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兑现承诺,孩子才会说话算数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dxm7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朋友带孩子来我家玩,临走孩子突然说要到楼下新开的发廊理发。朋友劝孩子:“你的头发这么短,不用理发。”孩子不干,哼哼唧唧地非要去理发。
  我十分纳闷,孩子的头发不长,挺精神的,为啥非要去理发呢?朋友解释说:“我们来的时候,楼下发廊正在搞宣传,里面的姐姐递给了孩子一张宣传单,说今天理发可以优惠,孩子就答应了。我想让孩子快点上楼,就随口说等回去时再来理发。我以为上楼后孩子会忘记此事,没想到他还一直记着呢。”
  怪不得孩子坚持要去理发呢!虽然他不需要理发,可已经答应了别人,就要说到做到,像大人那样去践约。我对朋友说:“你既然答应孩子了,就带孩子去吧。不然,孩子下次就不相信你了,而且他还会觉得大人说话不算数,那么他也可以说话不算数。”朋友一听有点尴尬,便自嘲说:“早知如此,就不随便答应他了。”说完,带着孩子走了。
  后来,我也不知道朋友究竟带没带孩子去理发,不过类似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见到。有些家长喜欢随口给孩子许诺,过后不兑现,还劝孩子妥协。
  比如,我女儿周周4岁的时候,我和好友约定次日带孩子一起去公园玩。第二天,天气异常炎热,好友来电话说天气太热,不去了,还说儿子正为这事跟她“胡搅蛮缠”呢!我说:“不是你儿子胡搅蛮缠,是你言而无信。你答应儿子要去公园,现在又说不去了,你出尔反尔,怎么还倒打一耙怪儿子呢?”好友笑着说:“太阳太毒,我不想出门了,待会儿我用玩具枪分散一下孩子的注意力。”她儿子10岁,不知这注意力能分散多久,能否消除他心中妈妈言而无信的不良印象。虽然好友没去,但是那天我还是带着周周去了公园。
  我和丈夫都很注意不在孩子面前随口许诺,一旦许诺,言出必行。每答应周周某件事情之前,我们都会先想想,这事我们能办到吗?如果不能,就不答应;而一旦答应了,就要及时兑现。
  记得有一天早上,周周刷牙时发现牙膏没了,我马上说:“妈妈今天给你买。”可是那天特别忙,我把给女儿买牙膏的事忘记了。到了晚上该刷牙的时候周周想起這件事,问我:“妈妈,你给我买的牙膏呢?”我这才想起来,连连道歉:“对不起,宝贝,妈妈今天太忙,居然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忘记了。你别着急,我现在就去买。”当时已经晚上9点了,外面下着雨,但我还是马上打着伞跑到小区附近的超市给女儿买了儿童专用牙膏。
  我总认为,只要答应了孩子,除非有特殊原因,比如病得爬不起来,否则就一定要兑现承诺。由于我和孩子的爸爸都很信守承诺,周周也非常信守承诺。
  去年春节前,我买了两件很漂亮的儿童棉袄,一件给周周,另外一件在征得周周的同意后,我想送给晓晓——我姐姐的女儿。周周打电话告诉晓晓,说准备送给她一件非常漂亮的棉袄。由于晓晓回了奶奶家,准备送给晓晓的棉袄就一直放在我家没送出去。一天早上起床,周周不肯穿原来的棉袄,说原来的棉袄没有帽子不好看,她要穿米奇棉袄,因为米奇棉袄有帽子。可是米奇棉袄穿脏了还没洗,女儿也没有其他有帽子的棉袄了。
  眼看快要上学了,周周急得哭起来。我忽然想到准备送给晓晓的那件棉袄是有帽子的,于是把那件棉袄拿出来给周周穿:“你穿这个吧,妈妈再给晓晓姐姐买一件就是了。”没想到,周周看了一眼,说:“不穿,这是送给晓晓姐姐的。”我问:“你是不是不喜欢这个棉袄?”周周摇头说:“不是,我很喜欢。”我说:“既然喜欢,那就穿吧。妈妈再买一件棉袄送给晓晓姐姐就是了。”
  周周哭得更厉害了,边哭边大声说:“我说过要把这件棉袄送给晓晓姐姐的,我不穿!”那一刻,我真的被震撼了。看得出来,周周其实很喜欢这件棉袄,不过她已经亲口告诉了晓晓,要把这件棉袄送给她,又怎么能自己穿呢?就算这件棉袄还没有送出去,那也是属于晓晓姐姐的,因为她已经说出去了,就要信守承诺。
  看周周这样,我受了感染,找出脏了的米奇棉袄给她穿上,不再让她穿新棉袄了。
  我们的做法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了女儿信守承诺,同时也赢得了女儿的信任。周周对我有着高度的顺从,只要我交代清楚的事情,她必定做到。比如,有一次我动手术,需要住院。我事先和周周交代清楚,说妈妈生病了,要去医院住几天。这几天妈妈不在家,你要听外婆的话,然后在家乖乖等妈妈,妈妈病好后马上就会回家。
  去医院那天,孩子的外婆还在来我家的路上,我们就把周周托付给了邻居。离开时,周周轻声说:“妈妈,我会听外婆话的,你的病要快点好起来。再见。”我住院期间,她想我了就打电话给我,从来不闹情绪。我想,她之所以表现得这么好,就是因为我信守承诺,从不食言,从不哄骗她,以至于她非常信任我。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小,骗一下没什么,过会儿孩子就忘记了。事实并非如此。
