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班主任工作中如何让批评变得有韵味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b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评是班主任在班级教育管理的必备武器,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能使学生虚心接受错误,成为知错能改的契机;如果班主任批评运用不当,不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反而会造成学生的抗拒,破罐破摔,甚至会给整个班级带来不良影响。
  一、语言含蓄带幽默,使之反省保自尊
  幽默的作用,不仅是含有笑料,使人轻松,更重要的是,它含蓄、深沉和犀利,使人在哈哈一笑或啼笑皆非之后,有无穷的回味和智慧的启迪,并且受到一定的教育。一次,我发现有两个学生偷偷吸烟,在对他们说明吸烟的危害性时,我故意正话反说“吸烟有三大好处:一是吸烟能引起咳嗽,夜间更严重,咳嗽声能吓跑盗贼;二是少年长期吸烟,可以引起驼背,做衣省料,乘公共汽车免费;三享受心脏病的味道。”两个学生听万我的话后就不好意思地笑了,他们在笑声中明白了吸烟的危害,也诚心地接受了批评教育,又如一次班会上,我针对个别学生做值日不认真甚至不做值日的现象,来了个正话反说:“同学们,最近我班涌现出了一批颇具爱心的学生,他们扫地时总是轻描淡写,可谓扫地不伤蝼蚁命;还有些同学,总是让清扫工具静静地躺在工具箱里,不忍心让它们沾染半点灰尘,更可谓菩萨心肠。大家说,这些同学不值得表扬吗?”学生们忍俊不禁,哑然失笑。在笑声中,那些不爱做值日的同学羞愧地满面通红,深深地埋下了头。这种幽默诙谐的批评,比直截了当的批评更容易让学生“入耳”、“入心”,更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二、戳错不忘人情味,使之动情引共鸣
  中学生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需要强烈的情感共鸣。所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运用自己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情感的共鸣。这也正如 中学生渴望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心里出发,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我在对学生教育中,总有一腔真情,例如:单亲家庭长大的学生性格孤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容易极端化,做事往往不计后果,我会及时与他们沟通,设身处地分析他在情感、生活上的困难,鼓励他向优秀的同龄人学习,表示愿意随时听取他的倾诉帮助他走好自立自强之路。事后,他真情的眼神告诉了我他的信任和信服,当然,“情味”之“情”不仅是一时之情,它是师生长期积累的深厚情意,在这种情感之上,随时适当的批评才会产生奇效。
  三、批评方式勿呆板,善于针对具风格
  众人皆知,清朝郑板桥的书画为人称颂,在于有自己的风格——“板桥体”诗人隔得也说:“风格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批评作为语言艺术,同样需要风格。不同个性、不同经历、不同气质的老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有不同的风格,各具特色。例如,有的老师很会用怒,怒而有度,怒中含爱,让学生又惧又爱,视同父辈,有的老师善于用情,真诚的语句,期盼的眼神,往往让学生声泪俱下,悔不当初;有点老师善于用理,寥寥几句,让学生明明白白,心服口服,点头称是。当然,风格在于特色,特色在于本身,要形成自己的风格,不在于模仿,而在于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充分发挥与学生年龄相近的优势,用独具特色的言行,给学生“别样”的批评。如对于调皮但讲意气的孩子,我就给他来个“哥们”的批评方式,对于逆反心强的孩子,我则尽量磨去他的敌对情绪,在他心情舒畅时再切正题批评,使其舒服地接受批评。不同的钥匙开不同的锁,不同的孩子用不同的方法,唯一不变的是深爱孩子的心,这就是我的批评孩子的风格。
  四、运用典故好资源,触类旁通作暗示
  借助于适当的寓言故事、历史典故、轶闻传说,或借助于批评别的类似的现象,引起学生的联想、对照和类比,从而认识错误的性质。如在教育班上有早恋行为的同学时,我给他们讲了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一位年轻人,他每天都到山里去砍柴,过着自由快乐的生活。有一天,他在砍柴时发现了一只很大的鹿角,他如获至宝,高高兴兴地把它抱回了家。之后,他每天都要将它拿出来欣赏一翻。但好景不长,一天他忽然闻到了一股臭味。仔细一看,原来是鹿角里有一小块腐肉。于是他就用小刀向外挖,但怎么挖也挖不净,臭味依然存在。这让他非常苦恼。后来他想:没有这只鹿角时,自己虽穷但很快乐,有了它却徒增了许多烦恼。要是把它再扔回山中,不就闻不到臭味,也就不用烦恼了吗?于是,他将这只珍贵的鹿角又放回山中,从此,他再也不用为那烦人的臭味而忧愁,又过上了自由快乐的生活。故事讲完后,同学们都陷入了沉思。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芦笋种植业中,发达国家已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我国作为一个芦笋出口大国,种植与采收基本由手工完成。本文介绍了一种具有高度选择功能的芦笋采收机的总体设计,主要有检测机构、
本文针对张掖市蔬菜制种过程中存在的基地建设滞后、连作障碍严重、不良气候对制种的影响、自主创新不够和生产成本增加等问题,从强化组织领导、轮作倒茬与培肥地力、推行标
摘要: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是将浪漫主义音乐基调与浓烈的波兰民族色彩结合创作出来的伟大作品。本文试从作品的相同旋律、八度音程乐句、多声部层次、华彩旋律等四个方面对这部作品的音色表现方法进行深入了分析,归纳总结了各种不同的音色层次以及用怎样的演奏方法能得到这些不同的音色。  关键词: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音色;表现方法  肖邦在华沙音乐学院读书期间已经创作了不少的作品,涉及各种体裁,其中
中央已连续14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富强。要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虽然综合实践活动早已在全国全面铺开,但受人们的教育观念、升学率、教师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施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来源单一,对教师的培训形式化,教师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不少学校领导及教师都普遍认为综合实践活动是“副科”,不是“主科”。在学校工作分工安排时,首先考虑语、数、英等所谓的“主科”,对一些难以胜任“主科”教学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然走进了中国基础教育的课堂,团体心理辅导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主要形式,面向全体学生,为孩子们身心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科学的小学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合适的社交技能、认识自身价值、发展问题解决的能力,充分运用团体过程的基本原理,这在儿童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音乐的合适运用可以提高小学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性, 根据梅里亚姆在1964年所提出音乐的十个功能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的教育环境,对学生的教育和成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教育作用,老师和家长需要在孩子的习惯养成、性格发展、知识学习、潜力发掘等各方面,常沟通、多交流、密切配合,引导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活动,传递教育正能量,帮助孩子健康发展、快乐成长。  一、家校共育的必要性  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养教失调的问题。一部分家长在教育理念上存有一定偏差,他们认为,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责无旁贷。只要能满
我校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自身多年來的教育教学实践,在核心素养体系框架指引下,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与模式,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独具特色的核心素养课程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业绩。  一、课程要求:“四项”目标  我校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围绕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变革所必需的品格和关键能力,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和学生群体特点,提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四项”“十六字”课程目标要求,即豁达崇责、
陇育4号、陇育5号、陇育8号及中麦175冬小麦品种是近几年由庆阳市西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并推广的适宜西峰区种植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的呼吁声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