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CL1986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学校开展的“自主自能、合作共进”的教学研究中,教师们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探索。在探索中,教师们参考了柏拉图、陶行知、洛克等多位教育家关于自主学习的理论,并把它们运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教学方法实现了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再到“授之以欲”的转变,使学生的自主、互助学习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自主课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1-27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2-0052-02
  “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了人,有了生命。”(摘自董卿《朗读者》,2017年)于济南大城中,遇见了美丽的御景小城;于美丽的御景小城里,遇见了三年级组沉稳智慧的李剑辉主任和活泼大方的郭婧雯老师;和李主任与婧雯并肩教学的路上,遇见了自主课堂。在“自主自能、合作共进”的思考与探索中,我们的教学又有怎样的遇见呢?
  在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御景城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在王校长的带领下开展了“新建学校自主教育品牌建设研究”。前期,我校请来了济南市教育科学院的陈书记来给我们做指导,陈书记在大力支持我校的这一探究与思考的同时,也指出:自主教育这个研究题目很大,可以进行理论研究,也可以进行实践研究。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大题小作”,把自主教育定位为实践研究,聚焦到小学阶段,运用自主教育的原理解决小学阶段的问题。在陈书记和王校长的带领下,我们三年级组率先践行自主课堂教学,算是一块小小的试验田。
  今天,我就回顾与梳理一下我们在实施自主课堂过程中的种种遇见:
  一、遇见柏拉图,自学有据
  柏拉图说过:“教只能给予推动,使学生自己去找到必须认识的东西。”这位自主教育的先驱给了我们启发——自主学习需有据。基于此,我们设计了自主学习单。虽然叫“自主学习单”,但不是让学生放羊式地学习。自主学习单是教师基于深入理解并解读教材,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和学法特点而设计的,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前提、抓手和凭借。如果我们把教学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解读教材就应该是这棵大树的根,根扎得越深,大树才能枝繁叶茂、绿荫常驻。我们在进行教材解读的时候,从教材特点和教材位置两部分入手。我们的自主学习单也由原来最基础的字、词,逐步拓展到句、段、篇,让学生以自主学习单为依托进行课前的自主合作学习。比如在设计《女娲补天》这一课的自主学习单的时候,随着解读教材的一步步深入和教学设计的一步步修改,我们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应涉及生字、词语等基础知识,还应该“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故事的神奇”“用小标题的方式说说女娲为拯救人类所做的事情”“进而借助提示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等。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时,可以按照字词句段篇的难易顺序顺利解决,上课时根据交流汇报提炼重点。
  开展自主学习,最终要看学生的变化。要想让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就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吸引。原来在课堂上,总有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相信这样的现象大家都已司空见惯。而在我们自主学习的课堂上,学生们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合作交流的,学生们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学习和课堂合作交流汇报。这样我们就把教师承担的监督权“下放”给了各小组长,小组长和组员之间既是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又是相互监督的关系。慢慢地,学生学习的态度由被动变得越来越主动,并逐渐地产生了“我要学”的内驱力。教师应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自己要学的东西,需要做的只是告诉他们“河里有鱼 ”,至于鱼的数量和质量,有待于他们自己去发现和探究,这就是授之以鱼。
  二、遇见陶行知,自学得法
  如果说主动学习是自主学习的外在表现,那独立学习则是自主学习的核心。这种独立性表现在“我能学”和“我会学”。诚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摘自《陶行知教育箴言》,2011年,哈尔滨出版社出版)我想這应该就是自学得法。
  在课堂上为了更好地实现小组互助合作有效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我能学”“我会学”得以充分的展示,我们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充分自主,引导发现
