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儿童的方式展开童话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dianwang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之于童话,犹如鱼之于水”。因为童话和童心世界离得最近,童话的精神世界和儿童的精神世界彼此相契合。
  《小鹰学飞》为二上第四单元中的第一个拟人体童话,叙述了小鹰在跟老鹰学飞行的过程中,老鹰不断向小鹰提出新目标,激励小鹰不断向上飞,并使小鹰知道“高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需要“向上、向上、再向上”(不断进取)的道理。故事“人物”性格鲜明,叙述的线条简洁、明快,情节简单、干净,语调较活泼,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阅读接受能力。细读之,反复读之,发觉“小鹰”即儿童,儿童皆“小鹰”,故事的童话语言的画面、知觉、声音、形象等表达的恰恰是儿童世界的天真、稚拙、勇敢、奋发向上、生气勃勃的原始生命之美。这些恰恰为童话的精神实质。
  童话作为一种融诗性、游戏性、幻想性为一体的文学样式,其本体功能是什么?从“语文”的角度呢?我认为,两者结合,基于儿童的童话精神,童话教学应是童话与“我”的生命的对接,“我”以生命体验唤醒童话,同时让童话以鲜活的形象、丰富的内涵打开“我”的心灵之窗,使童话故事化育为“我”的语言与精神的双重养料。
  一、以童话打开童话
  听故事,是儿童的最爱。课前,可先给孩子讲《鸡窝里的鹰》(见《成长天天读》),虽然孩子不懂作为一只鹰,为什么“止于天空的结果是只能作为一只鸡死去”,但儿童接触故事的第一感觉、第一想法、第一体验,它所调动的是倾听者的直觉力,是不经过头脑周密思考而获得的一种艺术感觉。“假如你是一只鹰你会?”我想,“鹰”营造的童话氛围,会像微波一般弥漫开来,让孩子不知不觉走进童话并唤醒孩子心底下一个故事的阅读期待——关注“小鹰学飞”,小鹰怎样学飞的?“飞到大树的上面”、“飞到大山的上空”、“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得矮小了”;“我已经会飞啦”、“我真的会飞啦”、“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鼓起劲”、“拼命”、“飞呀,飞呀”……童话语言的画面、知觉、声音、形象等便让孩子对童话有整体、圆融的把握。
  童话教学必须让孩子沉浸在童话中,在童话的世界里享受童话。
  二、化“我”入“境”读童话
  儿童是以游戏精神和想象力品读出童话味道的。“在童话故事里,以语言为媒介,将童话所展示的第二世界变成真实可感的形象,就是培植学生想象力的过程”。童话故事要进入孩子心灵,从孩子的心智出发,从童话的“内在机理”出发,自觉摒弃僵化不变的程序,摒弃理性分析的方法,让童话中的语言与儿童当下的生命对接,让童话里的情感与孩子的童心相融。首先我们要努力做到用师生的朗读代替分析,童话语言需要穿越“我”,把“我”化进故事用“声音”表达。如:
  “我已经会飞啦!”
  “我真的会飞啦!”
  “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
  利用“游戏精神”和想象力引导反复朗读童话人物的语言,用独特的声音、语调、表情、动作等激活内心感受——分别创设——它对着大树伯伯喊(我……会飞啦!),它对着大地妈妈喊(我……会飞啦!),对着小鸟妹妹喊(我……会飞啦!),对着大山爷爷喊(我……会飞啦!)——它急促地喘着气,虚心地问妈妈(“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这样朗读,将文本语言转化为鲜活的形象,让孩子与天真、稚拙、勇敢、奋发向上而又懂得谦虚的“小鹰”相通相融,化“我”入“境”读童话,以唤醒、复活融注于童话中“我”的生命。
  三、语言习得凭借童话
  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从感悟语言到运用语言。童话教学里的“语言”习得应童话一些,再童话一些。如:
  老鹰摇摇头说:“飞得只比大树高,還不算会飞。”
  老鹰又摇摇头说:“飞得只比大山高,还不算会飞。”
  老鹰向头上指了指说:“孩子,你往上看。”
  四、识字写字化于童话
  香港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安子介先生把汉字比作一座宝山,他说:“汉字是一个阿里斯仙境的领域,每一个转弯抹角就有一段故事。”中国的每一个汉字都布满行走的脚印,充盈着生命的呼吸。
  识字写字能否结合阅读想象与孩子的童话精神建立联系?能否从童话语言环境和汉字文化的高度中进行教学呢?
