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斜视性弱视猫视皮层(Viual Cortex,VC)17区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细胞分布的改变,间接反映该区一氧化氮(NO)的水平,探讨NO与斜视性弱视初级视皮层神经兴奋性改变的关系,推测NO在视觉形成以及在弱视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将12只普通4周龄家猫随机平分为斜视组和对照组,斜视组6只猫在4周龄时接受右眼外直肌切除术,形成15-30°内斜视,8周龄时经P-VEP检测确定形成弱视后,与对照组一同灌注处死。所有动物处死后取双侧视皮层17区作冠状连续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在光镜下观察斜视性弱视猫视皮层17区各层NOS免疫阳性细胞分布及密度的改变。结果 (1)P-VEP显示:8周龄时斜视组斜视眼与对侧眼相比较以及与正常组的双侧眼相比较,P1波潜时延迟(P<0.05),波幅降低(P<0.05);但斜视组健眼的P1潜时和P1波幅与同龄正常组双眼相比无差异显著性(P>0.05)。(2)光镜下正常猫8周龄时视皮层17区中的NOS阳性神经元分两种类型,一类是浓染的,胞体较大,胞体和近端数个树突均呈深灰色;另一类为淡染细胞,仅染出细胞体,中等大小。这些细胞共同分布于灰质的Ⅱ至Ⅲ层和白质中,在Ⅱ/Ⅲ层最多,Ⅴ/Ⅵ层其次,Ⅳ层最少。另外各层内及层间可见较多NOS阳性纤维,在层内局部呈较短的分支状分布或在层间垂直于皮层表面延伸。(3)斜视性弱视猫视皮层17区各层NOS阳性细胞的分布模式和细胞类型组成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改变,但各层内及层间NOS阳性纤维明显减少。(4)斜视性弱视猫 中文摘要 视皮层17区各层*os阳性细胞密度均显著下降(P<0刀5),其中双侧 11* 层及斜视眼同侧V*I层NOS阳性细胞密度与正常组对应层次的 阳性细胞密度差别具有高度统计意义(P<0刀!)。结论 异常视觉输入 能够改变视皮层 17区内 NOS阳性细胞的密度,由此推测 NO参与斜 视性弱视猫视皮层 17区神经兴奋性的改变:视皮层通过调节内源性 NO 水平,动态改变视皮层功能柱内和功能柱间神经元网络传递和加工视 觉信息的效能,为斜视性弱视的发生提供分子水平的解释,同时NOS 阳性细胞的密度可以作为一项评价初级视皮层功能状态的分子生物学 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