  以前,我工作的幼儿园里有个孩子,刚来园时特别不适应,每天都哭。这个孩子每天由爷爷、奶奶接送,老人说每天送孩子上幼儿园真是个苦差事,因为孩子知道要去幼儿园,说什么也不肯出门。爷爷奶奶只好骗孩子说,咱今天不去幼儿园,去广场玩。等孩子真的出门了,爷爷奶奶就把孩子抱在怀里,直奔幼儿园。孩子被骗到幼儿园后,哭得惊天动地,谁哄都不行。被骗过几次之后,孩子学聪明了,再也不肯上当,就待在家里哪里也不去。这下,老人没辙儿了。
  孩子的父母找到我,问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我说:“在孩子看来,爷爷奶奶答应带他去广场玩,结果一出门就转道去了幼儿园。孩子受骗几次之后,自然再也不肯出门了。其实,你们只要和孩子实话实说就行。使用欺骗手段不仅不会让孩子乖乖去幼儿园,还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觉得大人不可相信,以后更难适应集体生活。”另外,欺骗孩子还会误导孩子,让他以为骗人是允许的。结果,欺骗孩子的恶果不仅是失去了孩子的信任,更可怕的是让孩子也学会了不信守承诺。
  《曾子杀猪》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故事。故事说,曾子的夫人要到集市去,她的儿子哭闹着要跟她一起去,曾子夫人哄骗儿子说:“你在家待着,等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结果,她刚从集市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曾子夫人赶紧劝止说:“那是我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但是孩子没有把你说的话当玩笑,他没有足够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对父母的话信以为真。现在你欺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你这次欺骗了他,他以后就不会再相信你了,这不是好的教育。”于是,曾子信守承诺,把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孩子吃。
  有家长认为,对孩子要恩威并施,方能树立威信。我不这么认为。让孩子顺从,不是靠家长的威严来压服,而是靠孩子内心深处对家长的认可,自愿服从。因为威信不是靠“威严”,而是靠“信任”树立的。
  偶尔,周周也会提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如饭前吃点零食什么的。我说:“这个不行,原因你是知道的,妈妈不会再多讲了。”周周见我语气这么肯定,就会知趣地妥协,不再要求,因为她知道说得再多也没用。
  孩子是很天真的,成人说过的每句话,他都会信以为真,所以,在孩子面前,我们要慎重许诺,而一旦许诺,就应及时兑现。我们言出必行,孩子才会说话算数。相反,如果孩子喜欢耍赖,一定是家长或者他周围的其他成人曾经食言,没有很好地践约,才造成了如此局面。所以,在孩子面前,家长千万不要小看承诺,要以身作则,切实做到诚实守信,这样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编辑:杨子】
其他文献
无法克制的偷窃  小惠今年14岁,是一名初二女生。她学习成绩中上等,不过数学成绩很好,曾在广东省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得过初中组的二等奖。她家境殷实,衣服、用品都很高档,每月有300元的零花钱,是同学们都十分羡慕的富二代。  不久前的一天,小惠的妈妈田女士接到一个文具店打来的电话,让她马上去店里接受罚款,否则就不放小惠回家。田女士慌忙赶到文具店,得知小惠在文具店行窃,被管理员逮个正着。赃物是一
知识源于生活,妈妈主张玩中教学  王心仪2000年出生于河北省枣强县一个贫寒农家。妈妈李春花体弱多病,常年在家务农,同时照顾因患有高血压、哮喘病而生活不能自理的父亲。李春花还有两个儿子,一家六口的生活全靠家中仅有的五亩地,以及李春花的丈夫外出做零工挣钱维持。  念过书的李春花深知,孩子的教育最好是从幼儿启蒙时期开始。因此王心仪一岁时,她就开始教女儿图画、数数、背诗……   李春花有自己独到的教育方
日前,英国都柏林经济和社会研究所为评估睡前阅读的效果,针对7845个9个月大的婴儿展开研究。他们惊奇地发现:成人与婴儿间的对话比给婴儿阅读或展示图片,对提升婴儿交流技巧的效果要强4倍,对提升婴儿解决问题的技巧,对话比睡前阅读的效果强3倍。  爱尔兰利莫瑞克大学讲师苏姗妮·伊根对该研究结果感到惊奇。“之前,我们都会认为阅读(对促进婴儿交流)有更好的效果,很可能超过交谈。”她说,对许多家长而言,经常同
