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在战场上的态势信息多是通过视觉或听觉来传递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视觉或听觉会超负荷或无法正常工作,这样就会影响信息的正常传递而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触觉是人类感知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战场上的态势信息多是通过视觉或听觉来传递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视觉或听觉会超负荷或无法正常工作,这样就会影响信息的正常传递而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触觉是人类感知外界信息的重要通道,它能够通过一种自然、直接的方式将信息提示给人体。 本文根据触觉表达的相关理论开发了一套态势感知系统控制器,该装置根据实际需要及人体感知的特点可以将态势信息转换成不同频率、不同占空比以及不同位置的振动刺激,从而将所需要获取的重要信息(如飞行姿态)以非视觉的方式传递给操作人员。该装置可以在航空上用于提示飞机的飞行姿态信息,减轻了飞行员的视觉负担,同时可以减小因空间定向障碍等引起的航空事故的发生几率。 从整体结构上,态势感知系统控制器由四大部分组成,分别为态势信息采集模块、核心处理模块、振动片驱动模块和振动片表达排列。态势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获取飞机的姿态信息,由陀螺仪来完成。核心处理模块接收陀螺仪的数据信息,将其分析解码后转换为相应的控制驱动信号,该信号经驱动模块驱动振动片的振动。振动片表达排列为触觉振动的末端实现装置,是通过将振动片按照一定的排列安装在背心上来实现的。另外还有一块是上位机软件部分,是为了在系统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对飞行员进行训练,以达到对该系统适应和熟悉的目的而设计的。 本文对态势感知系统控制器的软硬件部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ARM芯片为核心,设计实现了态势感知系统控制器的软硬件平台。并以陀螺仪采集态势信息和上位机发送控制命令两种方式对软硬件平台进行了地面的模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控制器可以快速准确地将飞行姿态信息通过触觉形式表达出来,验证了控制器的实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态势感知系统控制器拓宽了信息表达的方式,在理论上和实际中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网络环境下的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为研究背景,在回顾目前网络控制系统设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诱导延迟在小于一个采样周期和可以大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综合了计算机、微电子、现代通信和自动控制技术,是对传统变电站继电保护、通信方式的全面技术改造。随着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由于保护功能单一而不能满足要求。同时,其传统的通信方式也难以达到变电站自动化对通信实时性的要求。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CAN总线技术的、保护监控功能较为完善的变压器综合保护装置。同时,根据CAN2.0B协议的要求,制定出符合变电站间隔层通信
扫描电镜是一种能够对表面微观世界进行全面分析的多功能的电子光学仪器.广泛应用于现代生物学、医学、地质学、材料科学和半导体技术等各个学科领域.本课题的主要任务是对DX
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风力发电的国内外现状以及风力机的主要运行过程。其次,本文分别使用机理建模和系统辨识的方法建立了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根据所建立的机理模型和鲁棒调节器理论设计了风力发电机组的鲁棒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受控系统的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系统仍具有良好的闭环稳定性及静态无差性。另外,基于辨识模型和内模控制理论,本文还设计了风电发电机组的二自由度内模PID控制系统,可以在系统模型失配或
反应蒸馏通过将反应与分离结合在一个装置中,有效地解决了一些反应过程和分离过程的难题,同时直接导致过程效率的提高和设备投资及操作费用的降低。其成功的应用案例及其产生
相对于传统的轮式、履带式机器人,腿式机器人具有更强的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因此近年来其在移动机器人研究领域愈发受到重视。 本文为了更直接地理解腿式机器人的本质运动规
本论文针对现在大规模应用的单片机系统(也称为微控制器MCU系统)和智能模糊控制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电动调节阀为控制对象,探讨了整个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实现和算法实现。
随着工业以太网的飞速发展,加快了企业信息的交流和信息的共享,web数据库的应用开发已成为主流和发展趋势.根据某焦化厂DCS数据监控系统需要在Intranet上以Web的形式得到实现
蚁群优化算法(ACO)是一种受蚂蚁群体觅食行为启发提出的基于群体智能的优化算法。蚁群算法最初被提出用于解决离散域中的优化问题,但在实际工程上,存在着大量的连续优化问题,
碱回收是纸厂处理黑液的有效方法,造纸碱回收过程中的燃烧和蒸发工段是复杂的工业过程,具有复杂性、非线性、大时滞和参数检测困难等特点,而且人们对于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也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