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數学作为中职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它不但是一门基础的文化课,也是实际生活中应用相当广泛的一门学科。由于中职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处于心理转型期,所以在授课时对学生们的感情培养,很有必要。本文就新课改下培养学生对数学良好的情感问题进行了浅谈。
【关键词】中职教育 数学 情感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目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员,基本学制以三年制为主。中职教育是传统教育的有效补充。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是这一阶段不可忽视一个重要因素。作为学校、老师,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我们的义务。我们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叛逆心理较重,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处于迷惑期,我们每一位老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老师在传授学生技能、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使他们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相互促进,共同和谐的发展。
数学是一门知识体系很强的学科,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所以学生们一般对数学的兴趣较低,为了提高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为了增强他们的情感认知,我们将在以下进行分析与阐述。
一、当前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职学校里,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文化课,数学学的程度好坏,直接涉及到他们步入社会后工作顺利与否。
1.中职数学首要的问题就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这是一个心理问题,也是一个实际问题。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数学底子都较低。感到难、枯燥、乏味,由于学习不得法、下了力气却得不到有效的收获,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数学课产生了心理排斥。这样的现状,使得学生的学习与数学教学进度严重的不协调,严重影响了专业数学课的正常进行。
2.对数学的认识问题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们体会到实践中急需的东西,才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热情。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这样才能使学到的知识更牢固,更深刻。由于学生们一直接受学校教育,加上应试教育思想观念浓烈,已经引起了大部分学生的抵触,又加之学生们对社会实践较少,不能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这也造成了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认识的偏颇。
3.教育方法不能与时俱进,不能体现时代色彩、实用色彩
受应试教育观念毒害的不只是莘莘学子们,很多的老师也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他们把应试教育观念带进了课堂,以成绩作为数学学习的目标,以成绩作为教师教学竞争的手段。老师们注重成绩的培养,而轻视了实用性的培养。这样的结果,往往导致教师在教学中以试题作为教学的很大一部分。教学枯燥、乏味,老师教的很累,学生们学的很烦,教学效果严重低下。
二、在新课改引将情感教育引入数学教学的策略
1.这需要老师首先将中职数学的教学目标确定好,深刻体会教学大纲
这是一个框,一个大方向。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和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老师在授课时要注重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实用性,与基础性。这是一个“纲”。老师们在教学中要围绕这个“纲”进行创新性教学。
2.把握中职学生心理教学,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情感教学法
自我意识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体对自我的认识,或者说是对自我及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但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他们的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经常会为一时的挫折或失败,而心灰意冷,抑郁寡欢。也就是心灵比较脆弱。最后是中职学生对学习考试都有一种排斥、焦虑心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会导致他们心理发生负面的变化。
3.老师应该关注学生心理变化,活跃期数学课堂气氛
结合学生们的心理特点,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多鼓励、少批评,多一些民主、少一些独断、多一些体谅、少一些武断,多一些信任、少一些怀疑。曾经有一个教学的例子:一个学生在笔记本上这样写道:“老师,只要你相信我,我在期末老师中一定能考出好的成绩,我一定行。”这一阶段的学生需要尊重。老师要创造师生互动的氛围来活跃课堂教学。老师在数学授课中,最忌板着脸、一副仇大苦深的样子。老师应该主动向学生微笑,授课中,老师要时常关注学生们的情绪反应。让学生参与进教学中来。在教授数学知识时,要通过鼓励自主回答或提问,发挥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动脑筋去想,去理解,而不是嚼烂了直接让学生们咽下。注重学生们的情感教育,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敢于知错改错。老师不是万能的,也会出错,错了就当众承认,改之。这不但会树立在学生中的威望,还能对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良性影响。
4.在数学教学中挖掘德育的素材
数学是理科不错,但不表示数学就没有德育因
素可挖。我国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数学家,他们的事迹都是可以用来教育学生们的活教材。华罗庚是伟大的数学家,他因为对祖国的爱,对数学的爱,对知识实用的爱,首创了应用统计学。这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实际应用知识。青少年们关注的事情很多,大到国内外大事、宇宙的奥秘、世界的未来,小到教室的一举一动、同学老师的一言一行,老师要根据他们关注的对象,引导学生向健康、乐观的方向发展。数学是严谨的,是逻辑性要求非常强的学科,老师教授学生学好数学本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养成科学,严谨,有序的人生作风。
三、结语
各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是非常活络的,老师要体会教学方法、模式的精髓再加入自身的特色,更好的引领学生们进行创新性学习。情感教学的引入,是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体会学生的表现,更是促进他们增强数学兴趣,提高他们数学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介国红,白艳.数学教改中应注意的问题[J]