  充分自主是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激活原有的知识经验,对知识的获得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活动离不开个体独立自主这个前提。如在使用自主学习单来处理字词这一环节时,我们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实际,认为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字基础,能够自主了解并发现字词的特点。所以在学生学习了解字词构造的基础上,每组课文都由小组推荐一名写字小老师,来指导学生写字,小老师不仅需要自己掌握字的间架结构、构字特点、主笔及注意的问题等需要讲述的内容,还需要反复多次练习粉笔字的书写。这种自主立足充分而有效的学习,是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驱使。
  (二) 有效合作,引导共享
  合作学习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常用的形式,小组内的充分讨论、交流,才能称其为有效的合作,促成学生的深层理解。在《女娲补天》这一课的自主学习单中,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女娲为拯救人类做了哪些事?小组学生在充分自学、自主思考的基础上,相互交流、碰撞,集体的思路形成小组的答案。不仅小组内如此,组与组之间也可以相互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如:在本课中,我从___读出了故事的神奇。这一环节的学习中,小组内先交流出自己的观点,而每个小组的思路不尽相同,得出的答案也就不一样。这样小组之间又形成了新的交流与碰撞,思维的火花也就越擦越亮。
  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学生最终得出的往往是两种甚至以上的答案,而这些没有有效的合作和探究是绝对达不到的。   合作之花不仅在学生之间绽放,教师的适时参与、师生的有效合作更使探究变得高效、实用。尤其是在处理难点问题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不仅掌握了自主学习难以掌握的难点,同时也感受到老师不是旁观者,更不是放羊人,而是合作者、参与者、探究者,是知识的共享者,学习积极性也会进一步提高。
  (三)适度探究,引导发展
  事实上自读、质疑、小组合作学习都是学生不同形式的探究,利用新旧知识和经验互动,主动达成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以引导学生发展能力。充分自主、有效合作、适度探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三者三位一体,互相促进,引导发现、引导共享、引导发展。教师要做的就是方法的指导,这就是授之以渔。
  三、遇见洛克,自学求知
  英国哲学家、著名学者洛克曾这样说过:“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教给学生,而是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于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自己,提高求知的欲望。”我们结合教学实际总结为:自学求知。
  课堂合作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开启自主求知大门的一把钥匙。我们的自主探究式课堂能够开展得顺风顺水,也得益于课外。叶圣陶曾说:“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就必须立足于课内,着眼于课外。为此在每学习一组课文或者一篇课文之前或之后,我们都会向学生推荐与之相关的一系列书籍,让学生去阅读和浏览,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将知识迁移,并在这种迁移中有效地消化、利用,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除了阅读的正迁移,我们还初步尝试了“循环日记”。 关于循环日记以前也曾听说过,真正实施起来,主要是得益于我们张校长分享的她儿子的故事。为了更好地锻炼小组,凝聚他们的力量,我们也启动了循环日记。所谓“循环日记”,即全班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用一个日记本,按周“值日”,一周一循环,活动伊始, 学生热情高涨, 群情振奋。 更难能可贵的是不少学生由此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把写作当成一种需要,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表现生活成了一种自觉意识。“循环日记”如一股清新的风,在学生心潮上吹起了波澜,实现了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化,更吹出了写作教学的一片生机。当然,关于“循环日记”的使用,我们还只是处于初步的探索与尝试阶段,其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改进的地方,但是相信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之后,學习和写作的积极性会更上一层楼,这就是授之以欲。
  古人云:“授人鱼,供一餐之用;授人渔,则享用不尽”。我们在这里斗胆再添一句:授人欲,则乐享其成。自学有据——授人以鱼,让学生自主知道学习的内容,尝到学习的“鱼味”;自学得法——授人以渔,使学生理解学习的方法,掌握钓鱼的技巧;自学求知——授人以欲,让学生好学、乐学,最终乐享学习成果。
  四、结语
  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也希望我们和自主课堂的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让我们和学生之间,让学生和学生之间感受到更多的美好。“遇见”自主课堂,我们有过“行到水穷处”的迷茫与徘徊,也终于有了“坐看云起时”的欣喜与启迪。期待在这次遇见中,我们这叶探索自主课堂的扁舟能够“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参考文献:
  [1]任守兵.探索模式下的小学语文自主课堂教学策略浅析[J].学周刊,2018(35):33-34.
