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科技政策价值取向研究——以广西为例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l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政策价值取向对科技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成效具有重要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现实,使得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及其价值取向的作用更加凸显。至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科技政策价值取向的演变路径是:经济和人才价值取向(1978年到1984年)——制度价值取向(1985年到1995年)——高新技术价值取向(1996年到2005年)——自主创新价值取向(2006年至今);广西科技政策价值取向呈现出紧随国家科技政策价值取向演变方向、强调科技主导经济发展、优先发展本土特色资源产业、面向中国-东盟和北部湾区域合作、突出民族地区科技扶贫的特点和遵循公平性、人本和生态并驱、重点突破、区域特色的原则。广西作为民族地区的典型代表,其科技政策价值取向的演变路径、特点、原则都是民族地区科技政策价值取向的缩影。透过广西科技政策价值取向的分析,总结出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存在利益指向性、政治目的性、工具主义的价值倾向等问题和具有导向、协调、控制的功能,而这些功能对民族地区科技自身、民族文化、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均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他文献
中华文明及东方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自古文人墨客为之探索研究。文房四宝的作用不仅局限于书写工具,更是作为延续文化、传承文明的历史载体,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起到至关
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提出了“公共领域”,这是由资产阶级私人组成、独立于政治国家的理想的空间,它以公众舆论的形式与政治权力相抗衡。该理想的批判空间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1844年马克思在巴黎流亡时写的一些手稿,是早期的一部经济学—哲学著作,它是在马克思思想视角转变发生转变时诞生的,是马克思
研究了2008年南京长干寺出土的北宋七宝阿育王塔鎏金银基体和腐蚀产物成分,并根据银基体成分自行冶炼、加工出模拟的银试样.用电化学、XRD、XRF、SEM-EDS技术研究并比较了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