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高中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差异性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6862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编写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整合发展的基础上并且指出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主要受老师的影响,老师对文化的理解与认识,直接影响学生对文化的认同和文化鉴别能力等。因此对高中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教师跨文化意识密不可分,当前对教师跨文化意识的关注不多,对农村教师跨文化意识的情况关注更少。鉴于此,研究以重庆市为例,比较分析城乡高中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的差异性,探析存在差异的原因,以城市教师跨文化意识培养为参照,结合农村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而提出培养农村教师跨文化意识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提高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的整体水平献计献策。研究,首先论述了文化、语言、交际的关系,从而揭示跨文化意识对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影响,证实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以跨文化预期违背理论、跨文化冲突管理理论、跨文化调整理论、跨文化认同理论为理论基础,将城乡高中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的比较研究分为,跨文化认知意识、跨文化理解意识和跨文化实践意识三个维度,并编制了问卷调查表与访谈提纲。其次,研究对重庆市城乡高中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显示在跨文化认知意识、跨文化理解意识、跨文化实践意识三方面,城乡高中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农村教师在这三方面表现普遍较弱。再次,研究从教师自身因素、环境因素、学习资源三方面探析了城乡高中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存在差异的原因。最后,结合城乡高中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比较的实际情况,参照城市教师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农村高中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提出了有效策略,主要包括: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地区办学条件;转变领导观念,营造英语文化氛围;更新农村教师教育理念,促进教师跨文化意识的自我培养;开展文化培训,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加强与城区学校合作,共享资源。
其他文献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普遍推行,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如何将版本繁多、内容丰富的文本教材(教科书)进行整合,是体现新课改教育理念、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更好地实现素质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许多教育工作者从不同的改革视角出发探索各自独特的教学理论,邱学华就是其中之一。经过多年的研究,邱学华发现,传统的“先讲后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问题所
本文旨在通过对激发兴趣—诱导思维—鼓励探究—协助建构四步教学方法的研究,阐明此教学方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逼真的学习情境下积极思维、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近二十年来,虽然我国的英语教育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认识到,英语教师的素质是关系到英语课程改革乃至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性因素。  
电磁阀是ABS(汽车防抱制动系统)中重要的执行元件。它接收电控单元ECU的控制信号,对制动系统压力进行实时控制。为准确及时地调节压力,电磁阀必须具有足够快的响应速度。动作时间是衡量
本文探讨初中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问题,并致力于探索在英语教学中帮助英语学习者激发积极情感的可行性策略。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情感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感觉、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生物教育面临着挑战。情境教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观念,它以一个新视角来审视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通过创设适当的情境,以情境启思,以情境促思,以情境成思,激
目的:拳击项目是技能主导类同场格斗对抗性项目,运动员在既定规则和技战术限定和指导下,比赛双方进行体能、技能、战能、智能等各方面较量,那么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