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视觉和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雷笋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f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雷笋均采用人工评判,分级结果的客观性和一致性较差,劳动生产率低。为提高雷笋制品加工产业的自动化程度,本课题探索雷笋品质无损检测方法,尝试利用机器视觉和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雷笋的颜色特征、形态学特征、粗纤维含量与质构硬度等指标,实现对雷笋的分级加工及品质快速无损检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雷笋分级研究的机器视觉硬件系统设计。针对雷笋的外形特点,计算相机拍摄的视野范围和工作距离,选用漫反射前景光照明方式,设计出尺寸合理的拱形光箱。针对光箱做照度近似计算,得出光源的最佳总光通量,为光源的科学选型提供参考。然后通过对相机关键参数的考量,筛选适当的相机和镜头。并进行光源均匀性、稳定性的试验验证。结果显示五个采样位置的照度差异较小,整个样品台的照度均匀性很好;整个视野内的平均照度在试验期间的波动很小,光源的稳定性很好。最后使用标准圆形量块进行系统标定,得到图像中单个像素对应的实际长度是0.2635mm。  2.雷笋各个分级指标的数字化表示方法研究。分割出雷笋中段部分的边缘曲线做弯曲度分析,以曲线所在最小外接矩形的长宽比作为弯曲指数,通过设定阈值,实现弯曲笋的检测。选择脱壳笋的B通道图像,研究得到笋由基部、中段到尖端的颜色变化规律,实现了雷笋不可食基部切割位置的定位。分别提取带壳雷笋与去根脱壳雷笋样本的长度、最大径、长度/最大径、周长和面积等直笋形态特征,利用BP神经网络分别建立带壳雷笋和去根脱壳雷笋的重量预测模型。使用预测集样本验证模型的性能,将样本重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误差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带壳雷笋,R=0.9886,RMSEP=0.07076;对于去根脱壳雷笋,R=0.9930,RMSEP=0.07253。  3.雷笋分级模型构建。根据行业标准,综合使用单株重、长度、可食率和弯曲指数等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降维,建立了基于k-近邻法的雷笋分级模型。当k=8,PCs=2时,得到最佳的KNN模型,实现将样本分为四级,此时模型训练集的识别率达到93.85%,预测集的识别率达到91.43%。  4.脱壳雷笋的褐变程度判别模型构建。提取样本的14个颜色特征与褐变面积比共15个特征变量用于褐变程度判别模型的构建。30根新鲜脱壳雷笋样本,在4℃条件下储藏11天,剔除奇异样本后,提取每幅图像的15个特征变量,经过对PCs和k值的优化,得到基于KNN的褐变程度最佳判别模型。当k=8,PCs=5时,模型训对练集的识别率达到83.16%,预测集的识别率达到82.18%,将不同褐变程度的雷笋样本划归为三个级别。  5.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雷笋木质化定量评价模型构建。以笋段为研究对象,粗纤维含量和质构硬度作为衡量采后竹笋木质化程度的指标。对原始近红外光谱进行预处理后,采用研究得到最佳变量筛选算法,剔除光谱原始变量中的冗杂信息,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并降低预测误差。预测粗纤维含量的CARS-GA-PLS模型,R=0.9508,RMSEP=0.05980;预测质构硬度的CARS-PLS模型,R=0.9681,RMSEP=0.8003。  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雷笋分级方法与脱壳雷笋褐变程度评价方法,以及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雷笋木质化定量预测方法是可行的。研究结果部分填补了国内外针对竹笋品质分级与快速检测的研究空白,为雷笋分级装置的设计与雷笋品质在线无损检测的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面向对象的电力厂站智能化整定系统,目的是利用计算机实现电力厂站元件保护整定的自动化,提高继电保护整定的准确性。本系统主要由四大模块构成:图形编辑模块、保护整定
该文的工作主要是研究结合粗糙集理论和其它数据处理方法建立短期负荷智能预测模型的方法,其内容包括:对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知识获取方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基
该文简要介绍了电力有源滤波器的基本原理和现有电路结构.以电压型变流器构成的单个并联型电力有源滤波器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同步检测法生成指令电流,并针对畸变、不对称的电
随着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日益成熟,特高压直流输电以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渐成为解决高电压、大容量、远距离送电和电网互联的重要手段,但同时系统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其故障特性并完善其保护方案。本文围绕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故障特征和保护方法开展研究。首先,分析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结构及运行原理,根据云广直流输电的真实参数,在电磁仿真软件P
本文在综合考虑变电站运行方式、接线形式、电气设备故障影响、计划检修和备用设备影响以及继电保护配置和动作正确性影响的基础上,应用可靠性理论和方法,通过预想事故分析,研究
本文分别研究了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的数学模型及算法和专家系统在无功电压控制方面的应用,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在地 县级调度中心或集控中心调度自动化的基础上,利用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全网实时数据采集与控制。开发出电厂变电站无功调度电压控制综合优化自动调节系统,具体内容和所做工作如下: 一、系统(地区网内)无功-电压控制方法的研究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电压与无功控制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性越来越
目前,电力系统已经发展成为以大机组、大电网、高电压为主要特征的集中式单一供电系统。然而,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当今社会对电力能源供应的质量、安全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超大规模电力系统的运行难度大,投入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等弊端也日益凸显。另一方面,全球范围的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使得新兴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随着分布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运行对整个电力系的影响已
随着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世界范围内举办的大型航空航天博览会(简称航展)也越来越多。航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与航展相关的资料信息也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功能完备的航展资
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定位技术对麻醉剂准确注入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临床应用的定位技术有外周神经解剖结构盲探、神经刺激仪及超声引导定位等[1-2].由于超声引导有简单易行、图
逆变器是UPS的核心,必须具有输出高质量电压波形的能力.该文致力于电压型SPWM逆变器的瞬时波形控制技术研究,在保证逆变器系统静态性能的基础上,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从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