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教育投资的优化配置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和教育收费问题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人力资本的状况是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政府和教育部门有必要对公共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为了使公共教育投资实现优化配置,就要明确公共教育投资优化配置的涵义、标准和原则。本文主要从公共教育投资优化配置的涵义、标准、原则、现状和如何优化为主线进行论述。因为教育成果是一种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混合产品,所以教育投资应当主要由政府和个人承担。根据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包括私人收益率和社会收益率,政府的教育投资配置应当主要参照社会收益率进行。政府在教育投资配置时要遵循均等原则和效益原则等,使教育投资配置处于公平与效率的最佳均衡点,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根据教育投资的评价体系,通过总量指标、生均指标和基尼系数等实证方法来分析我国教育投资的现状,得出我国教育投资的总量不足,教育投资在各级教育间、区域间和教育内部的配置处于不均衡的状态,与最优化的标准还有一段距离。而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有经济、体制和认识等方面的原因。对于教育投资的如何优化配置,政府应该通过宏观调控做出最优决策,继续拓宽社会筹资渠道,引入竞争机制,创新教育投资体系。增加教育基本建设和科研的投资,让教育事业性经费中的个人部分得以优化并提高公用部分的比例。加大中西部教育投资的力度,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和增加研究生教育的奖学金。在具体的决策中可采用优先发展策略下的教育投资优化配置模式。我国的义务教育投资配置应当遵循“公平优先,注重效率”的原则,而中、高等教育应遵循“效率优先,注重公平”的原则。为此,应加快我国公共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进一步完善我国教育投资优化配置的体制,以健全的制度来保证公共教育投资的优化配置,使公公教育投资达到总量与结构均衡以及效益的最大化。
其他文献
可持续发展研究涉及:人们“为什么”要提出可持续发展,“为何”要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基础问题。也只有认清和解决了这些问题时,才能将可持续发展的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以欧美为首的发达国家在拉美地区的竞争加剧,以及我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拉美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这些新特点使得对未
本文简要介绍了8901小麦选育与开发的背景概况,系统总结了8901小麦的选育条件、关键技术、品种特性与产业化开发方面的进展,并阐述了对8901小麦今后应重点加强的研究领域。
本文对城乡分配收入差距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我国原有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按劳分配”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在收入分配的数量上接近于“绝对”平均,但实际上,从城乡获得的不同分配
本文旨在考察经济发展、经济政策和对外开放等因素对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可能产生的影响。对1987-2004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显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自1987年以来总体上呈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