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迎接挑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ic5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教育备受关注。数学是高中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和概括性都很强的学科。所以很多学生对数学课堂充满了恐惧感,甚至有的学生厌烦数学课堂,这样导致高中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较低,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成绩。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進行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一直是我们一线数学教师所关心的重要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的经验和新课改的一些要求,谈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科学的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效率;高中数学;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和概括性都很强的学科。和初中数学相比较,高中数学知识面有所拓展,而且知识的深度也加大了。在数学知识点广度和深度的双重作用下,使得高中数学的难道大大增加。这样对高中生的思维要求比较高。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科学的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做好数学知识的传授工作,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质疑思维,这样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转变思想,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育过程的引航员、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学生学习中的良师益友,教师的角色向多元化发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数学教学的课堂不再是“一言堂”,学生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要把数学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另外,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标准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过去的课堂教学评价重教师“教”的过程,现在重学生“学”的过程和体验,过去关注教师的行为,现在关注学生的“创造”,过去是有条不紊的程式化模式,现在是注重个体差异,突出学生个性的特点。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进行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 理解新课改的理念,将其落实到实践中
  新课改理念:“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整合性,要建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完善评价机制,特别是要求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评价机制。”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首先去理解这些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以此尺度去解决问题。教师只有完全理解新课改的理念,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 转变教师传统思想,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下,我们好多老师传统教育模式根深蒂固,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变过来。这就给我们的老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新课改教学模式我们应该去慢慢的尝试、接受和支持。教师由原来的高高在上的严师,转变为学生学习中的良师益友;教师要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数学课堂自由的获取知识;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尤其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更加关心他们的发展,对于他们身上的亮点,要及时的进行评价,让他们感受到数学课堂的温暖。在数学教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可以平等的互动,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掌控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引导学生科学的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三、 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进行客观求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也是在不断地提出假设,然后设计严谨的步骤加以验证,最终得到最简朴的答案。要想把数学研究的科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循循善诱,科学的引导,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大胆质疑。通过学生在课堂的质疑,可以让数学教学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四、 处理好教材内容过多、课时不够用的问题
  在我们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学内容较多,但是课时较少,往往好多老师教学内容上不完。存在这样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把一些旧教材的内容加到新教材的教学内容里面,导致教学内容重复,课时量不够用。二是教师受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多,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少,因为新课改要求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所以教师讲的太多,课堂和学生互动的时间就短了,甚至没有了,这样导致课时紧张不够用。三是我们一线教师的水平有待提高,新课改给我们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们的老师还没有完全适应新课程的教育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操作过程出现了偏差,导致上课的时间不够用。
  五、 科学的评价学生,调动学生数学课堂的积极性
  赞美是一种心灵的雨露。每一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赞美。剧作家莎士比亚曾毫不掩饰地说:“赞美,即是我的薪俸。”成人尚且如此,孩子更需要赞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的评价。哪怕是很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的进行评价。有时候,教师的一个和蔼可亲的微笑或者充满赞扬的目光,都能积极的鼓励学生,满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我们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珍惜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及时、适时的对学生做出正面评价,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的温暖,让学习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随之而来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王立军.新课程数学教师教学设计应树立的五种意识[J].中学数学研究,2006(11).
  [3]郑毓信.课程改革2005——论积极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10).
  [4]万桂林.数学应用意识的开发与应用能力的培养[J].太原:教学与管理,2004(5).
  作者简介:高婷,甘肃省金昌市,甘肃省金昌市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通过分析《汽车服务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据CDIO工程教育理念,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在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采用了“师生”联合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实践证明这些教学方法的采用,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能力,强化了团队协作能力,最终激发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汽车服务工程;教学法;自主学习  一、
摘要:  校际交流是指高校之间通过一定的交流协议,选派本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到对方学校参与学习与生活,认可相关学分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与2015年9月启动第一期校际交流,选派了176名学生前往燕京理工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2016年9月,第二期校际交流404名学生前往燕京理工学院的学习,使得该项目在第一期尝试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校际交流;满意度;分析  一、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全新的设计理念告诉我们,小学生学习数学必须是自身经历、动手实践的过程,教师不可以包办代替。因此教师要有耐心,学会等待,等待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感悟,只有这样,数学学习才能收获别样的精彩。  关键词:课程标准;数学课堂;经历等待;收获精彩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要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这一理念真实诠释
摘要:对随父母流动子女的教育是一个紧迫的社会现实问题。作者以位于城乡结合部的一所普通完小的少先队工作为案例,研究流动子女就学和他们的家庭教育现状,探求学校教育的相应对策。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头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用价值。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现状;家庭教育  流动人口子女主要是指随父母到流入地的6到14周岁、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人口。  随着江苏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加速,越来
摘 要:国学经典诵读作为小学语文课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国学知识的理解,并且提高国学基本素养。文章以开展小学国学经典诵读为前提,对教学手段展开了分析,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学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国学经典;语文教学;小学;儒雅传统  国学是我国数千年来遗留下来的宝贵传统文化,在小学阶段进行国学教育,让小学生朗读国学经典,不仅能够加深年轻一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传
摘 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其优秀的理念为中职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指导学生写作“难忘的人物形象”综合实践活动为例,通过“观看影片—小组推介—作前指导—修改交流—评价反思”的创新写作模式,谈谈如何吸引学生参与写作实践,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关键词:中职;语文;综合实践;写作  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了“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的模块式教学
摘 要:教师、学生和教学中介是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在课堂中,这三者貌似彼此独立,实则互相关联。正是因为教师、学生和教学中介之间的互动才使得课堂教学时时发光、处处生辉。因此,教师只有聚焦课堂互动,才能实现教学共振,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浅探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各种互动过程。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教学共振  课堂是教师、学生以及教学中介三位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微课讲解重点或者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本文以在《画几何图形》一课的教学活动中,使用《多边形工具》微课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为例,浅谈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教材讲的是Win2000/98自带的画图程序,本课堂讲的是Win7画图程序。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微课;多边形工具  《画几何图形》是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科书三年级起点版三年级
摘要:如何巧设问题,让学生心里产生疑团,内心发生需要,充满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集中精力去钻研与探索,这是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前应反复思考、推敲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设问;思索;课堂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优质的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高效开展、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预设的目标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提问来实现的。恰如其分的提问不
摘要:大学生代表着一个朝气蓬勃,焕发着青春活力的青年群体,美育学习对于此群体来说至关重要,这是培养理想与审美的必要途径,在其熏陶下,能够有助于大学生了解美的真谛,进而影响自身品行,做爱美、善美之人。《大学语文》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一门文化基础课,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引领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感悟汉语言无穷优美魅力,唤起美感体验,使学生提高其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具有美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