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跨平台、分散的异质资源的整合是当前生物信息学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提出并建立了一个生物信息学网格应用系统——BOD(Bioinformatics On-Demand)。该系统利用网格计算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建立了一个虚拟的工作环境,可帮助研究者实现可定制的综合性的生物信息学计算工作。用户可以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通过BOD 系统所提供的终端浏览器界面来定制和提交完整的生物信息学查询和计算请求,例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平台、分散的异质资源的整合是当前生物信息学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提出并建立了一个生物信息学网格应用系统——BOD(Bioinformatics On-Demand)。该系统利用网格计算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建立了一个虚拟的工作环境,可帮助研究者实现可定制的综合性的生物信息学计算工作。用户可以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通过BOD 系统所提供的终端浏览器界面来定制和提交完整的生物信息学查询和计算请求,例如:从DNA 序列拼接,到基因预测,最后到蛋白质折叠单元预测。BOD 网络入口模块将用户的计算请求解析为若干个顺序完成的步骤任务,每个步骤任务可由多个计算任务组成,这些计算任务可以同时独立地进行计算。BOD 任务调度模块受理每一个计算任务,检查计算节点的资源状况,根据计算任务的属性和可用节点资源状况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分割为多个子计算任务,并且将这些计算任务或子计算任务按比例分配到与BOD 入口服务器相关联的计算节点上。计算节点也可以按照类似的机制将分配给它的子计算任务进一步分割和分配到它的子节点上去。每个节点都在网格技术的框架下与其父节点或子节点进行通讯。在每个计算节点独立完成分配给它的子计算任务以后,BOD 入口服务器接收并且汇总各子计算任务的计算结果,并以同样的模式进行后续步骤任务的计算,最后将所有结果以特定的方式返回给用户。本论文使用一个计算流程模型来描述用户任务,并且将该用户任务的具体内容、运行状态、以及结果都存储在一个关系型数据库中。BOD 还建立了一个通用的XML 规范来描述与具体计算程序相关的计算任务的细节。此外,通过引入工作流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计算流程的开发、管理、调度和监测。BOD 系统开发过程中所建立的核心技术可以被扩展应用到其他学科的科学研究领域。目前BOD 系统能够支持具有多步骤多并行任务的复杂计算流程,用户可以提交一个或多个输入文件,定制并干预计算的具体流程,并以指定方式同时查看多个输出结果。BOD 系统扩展了当前生物信息学软件的计算能力。用户可以通过网址http://e-science.tsinghua.edu.cn/bod/来使用BOD 系统。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飞机性能需求的不断增多以及制造业逐渐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航空制造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由于我国航空工业起步较晚,当前航空制造智能车间的数字化与信息化程度较低,对作业柔性与可拓展性考虑不足,车间内离散的制造资源和数据并未得到充分利用,设备利用率与整体生产效率不高。车间调度是整个制造系统的核心环节,优化生产调度流程,实现智能车间内作业有序、高效的执行,对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乃至
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对电源系统提出了高能效、小体积、高能量密度的刚性需求。氮化镓(GaN)材料以其禁带宽度大、临界击穿场强高、电子饱和速度高等优势成为比传统硅材料更适应未来功率半导体技术发展趋势的一种半导体材料。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GaN基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功率器件已经实现初步的商业化,但是由于横向HEMT结构限制其仍然存在内部电场分布不均、阻断能力与理论极限相差较大的问
转台是一种特殊的装置,而且对于精密跟踪雷达而言,转台精度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雷达的测量精度和跟踪性能。相对于地面或者舰载雷达转台而言,星载转台由于受到工作环境和安装难度等原因的影响,对其力学结构和工作性能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保证其高精度的同时,要尽可能降低转台的质量,方便搭载并保证转台有较高的稳定性。目前国家航空航天、军工业、通讯等领域使用较多的是高精度的跟踪雷达,因此不断提升转台的精度对于这些领
场致发射阵列阴极(FEA)又名冷启动阵列阴极,具有低功耗,高电流密度,启动速度快,寿命长等众多优点,在民用领域和军工领域应用甚广,如:显微技术、照明技术、传感技术以及显示技术。其中,Spindt阵列阴极一直以来更是备受关注。就发射单元来说,Spindt阵列阴极要求在较低的外加电场之下,提高发射单元表面的电场强度,同时保证发射电流的稳定性。但研究发现,现有的Spindt阵列难以保证每个发射尖锥的发射
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现代的航天任务对飞行器的飞行轨迹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势必要求推进器能够产生稳定的毫牛级甚至微牛级的推力,目前有很多种推进器来满足飞行器的飞行任务,包括固体微推力器、液体微推力器和气体微推力器等。推进器的微推力测量技术作为推进器的性能测试装置,对推进器的研发有着很高的指导意义。本文根据兰州空间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某型号LIPS的性能,研制了一款毫牛级推力测量装置,其主要包括平衡
大尺寸高精度全息平面光栅是高端浸没式光刻机、惯性约束核聚变装置和大型天文望远镜等高端设备投入使用的前提,扫描干涉光刻技术是制造该类器件最具潜力的技术。然而,当前扫描干涉光刻曝光系统受限于光束空间对准致使光路难以实现快速调节,干涉图形的周期以及方向等参数无法实现快速调整。面向不同周期光栅制造需求,光刻机无法完成干涉图形周期的快速转换,曝光基底扫描运动方向与干涉图形方向存在角度偏差时影响光栅制造精度。
进气道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至关重要的部件之一,飞行器在高速飞行时,空气与壁面相互作用,进气道内产生复杂的流场,激波及其反射波、涡流流场等,导致飞行器性能下降。双垂直楔模拟进气道边界层激波情况,探索不同的形式边界层对进气道的影响,为进气道的设计提供支撑。仅仅只靠风洞内的试验结果,试验的成本高,当模型更换时,需要重新做试验进行验证,使用计算光学的方法,不仅效率高、速度快,节省成本,同时还能验证流场计算方
在人工智能行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自动驾驶技术也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基于传统算法的自动驾驶技术首先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周围环境的数据,然后通过传统算法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做出决策对车辆进行控制。因此传统算法存在效率低下、无法端到端执行、精度低等缺点。而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驾驶技术首先通过摄像头采集周围环境数据,然后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把特征提取、图像分割以及车辆决策端到端执行,提高处理速度的同时也大大地提升了
金川集团镍精炼厂是我国镍生产规模最大、技术较成熟的镍精炼厂,其采用的是硫化镍阳极可溶解隔膜电解技术,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氢气附着在阴极板上,导致镍板表面出现了密集气孔或密集结粒区,对镍板的表面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对镍电解过程中氢气泡的清除方法以及清除效果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超声波引入镍电解的生产过程中,研究超声波介入后对镍板表面附着的氢气泡的清除效果,采用仿真研究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在过去三十年的集成电路芯片产业,随着芯片的尺寸不断减小,芯片性能也不断上升。然而随着登纳德缩放定律的失效,芯片的功率密度随着芯片尺寸减小不断增大,从而产生了功率墙的瓶颈。为了继续提升芯片的运行频率,芯片走向了多核化的方向。但是多核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静态功率比重增加而导致登纳德缩放定律失效产生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芯片的核心数量逐渐增多,芯片的功率密度再次达到了功率瓶颈。这种导致芯片的多个核心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