[2] 陈木应鸟.中职数学“有效教学”初探[J]
[3] 刘玉兰.浅谈中职生的数学情感教育[J]
【关键词】中职教育 数学 情感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目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员,基本学制以三年制为主。中职教育是传统教育的有效补充。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是这一阶段不可忽视一个重要因素。作为学校、老师,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我们的义务。我们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叛逆心理较重,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处于迷惑期,我们每一位老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老师在传授学生技能、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使他们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相互促进,共同和谐的发展。
数学是一门知识体系很强的学科,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所以学生们一般对数学的兴趣较低,为了提高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为了增强他们的情感认知,我们将在以下进行分析与阐述。
一、当前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职学校里,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文化课,数学学的程度好坏,直接涉及到他们步入社会后工作顺利与否。
1.中职数学首要的问题就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这是一个心理问题,也是一个实际问题。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数学底子都较低。感到难、枯燥、乏味,由于学习不得法、下了力气却得不到有效的收获,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数学课产生了心理排斥。这样的现状,使得学生的学习与数学教学进度严重的不协调,严重影响了专业数学课的正常进行。
2.对数学的认识问题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们体会到实践中急需的东西,才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热情。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这样才能使学到的知识更牢固,更深刻。由于学生们一直接受学校教育,加上应试教育思想观念浓烈,已经引起了大部分学生的抵触,又加之学生们对社会实践较少,不能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这也造成了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认识的偏颇。
3.教育方法不能与时俱进,不能体现时代色彩、实用色彩
受应试教育观念毒害的不只是莘莘学子们,很多的老师也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他们把应试教育观念带进了课堂,以成绩作为数学学习的目标,以成绩作为教师教学竞争的手段。老师们注重成绩的培养,而轻视了实用性的培养。这样的结果,往往导致教师在教学中以试题作为教学的很大一部分。教学枯燥、乏味,老师教的很累,学生们学的很烦,教学效果严重低下。
二、在新课改引将情感教育引入数学教学的策略
1.这需要老师首先将中职数学的教学目标确定好,深刻体会教学大纲
这是一个框,一个大方向。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和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老师在授课时要注重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实用性,与基础性。这是一个“纲”。老师们在教学中要围绕这个“纲”进行创新性教学。
2.把握中职学生心理教学,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情感教学法
自我意识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体对自我的认识,或者说是对自我及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但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他们的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经常会为一时的挫折或失败,而心灰意冷,抑郁寡欢。也就是心灵比较脆弱。最后是中职学生对学习考试都有一种排斥、焦虑心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会导致他们心理发生负面的变化。
3.老师应该关注学生心理变化,活跃期数学课堂气氛
结合学生们的心理特点,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多鼓励、少批评,多一些民主、少一些独断、多一些体谅、少一些武断,多一些信任、少一些怀疑。曾经有一个教学的例子:一个学生在笔记本上这样写道:“老师,只要你相信我,我在期末老师中一定能考出好的成绩,我一定行。”这一阶段的学生需要尊重。老师要创造师生互动的氛围来活跃课堂教学。老师在数学授课中,最忌板着脸、一副仇大苦深的样子。老师应该主动向学生微笑,授课中,老师要时常关注学生们的情绪反应。让学生参与进教学中来。在教授数学知识时,要通过鼓励自主回答或提问,发挥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动脑筋去想,去理解,而不是嚼烂了直接让学生们咽下。注重学生们的情感教育,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敢于知错改错。老师不是万能的,也会出错,错了就当众承认,改之。这不但会树立在学生中的威望,还能对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良性影响。
4.在数学教学中挖掘德育的素材
数学是理科不错,但不表示数学就没有德育因
素可挖。我国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数学家,他们的事迹都是可以用来教育学生们的活教材。华罗庚是伟大的数学家,他因为对祖国的爱,对数学的爱,对知识实用的爱,首创了应用统计学。这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实际应用知识。青少年们关注的事情很多,大到国内外大事、宇宙的奥秘、世界的未来,小到教室的一举一动、同学老师的一言一行,老师要根据他们关注的对象,引导学生向健康、乐观的方向发展。数学是严谨的,是逻辑性要求非常强的学科,老师教授学生学好数学本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养成科学,严谨,有序的人生作风。
三、结语
各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是非常活络的,老师要体会教学方法、模式的精髓再加入自身的特色,更好的引领学生们进行创新性学习。情感教学的引入,是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体会学生的表现,更是促进他们增强数学兴趣,提高他们数学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介国红,白艳.数学教改中应注意的问题[J]
[2] 陈木应鸟.中职数学“有效教学”初探[J]
[3] 刘玉兰.浅谈中职生的数学情感教育[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