热爱诗词的孩子,其实是比别人强在了那些你看不见的地方。  最近,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可谓风靡全国,夺冠的16岁小姑娘武亦姝也频频登上微博热搜榜单。不少人说,她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不过溢美声外,也出现了另一种声音,比如:“死记硬背这些诗词有什么用?”“高考只占5分,有背诗的时间还不如多做几道题。”“现在会背诗,不知道以后会比别人强在哪儿?”等等。此类说法乍一听,似乎有道理。是啊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修订含可待因药品说明书的公告》,要求12岁以下儿童禁用含有可待因的药品,其中包括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药,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止咳水”。  可待因是什么,为什么会被“儿童药”拒之门外?据专家介绍,可待因是一种存在于罂粟中的生物碱,属于阿片类药物(可抑制痛觉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传导,达到镇痛作用),能直接抑制延脑咳嗽中枢,止咳作用迅速而强大;进入体内会产生类似吗啡的作
做家长的都知道,孩子没有自信心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可是在家庭教育中,还是有些家长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无意间充当了孩子自信心的杀手,将一颗颗明日之星扼杀在了摇篮里。而当孩子失去自信、表现不如人意时,家长又表现出对孩子的极度失望,完全不知道这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所以,我们说,好家长是需要学习的。  当家长了解以下误区后,尽量在家庭教育中避免犯类似错误,则善莫大焉。  误区1.为孩子设立不恰当的目标  每
王昆刚上初二,语文、英语学习以及解答理科应用题时,他总是不求甚解,学习成绩一直不太理想。  他母亲带他来找我咨询的时候,十分苦恼地说:“这孩子很聪明,口才也好,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可就是不踏实,一碰到需要动脑筋的问题就偷懒,就想投机取巧。比如做一个阅读理解题,他粗枝大叶地一看,就觉得自己已经懂了,可写完了一对答案,都是错的……”  与王昆接触后我发现,他妈妈说得很对,他讲起话来滔滔不绝,抱怨老师古板
近年来,随着网络直播平台的崛起,观看网络直播的用户快速增长,而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为博取主播关注,很多网友在直播过程中,疯狂为主播打赏、刷礼物。一名未成年中学生,背着母亲,将母亲支付宝、微信等账户上的百万余元巨款,偷偷转出用于打赏网络主播。母亲知道后,为了追回巨款,以其儿子作为未成年人,未征得监护人的同意巨款打赏网络主播系无效行为等为由,将未成年的儿子及网络直播平台一同告上法庭,要求宣告其儿子打赏
个案  我家军军11岁。军军是女孩子,为什么取个男孩子的名字?这是她爸爸的意思。她爸是军官,军军出生前,他特别希望是一个男孩子,而且将名字也想好了,叫军军,希望孩子有军人一样刚正不阿、爽快利落的性格。可孩子生下来却是个女孩。  虽然天不遂人愿,但我们对军军的爱并没有因此而打折扣,我们依然对她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现在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女孩子不能太娇弱,必须和男孩子一样努力打拼。所以,我们有意识地从
2018年4月4日晚,《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现场,来自杭州的雷海为一路过关斩将,击败北大硕士、《诗刊》编辑彭敏获得总冠军,引起全场沸腾,连主持人董卿都忍不住称赞。对手说:“海为就是《天龙八部》里那种扫地僧,他根本就不管江湖中的事,但是他一出手就会震动整个江湖。”一个其貌不扬、只有中专学历的打工大男孩,到底凭什么这么牛?  无论生活多清苦,  没有一天不背诗  雷海为1981年出生在湖南省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