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ICOM医学数据的缺损颅骨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ohua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辅助缺损颅骨修复已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问题,也是可视化研究的一个突出难点,相关的研究成果已经被应用到了虚拟整形手术、颅骨复原、考古学、公安法医学等各个领域。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修复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大多数只是针对特定的缺损部位而提出的,修复方法还缺乏一般性。本文基于DICOM(Digital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3.0标准的颅骨数据,设计了数据解析接口,研究并提出了新的辅助修复的数据处理算法,具有通适性,实现了一个计算机辅助缺损颅骨修复系统,为颅骨复原以及整形手术等提供辅助平台。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主要研究进展有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了冗余数据的分布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无软组织边界情况下去除挡板等冗余数据的方法,并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2.对于对称面数据完整的缺损颅骨,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对称轴修复的改进算法,实现了缺损边界点及其邻接约束点的自动获取,并解决了修复边界以及接茬口不光滑的问题。3.对于对称面数据不完整的缺损颅骨,采用网格破洞填充的修复方法。在分析当前破洞填充技术基础上,结合颅骨破洞修补的特殊性,给出了一种基于边界约束条件,层层推进,层层优化的破洞修补方法,使得修复体能与原始模型自然拼接,并能够保持一致的曲面形式。4.设计并完成DICOM医学数据解析接口,实现了数据分离、序列切片排序、非颅骨切片的剔除、颅骨影像数据以及相关信息的获取和保存。5.开发了计算机辅助缺损颅骨修复系统,根据缺损颅骨的特点,可以直接从二维图像上进行修复,也可以选择对三维重建后的颅骨模型进行修复,应用于颅面样本数据处理,效果良好,在颅骨复原和虚拟手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开放的网络环境、动态的拓扑结构以及有限的能量和带宽,使无线传感器网络面临巨大的安全挑战。恶意节点能够
皮肤听声是一种解决聋人听声问题的新技术,其实质是通过声.电转换后使皮肤获得对电流信号的感应且第一代产品已经问世,但由于目前研制的皮肤听声器在信号处理上的弱点较为明显,
在信息检索领域中,信息检索系统的评估工作一直以来对检索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有着巨大的影响。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测试集成为评估工作的主要形式,其构建的质量直接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无障碍的研究与发展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技术就是手语识别和手语合成技术,这种技术的发展为聋人和正常人之间的自然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
网格是继Internet和Web之后的第三代互联网应用,其目标是将互联网上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等所有资源全面整合在一起,通过高速互联网
随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规模呈爆炸式增长。人们在享受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也面临着难以快速的从海量信息资源中寻找出自己需要的信息的困扰。为了帮助人们快速高
多维数据阵分析是一种用于复杂体系解析的荧光分析技术,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石油化工等方面有很广泛应用价值。目前该分析方法的理论和实验都发展得比较成熟,但是由于缺乏
复电阻率测井(CRL,Complex Resistivity Logging)是电阻率测井方法的完善和发展。从理论角度看,其区别于常规电阻率测井方法的主要特征为:复电阻率测井把电性参数的频散特性
双目立体视觉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而立体匹配问题又是立体视觉中的一个瓶颈问题,故研究一种鲁棒性好、精确度高、性能稳定和适用性强的立体匹配算法依然面临
采集数据是科学研究和数据利用与分析的基础。粗糙集理论已经成为处理完备信息系统强有力的工具。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条件、技术、方法的限制,以及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