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及其与大血管病变和白蛋白尿的关系的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elanie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调查住院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ic mellitus,T2DM)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及血尿酸水平(Serum uric acid,SUA)、大血管病变(包括颈动脉病变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Lower limb atherosclerotic lesions,LLAL))及白蛋白尿的发生率。2.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aemoglobin A1c,HbA1C)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组分析住院T2DM患者SUA的水平,以及SUA与血糖控制水平及BMI的关系。3.评估SUA对住院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和白蛋白尿发生率的影响。4.分析住院T2DM患者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危险因素。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7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002位T2DM患者(T2DM组)以及233名来自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糖耐量正常人群(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组))的人口统计资料、病史及相关的检验和检查报告。2.分组信息(1)根据HbA1C进行分组,由低到高分别为G1组:<7.0%,G2组:7.0%-8.9%,G3组:9.0%-10.9%,G4组≥11%。(2)根据BMI进行分组,由低到高分别为B1组:<18.5 kg/m~2,B2组:18.5 kg/m~2-23.9kg/m~2,B3组:24 kg/m~2-27.9 kg/m~2,B4组≥28 kg/m~2。。(3)根据SUA水平进行四分位分组由低到高分别为Q1组:≤245.0umol/L,Q2组:245.1umol/L-295.5 umol/L,Q3组:295.6 umol/L-353.0 umol/L,Q4组≥353.1umol/L。结果:1.住院T2DM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T2DM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HbA1C、谷氨酰胺基转移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脂肪肝发生率高于NC组,SU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于NC组(P<0.05)。男性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TCH、LDL-C、HDL-C低于女性患者(P<0.05),男性患者BMI、DBP、C肽、GGT、血肌酐(Creatinine,CRE)、BUN、TG、吸烟比例高于女性患者(P<0.05)。2.T2DM患者SUA水平:T2DM组总体SUA水平低于NC组(P<0.05),T2DM组HUA发生率高于NC组(P<0.05),其中女性T2DM患者SUA水平及HUA发生率低于男性患者(P<0.05)。(1)根据HbA1C分层后T2DM患者的血UA的水平:G1组SUA水平及HUA发生率最高,G4组SUA水平及HUA发生率最低,SUA水平及HUA发生率从G1组到G4组依次降低(P<0.05)。不同HbA1C分组中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G1组,调整年龄、性别、血压、血脂、BMI、病程,SUA与HbA1C呈负相关关系(r=-0.237,P=0.046)。G2组无论是否调整混杂因素,SUA均与HbA1C无明显相关性(P>0.05)。G3组、G4组,模型4:调整年龄、性别、血压、血脂、BMI、病程,SUA与HbA1C呈负相关关系(r=-0.183,P=0.042)。(2)根据BMI分组后T2DM患者的SUA的水平:B1组SUA水平及HUA发生率最低,B4组SUA水平及HUA发生率最高,SUA水平及HUA发生率从B1组到B4组依次增高(P<0.05)。不同BMI分组中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四组中调整年龄、性别、血压、血脂、BMI、病程后,各组SUA水平与BMI均呈正相关。3.根据SUA水平分层后T2DM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Q1组BMI、C肽、GGT、CRE、BUN、胱抑素C(Cystatin-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TG、TCH、DBP最低,吸烟史比例、高血压(Hypertension,HBP)和脂肪肝的发生率也最低,Q4组上述指标最高,上述指标从Q1组到Q4组依次增高(P<0.05),Q1组年龄、HDL-C最高,Q4组年龄、HDL-C最低,年龄、HDL-C从Q1组到Q4组依次降低(P<0.05)。4.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发生率: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 media thickness,CIMT)、颈动脉病变、颈动脉斑块发生率、LLAL发生率高于NC组(P<0.05)。5.T2DM患者SUA与大血管病变及白蛋白尿的关系:(1)Q1组和Q4组T2DM患者颈动脉病变、颈动脉斑块及LLAL发生率高于Q2及Q3组(P<0.05)。四组之间CIM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Q1组与Q4组之间颈动脉病变、颈动脉斑块及LLAL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Q2组与Q3组之间颈动脉病变、颈动脉斑块及LLAL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Q1组尿白蛋白肌酐比(Urinary albumin-creatinin ration,UACR)、白蛋白尿发生率最低,Q4组UACR、白蛋白尿发生率最高,UACR、白蛋白尿发生率从Q1组到Q4组依次增高(P<0.05)。6.T2DM患者SUA与其它参数的相关性:调整性别和年龄后,偏相关分析显示SUA与BMI、SBP、DBP、GGT、C肽、TG、TCH、CRE、BUN、RBP、Cys-C正相关,SUA与HbA1C和HDL-C负相关(P<0.05)。7.T2DM患者HUA的危险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DBP、BMI、HDL-C、高血压病史、吸烟史是HUA的危险因素。结论:(1)住院T2DM患者总体血糖控制差,HUA、颈动脉病变、颈动脉斑块、LLAL发生率高。(2)T2DM患者的SUA水平受血糖水平影响,不同的血糖控制水平,SUA与HbA1C的关系并不一致。(3)SUA水平与大血管病变发生率之间表现为U型曲线,SUA水平低者及SUA水平高者大血管病变发生率均高,而SUA处于中间水平的患者大血管发生率低。高尿酸水平又是T2DM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因此将SUA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能会减少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和白蛋白尿的发生。
其他文献
华尔街的贪婪与对金融衍生品无所不用其极的创新导致了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而在国内,2008年的三聚氰胺奶粉、捐款负担论、天价年薪及多名企业家犯法被拘等事件,使中国企业家的
目的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步骤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机体免疫功能等因素起重要作用,因此,在肿瘤疾病的诊疗过程中,除了传统的手术及放化疗,还要强调纠正全身
任,绿色认证在指示绿色购买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被调查者绿色产品认证认知水平总体偏低,分布不平衡,认证计划宣传力度因认证市场结构不同而不同;绿色认证计划之间存在某种程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是针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大四学生的一项大规模的全国性考试,其目的是对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和知识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并就英语教学对大纲的执行情况
近年来,非营利组织和企业的战略联盟成为面对市场竞争的重要形式之一,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逐渐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和企业的战略联盟总体上还处于无序状
由于轻质、高强度工程塑料的出现和应用,以及节约原材料、人力、能源,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的迫切要求,以粘接技术代替机械连接的组装、加工等方法已被人们所接受,并广泛应
工业设计的核心价值是通过多个产品设计视角,结合多种产品设计创新技法,全面提升产品性能、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文章以工业设计为基础,阐述了一套其在实际的LED路
创新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源泉,自2012年以来我国越发重视创新的作用。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出台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十九大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板材市场的竞争已经日趋激烈。盐城吉星板业有限公司如何充分利用板材行业格局加快调整的有利时机,快速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能
目的:通过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与人工全髋置换术组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人工全髋置换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回顾研究广西医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