  如:老鹰摇摇头说:“飞得只比大树高,还不算会飞。”看到“摇”字,从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孩子会从这个汉字里看到老鹰的神情动作,会延伸出,摇,动也,作也。师适时点拨,从手,篆文(手)(用手转动泥坯),造字本义:来回摆手。
  “小鹰只好鼓起劲,拼命向上飞”。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鹰?继而从字源理解“鼓”,本是让人振奋的打击乐器,“命”,字形上从口从令,会意字,用口命令别人,这里指小鹰不顾一切。在朗读中体验小鹰的一鼓作气、不顾一切、不要命的勇气,奋发向上。
  在童话语境下从音从形从义牢牢牵引着孩子们的心境,不仅童话中的人物可情、可观、可闻、可触,此刻指导书写,汉字的每一个笔画也有了童话的形象、童话的色彩、童话的气味。
其他文献
摘 要: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育人环境,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作为与他们朝夕相处的老师,更应懂得如何激励他们,真诚关爱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 激励 关爱 农村留守儿童  随着越来越多的父母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规模越来越大。据我们学校2016年4月份的统计,初中部1623名学生中,留守儿童有771人,占4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手语翻译的跨学科特点、手语人才需求现状、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手语翻译促进就业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同时论证了乐山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和特殊教育学院联合培养人才的可行性和优势。关键词: 手语翻译 特殊教育 就业竞争力  一、手语翻译的跨学科特点  作为一种视觉符号语言,手语(signed language)通过综合使用面部表情、手形、手、胳膊、身
摘 要: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教学中的“问”,可谓启发性的集中表现,如果运用得当,那么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重要作用。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对此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课堂提问 有效教学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
摘 要: 2014年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高三历史也进入了总复习阶段,历史是高三文科综合的主要考察学科之一。那么,如何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呢?只有把握命题角度和思路,才可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复习策略 命题思路 命题角度 复习效率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高中历史和其他学科一样,都进入了总复习阶段。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增强复习效果,提高复习效率呢?关键要针对每一个知识点,把
摘 要: 文章结合电磁场与电磁波双语课程,论述了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在面向普通高等院校学生与中外合作项目学生时,其目标、性质、教学模式区别,以及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 双语教学 普通高等院校学生 中外合作 教学模式  引言  国家为了推动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鼓励高校开展双语课程教学历来已久。全国开设双语课程教学的高校非常多,研究双语课程教学模式的学者也很多。高校中双语课程实施
摘 要: 在英语这门语言当中,26个字母是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也是最小的书写单位。为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字母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教学内容。有效的字母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的学习习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词、句、段、篇,提高语言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小学英语 字母读音 字母书写 字母游戏 字母应用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字母教学是
摘 要: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交通肇事罪虽然关系密切,但存在许多差异。文章以“胡斌飙车案”为例,从其案情回顾与法院判决、两罪的关系,以及对杭州“胡斌飙车案”的认知及案情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交通肇事罪 杭州胡斌飙车案  杭州“胡斌飙车案”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人们对这一案件的讨论似乎没有停止,尤其是对胡斌飙车行为到底应该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还是交通肇
摘 要: 在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渗透体验式教学模式,注重体验,对提高初中学生的地理教学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探究体验式学习方式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着重探究体验式学习在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体验式 初中地理教学 情感体验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都在不断探究新型教学模式,立足于促进素质教育快速向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初中地理课程提出了更高
摘 要: 工商管理专业是现在高校普遍开展的课程,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必须加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但是,当前很多学校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之处,所以,学校需要根据现有状况及社会需求,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切实有效地建立完善的专业实践能力培训体系。  关键词: 工商管理 实践能力 实验 培养目标  工商管理专业,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和锻炼企业实际管理工作,在实际学习中,以实用性和
摘 要: 略读课文的教学就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在教师引导下运用在精读课中的学习方法对课文进行的自主解读与探究,引导学生与课本、与作者进行自主对话。教师应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鼓励学生在读中品,品中悟,悟中思。  关键词: 略读课文 自主学习 《春酒》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