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s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是环境工程学科的主干学位课,本课程的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三个部分的内容。本文分析了学校环境工程专业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就课程教学内容规划、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完善及考核方式改变等内容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的思路。
  关键词: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 教学改革 课程实践
  一、引言
  根据学校的发展及环境工程专业的需要,我校环境类专业培养方案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定位为主干学位课。因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如何,对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校环境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教学经验较少,教学团队相比较而言是薄弱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因而有必要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缺乏创新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作为我校宽口径专业的主干课程,内容繁杂、抽象、难以掌握。目前,我们对该课程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上,学生对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概念和各种大气污染物控制的原理较为清晰,却严重缺乏工程系统和装置设计、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现在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教学手段只是用了简单的PPT,相当于用一块白幕代替了黑板,没有任何新意,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还深受前苏联学者教学模式——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的影响,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然运用[1]。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教学只注重课本专业知识的讲解,不注重与其他专业课的联系,这就使得同学们只是纸上谈兵,不懂变通。尤其是对于一些空间想象能力差的同学,许多仪器设备根本不能理解老师的讲解,更想象不出仪器设备的构型及使用。
  三、授课改进措施
  1.优化课程内容
  由于现行课程安排存在知识体系的脱节和重复,教材内容明显滞后于学科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教学内容作删繁就简,有机整合,精炼教学内容,把最新研究成果和创新意识融入本科教学,并从知识体系上整体设计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创新[2]。且此课程理论性、实践性较强,这需要在充分分析课程特点和学科地位的基础上,给《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一个客观的定位,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做好课程教学规划,主动与其他专业相联系,注重实践。
  2.改变教学手段和方法
  改變“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启发互动式教学。针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内容,在教改过程中,课程组将“协作式”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于教学。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和参与,师生密切配合,实现教与学的共同进步。我建议,教学中采用系统讲授和专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策略,通过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及专题报告等形式,给学生主动思考和相互讨论的空间,使之精神饱满地参与课堂学习。从而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坏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多媒体教学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其优势。在课堂上多做一些动漫似的演示,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内容。
  3.重视实践教学
  加大实验课程在测评中的比重,使学生重视实验;学校应该多与企业单位联系,给学生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够更直接、更主观地接受专业知识。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设计,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能进一步消化和巩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
  四、结语
  我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现在刚刚开始,我们会继续在以下方面下大力气进行改革:在理论性教学方面,根据学科的发展对教学内容作删繁就简,调整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增加学术讲座和课外学习;在教学工具的选择上,加强计算机仿真演示软件的开发,创建更多的交互式教学平台;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在实践性教学方面,保证研究经费,加强研究小组活动;与大企业、大的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选择好的毕业实习单位。我们会引导学生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掌握好,培养出优秀的大气环保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辉,孙德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践环节教学改革探索[J].读与写,2008,5(08):77-78.
  [2]刘恩栋,夏世斌,杨红刚.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8(4):62-64.
  基金项目:青岛农业大学环境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XTSZ1104)。
其他文献
摘 要: 园林专业综合实习是园林专业本科生的必修环节。本文以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为例,对园林专业综合实习的现状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园林专业综合实习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不足。基于前面的现状和问题分析,提出了改进园林专业综合实习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包括转变实习模式、制订科学合理的实习计划、建立合作实习机制、引入展览等,以期为园林植物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园林专业 综合实习 存在问题
海马是参与调节机体能量代谢平衡的中枢,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以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是介导此调控效应的关键因素,而且海马发育也受GC以及G
常听老师或教练说:“×××是训练型运动员,×××是比赛型运动员。”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所谓训练型运动员,即在比赛或考试中由于一些原因,成绩没有训练时好,最主要的原因是心理方面的干扰直接影响了成绩的发挥。体育考试不仅是身体素质及技术的竞争,更是智力和心理的竞争,所以教师平时必须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采用具体的方法和手段,帮助考生克服心理障碍,调节好心理状态,在考试中正常发挥,争取超常发挥,取得优异成
摘 要: 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只有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恰当安排教学内容的表述,才能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本文从《集成电路工艺原理》课程特点出发,针对培养创新型大学生的需求,深入剖析了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的一些措施,以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 大规模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 教学内容
摘 要: 体育考生的体育加试考前准备,一直是中学体育老师、教练员关注的问题。很多考生往往平时训练成绩不错,却在考试中成绩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导致高考落榜。因此,如何进行考前准备,积极调整竞技状态,已成为广大体育教师、教练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体育考生 体育加试考前准备 高考  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体育考生的体育加试考前准备进行了分析。  一、训练负荷安排  合理安排考前训练负荷,能促
田鼠巴贝斯虫(Babesia microti)是一种寄生于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顶复门原虫,通过硬蜱传播,引起人兽共患巴贝斯虫病。巴贝斯虫对年老者、免疫力低下和免疫缺陷的宿主具有致死性,主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校音乐教育就是采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独特的育人功能。从先秦儒家诸子认为“乐教”可以“善民心”、“移风易俗”,到近代中国的有识之士把“歌乐”作为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都说明了先辈很早就意识到了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它是实施美育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