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区建设运动的兴起带来了中国社区研究的热潮,研究成果表明,通过开展社区建设来完善社会结构、促进社会融合、实现公民自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东莞是一个后起的、相对发达的地级市,拥有32个镇区。经过二十多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东莞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7年GDP位列全国第八,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而东莞特有的外向型经济带来的庞大的外来人口管理、村改居、治安、环境等问题对城市基层社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的主要问题正是针对具有东莞特色的小城镇社区,如何应对新时期下的社会需求,探索发展新的社区管理路径。
本研究以东莞石龙镇兴龙社区为样本,以笔者在基层社区居委会挂职工作的经历和经验以及收集的大量访谈和数据为素材,运用实证研究中的个案研究、比较分析等的研究方法,分析社区管理过程中在组织结构、管理机制、人财物资源安排和工作创新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并进一步深入探讨社区管理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最后借鉴国内外关于社区管理的先进理论和措施及模式,提出可行的社区组织管理机制政策建议:改革社区居委会的“全能”角色,成立社区事务服务站;建立财力保障机制,确保社区建设资金到位;完善社区用人机制,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拓宽社区治理主体,发展非营利组织和志愿者组织。本文旨在针对东莞自身的城市特点,为石龙镇城市社区管理机制提供建议,并为珠三角乃至全国的小城镇城市社区体制改革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