  [2]秦红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性[J].现代经济信息,2018(19):428.
其他文献
摘 要:文明校园创建是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扎实有效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文章从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思想道德教育、活动阵地建设、教师队伍培养、校园文化与环境建设方面总结学校文明校园建设的探索实践与经验,为学校持续开展文明校园建设,并以此促进学校发展提供实践借鉴。  关键词:文明校园;德育渗透;阵地建设;文化引领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1-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因材施教成了新时期教学模式中的主要原则,而分层教学法则成为因材施教原则下的主要教学手段。因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起步较晚,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力度有所欠缺,所以小班制的推广工作还比较迟缓,每个班级的人数较多,学习水平也有所差异。分层教学法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教学背景下的最佳教学模式。文章以中学羽毛球教学为例,对因材施教原则下实施分层教学法的必要性和途径加以分析和研究,希
摘 要:“忠恕”是儒家文化的重要主张,尤其在《论语》一书中有精当的阐述,它的内涵、外延均极为丰富,几千年来也被儒家士子所遵循。当前的高中生由于受生活时代、生长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的人格塑造、人际交往能力提升遭遇瓶颈,出现危机。我们重拾“忠恕之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抵达幸福彼岸。  关键词:忠恕之道;高中生;人格塑造;人际交往  《论语》一书对“忠恕”的阐述主要有两处:第一处见《里仁》篇:“
摘 要:“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通过借助几何图形,可启发学生数学思考,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信息,提高问题解决的有效性。作者结合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分数加减法”的教学,从作图析意,助力题意解读;数形结合,助力策略探索;内化升华,助力思想感悟三个方面来
摘 要:对于小学生而言,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好英语的发音是他们进行其他学习的必要前提。本文将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英语PEP教材为例,探讨在实际的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哪些策略以切实提高其实效性,确保有效提高学生的语音水平,以实现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目的。希望本文能够为小学英语语音教学提供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发音;实效性;思考  在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
摘 要:在提倡提高学生学习地理能力的教育背景下,许多地理教师采用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多種手段获得地理知识,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对于有了一定地理基础的八年级学生,不妨采用“开门见山”的教学方法,直接给出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找图文资料来证明所探究知识点的正确性。这样既能让学生将所学技能运用起来,又可以活跃课堂,让学生勤思多想。  关键词:八年级地理;开门见山;积极性  自从成为教师以来,我一
摘 要:外来工,一个城市不可缺少的群体。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省市农民工孩子进入市区学校求学的现象与日俱增,他们的教育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也是摆在城区学校教师面前的最大困惑。  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爱就没有教育。”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去爱学生呢?教师只有具有母亲爱孩子那样无私胸怀,用慈母般充满关爱的目光注视孩子们
摘 要: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学的外语特色教育具有鲜明的专业特点和更具针对性的实践要求,文章从特色教学、学科建设、课程开发、教研成果、综合评价、学生发展、国际合作七个方面,以郑州外国语中学特色教育的指导方针和具体措施为例,探讨外语特色中学在新时代教育教学的实践之路。  关键词:外语中学;特色教育;教学实践  当前,世情、国情、民情发生深刻变化,对教育事业的战略定位、历史使命和目标任
摘 要:教师应主动探索有效的课下作业模式,在形式、兴趣上去吸引学生,让生活的体验成为学习的资源,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课下作业最终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  关键词:课下作业;学生发展;积极性;兴趣;生命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2-21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9-0030-01  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
摘 要:小学语文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教师要创设精彩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调动参与积极性,开启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 ;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艺术以及语言艺术展现教学风采,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要依据教学内容设置精彩的教学情境,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教师以引导为主,提倡“自主、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