感......
“丁香空结雨中愁”,这是李商隐《浣溪沙》中的诗句。在这首诗里,李商隐就是用雨中的丁香结作为人的愁心的象征,这也是中国古典诗歌艺......
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中国古典诗歌,国内可引用的范例较少。本文以陶渊明的田园诗《归园田居》第一首为文本,以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
三、理句式 如果说“找动词”能帮助读者快速扫清理解文字上的障碍,那么“理句式”则能帮助读者解决句式难通的问题。 在......
关于诗人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有一则后人津津乐道的趣事。1913至1914年间,庞德担任叶芝的秘书。有一次在拉帕罗,庞德想阻止......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文化宝藏极其丰富。可以这么说,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万事万物,皆入诗中。美......
我听见我们扔出的石头,跌落,玻璃般透明地穿行岁月。——特朗斯特罗姆《石头》“‘我的一生。’想到这几个字,我眼前就出现一道光......
中国古典诗歌,是民族文化的瑰宝。鉴赏它是一种艺术享受。从 1998年起,诗歌鉴赏成为高考的重要考题;2002年诗歌鉴赏由一卷移至二卷,这......
中国古典诗歌文字简约,蕴含丰富。而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重要特色之一。意象在作品中以个体形式存在,多个个体连接起来的整体,便是......
分析诗歌的语言是诗歌鉴赏能力的重要方面,语言分析一般包括遣词造句、语句含义、韵律格式、语体色彩等。从命题来看,主要涉及语言的......
内容简介 “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我看见一只红色的鸟在看我。”“红色的鸟、红色的鸟,你在看什么?”“我看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