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新情景教学的应用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lingfeng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情境问题主要以自然现象、生产、生活实际、现代科技为素材进行设置,使物理学科新情景的创设比较新颖,能真实、全面地模拟和再现了生产生活的实际场景,科学研究的过程,科学上的重大发现,高科技成果等情景。加强新情境问题的教学,使新情景与问题提出等有机结合,学生在新情景下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和思考,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本文对中学物理学科的新情境问题的教学,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 “新情境问题”教学过程的设计
  1、构建物理现场情境,激发学习“内驱力”。
  “新情境问题”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去体验情境,通过观察、实验和思索,触发学生的探索意向,形成自觉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教师可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出发,围绕一定问题,根据教材提供的材料,通过观察实验,诱导学生主动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亲自成为“发现者”,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设置探索验证情境,激活科学思维。
  接受性学习是要学生将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接受下来,然后内化成自身的素质,然而在内化过程由于缺少自身的经验体系,故在形成自身的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时,可能会造成联系障碍,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而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需要学生从情景中认识问题,提出假设,收集资料,实验验证,处理信息,解决问题,这些都得内化成学生的自身经验体系,因此探索验证是探究性学习模式中的核心环节。
  3、创设设问情境,激发创新意识。
  在创设新情境问题过程中,要自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科技与社会,体现现代物理的新内容、新方法、新思想、新观念,可涉及当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在不削弱物理基础知识的学习,不破坏物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情况下,敢于突破物理学的框架体系,综合其他学科的内容,用联系的观点将学习内容综合化、实践化、社会化和现代化。把最新科技问题转化为自然问题,在素材的选择上要注意:一要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反映最新科技成果。二是不要贪大求全。三要有利于开拓视野,启迪思维。
  二、 创设物理模型新情境,提高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
  物理情境来源于实际问题;以生产、生活及新的科技成果、新的科学研究课题作为素材背景,在物理教学中就要注重模型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提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创造物理模型。抓住本质建立起合理的物理模型,很多新情景、新问题就会成为熟悉的物理问题迎刃而解。由于新情境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题中涉及的因素较多且相互交织在一起,问题的本质往往被表面现象所掩盖,给解题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从学生在解决新情境问题时的表现来看,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容易受表象因素干扰,不善于抽象出问题的本质特征,导致建立模型困难。这反映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确实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怎样从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呢?这就需要对所给的信息进行提炼和加工,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通过思维加工,采用恰当的方法,找到新问题与熟悉的物理模型之间的联系,使新信息与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通道保持畅通无阻,就可以使新问题顺利地实现模型化,构建起符合新情境的物理模型。
  三、 几点启示与思考
  1、问题情景的设置应有层次,应有渐进性、灵活性、针对性
  由于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对问题解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问题情景设置时应根据学生学习心理和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将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成一系列渐进的问题系列,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架”,但同时也应注意,所提供的问题情景应当不是给学生以明显解决问题的建议,同时也要避免所提出的问题会使学生感到他们在进行一项毫无希望的活动。
  2、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开发非智力因素
  “问题情境”教学要求每一位学生主动去感知、去接受、去探求知识,这就需要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自信心。教师如何让每一位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呢?首先,教师应注重个体差异,尊重他们、鼓励他们,后进生被尊重的欲望要比其它学生强烈得多,若教师尊重他们、信任他们,他们会迸发极高的学习热情,因此,哪怕他们只有小小的进步,教师都要充分肯定和鼓励他们,同时应不失时机地指出努力方向。其次,教师应关注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特征。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这些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不急于评价各种做法,要引导学生比较各种做法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做法。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创设新颖的新情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新情境中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强化物理学习技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一、思维深刻性的培养  思维的深刻性是良好思维品质的基础。它表现在对化学问题的深入思维,要求学生用扎实的双基、透彻的概念以及化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去认真分析和深刻理解题意,灵活、准确地解决具体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化学思维的深刻性往往受到思维具有离散性所影响,从而在化学概念与原理、化学性质与变化、实验操作与手段的本质理解呈孤立、间断的状态或停留在机械记忆的水平上,影响了思维能力的提高。离散性还表
[摘 要]一年级老师,孩子们的启蒙老师,在学生的学习之路上我们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任重而道远。希望我们所有的一年级老师都能教好拼音,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学好汉语拼音,顺利闯过学习第一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永远是我们教师不会改变的宗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汉语拼音 方法探索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前后出现十多次。而汉语拼音的掌握是语文素养基础中的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与左氧氟沙星联合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并考察其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突变选择窗(MSW)的影响,为临床减少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产生提供一种全
[摘 要]数学教师运用数学语言概括与表达数学概念时要准确、恰当、合理的使用每个“字”、“词’。  [关键词]数学概念 科学性 艺术性  在教学研讨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评价,某老师的课让人感觉如沐春风,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某老师的课,枯燥乏味,听起来简直是一种折磨,为什么会这样呢?前一位教师课堂语言生动活波,幽默风趣,用美的课堂语言创造了教学的精彩,而后一位教师课堂语言贫乏,自然让人有昏昏欲睡之感。那
茶叶中富含多酚类化合物、嘌呤类生物碱、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类物质,中国历代医学文献多处记载茶可以解酒毒。有研究表明茶叶提取物具有醒酒作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是茶多酚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之一,但EGCG对急性酒精中毒的作用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56%(v/v)二锅头5g/kg ig.小鼠建立急性酒精中毒模型,观察EGCG对急性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