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让英语课堂更轻松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xxt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对英语课堂的帮助是毋庸置疑的,尤其与近年来刚刚兴起的翻转课堂相结合,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微课定义:微课是传播知识的微视频,短小精趣,围绕单一知识点而进行有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频教程,微课时长10分钟以内。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
  结合本人在课堂教学中对微课的使用,我总结了一下微课的优势:
  1.可反复看、跳跃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
  2.以知识点为单元,符合新时代的碎片化学习需求;
  3.一对一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看一遍或反复学习;
  4.针对性强,围绕着某个知识点进行突破和讲解;
  5.配套相关材料,微课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
  将微课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便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运用多媒体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设计的课件图文并茂,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使枯燥抽象的理论变得简单易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以前增强了,从而使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如今,微课成为多媒体发展的最新动态,那么,微课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有怎样的作用呢?
  首先,“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再者微课的教学内容的讲解要少而精,切忌冗长繁琐,教学语言要生动、简明扼要,易于理解,做到心中有学生,从而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效率。
  其次,微课对学生的学习而言,给学生提供了课外自主学习的平台,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英语学习中每个知识点的自主学习,学生根据个人的需要,利用闲暇时间选择性地学习。老师上传的再不是长达40分钟的完整一节课,而是只有5至8分钟的精华内容,且在播放过程中可随时暂停。在学习过程中,将自己疑惑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在课堂上通过讨论、交流,获得准确的答案。这样既可以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学生课外延伸的个性化阅读和学习的最好载体。
  再者在课后学习中,微课也带来诸多灵活性和便利性。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依靠教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不够用的,微课可灵活运用于多种学习情境,如在线学习、面对面教学或混合学习;学习形态可以是正式学习,也可以是非正式学习;教育层次多样,满足各种学习需求。同时,教师也可以把自己上课所用的微视频,通过翻转课堂提供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及时的复习和巩固,让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起来
  最后,我想谈谈自己在教学中将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实例。牛津英语7A Unit6 Grammar的主要教学任务是Countable and uncountable nouns。备课时考虑到时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对所学关于名词的积累,运用与掌握参差不齐,如果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可能会出现“吃不饱”与“吃不下”的尴尬局面。因此我制作了一个6分钟的微课,名词的种类,如何量化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利用翻转课堂提前发给学生预习,这样的话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多看几遍并加以记忆,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地“备学生”。同时还制作了一些配套练习来巩固微课中的内容,在做练习时如有困难可以回看微课,这样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效果:通过微课,及时反馈,针对性强,将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最大限度的暴露,老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解决。较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这种“现炒现卖”具有及时性。
  然而任何一种教学形式都不是尽善尽美,微课也不例外,需要在使用中不断完善。以下是我使用微课时遇到的一些问题:
  教学资源不足首当其冲,制作一个微课从“选择微课教学主题、制作微课教学课件、教师教学活动实施过程,到最后的录制成功”这一个过程需要几天,对于一线教学的教师來说,长期自己制作微课使用是不可能的事情。
  重形式,轻内容。有些微课为了追求可视化、动态化和趣味性,从而将学习者的注意力从学习内容转移到呈现形式上,偏离了学习目标。
  结语:在通讯发达、网络普及的今天,班级授课制的方式及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必须有新突破,适当地运用微课,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加大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力度,创设和谐的英语教学氛围。这就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的英语教育教学思维模式,将行之有效的微课引入课堂,以此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子超,王玉龙,蒋家傅.当前微课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全面推进,英语高考试题不仅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而且突出考查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因此,高考英语备考复习中要以夯实基础为根本,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备考复习;策略  【作者简介】党霞,女,甘肃省通渭县第一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和深化,高考
【课堂实录】  师:2012年底,中国文坛上发生了一件“破天荒”的大喜事,同学们知道吗?  生(齐):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师:同学们知道莫言为什么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吗?(稍事停顿后明确)评委会的理由:“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自己说辞:表现了苦难……“苦难”是文学的母题之一。刚刚学习过的《我与地坛》就是表现如何面对苦难的。今天,我们要一起研习的《一个人
【摘 要】历史课不同于其他课程,每节课之间的知识没有明显的逻辑性,高中必修课程的专题体例更加突出了这一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周明老师倡导以课魂统领课堂教学、引领学生发展,这样的教学无疑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历史理解能力,拓宽了历史教学研究的路径。  【关键词】历史教师;个人评价;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3-0075-
与雷慧清结识已有十年时间了。2004年盛夏,在南京大学的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评阅点,我和雷慧清有了初步的接触。在那几天之中,由于属于历史学界的同行,我们就历史课程的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做了较多的交流与沟通,雷慧清对于历史学的史观建构、教学设计、史学研究等方面颇有心得,这是她给我留下的初步印象。此后,由于工作上的关系,我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雷慧清在中学历史教学与科研方面的探索给我们南京大学历史系的同行们
主持人语  在中国传统的学习观中,不乏对学习过程的“苦”的定性,诸如“十年寒窗苦”“学海无涯苦作舟”“头悬梁,锥刺股”等等,还有学者论证过“学”的繁体字上面的“爻”,代表的是鞭子。如果从学习的本质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施良方,2001)来看,当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产生比较持久的变化时,未必不使人产生快乐的成分,故而将学习视作苦中有乐,苦中作乐,先苦后甜的
[摘要] 以牡丹江医学院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改革为例,结合作者工作实际,分析医学研究生在科技论文写作方面遇到的问题,介绍了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从学生需求分析、课程设计、授课教材、授课方式、评比方法等方面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医学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以期提高广大研究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促使其能够高质量地撰写医学学术论文。  [关键词] 研究生;课程改革;论文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其强大的数据信息给高校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为了保证高校英语的写作质量,应重视高校英语结合大数据时代信息,把有效的信息技术进行处理,完善教学目标。让大数据时代丰富的信息资源有效的为大家提供服务。本文结合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英语的应用特点,从多方位进行分析和探讨如何在大数据背景下优化高校英语的写作教学。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英语写作;学习效果  【作者简
【摘要】语言是人类无障碍交流的媒介、桥梁,而对外汉语教学就像是国外留学生认识中国的一个窗口、一把钥匙,是他们进一步认识中国的基础。开展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改革工作不仅符合国外留学生的根本利益,同时也是扩大对外汉语影响力的必然选择。为促进高校学生更好地吸收对外汉语课程知识,并其教学意义和作用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全范围、深层次地剖析了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现状,最后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探究了高校对外
【摘要】微课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它具有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相互共享的特征。由于国家的全网覆盖,微课对于学习者来说,打破了以前的传统学习方式,现在的学习根本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说它既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工具,又是学生贴身的一个家庭教师。它能快速地解决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惑。  【关键词】微课;高中英语;运用  【作者简介】路温睿,甘肃省通渭县第一中学。  过去老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用的教学方法
【摘要】蓝思分级阅读体系能科学定位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在开展分级阅读活动时,教师进行阅读策略指导,并通过记录、反馈和评价等方式增加学生持续阅读的动机和兴趣,以读促学,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蓝思分级阅读体系;蓝思值;高中生阅读能力  【作者简介】付小珊(1980.07-),女,满族,福建福州人,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 中学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