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顺心就满地打滚的儿子,终于学会了延迟满足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iaxu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病好后仍希望有求必应
  最近,5岁的儿子越来越不像话。他提出的要求,必须立刻得到满足,否则就撒泼打滚。我想揍他一顿,但老公和我父母都说,孩子是前一阵子生病被惯成这样的,过段时间就好了。
  也是,前段时间孩子病了,我们很心疼,无微不至地照顾他,甚至求着他吃喝。没想到,小家伙竟然恃宠而骄,病好后仍然想有求必应。
  我想,我得找个机会给他讲讲,每个人都必须学会耐心等待的道理。
  一天,儿子想听故事,我就编了一个小白兔种萝卜的故事。见儿子听得兴致盎然,我趁机说:“宝宝,小白兔从种萝卜到吃萝卜,这中间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它没有哭,没有闹,而是快乐地生活,耐心地等待。我们人类也一样。有些小愿望可以很快实现,比如你想听故事,而妈妈正好有时间,立刻就能满足你的心愿。但是有些愿望不能马上实现,比如你想吃妈妈种的苹果,就需要耐心等待了。因为妈妈要先种一棵苹果树,而苹果树最快也要长个两三年才结果。在这两三年里,你是想哭哭啼啼地等,还是开开心心地等?”
  儿子当即表示,要像小白兔一样开心地等。我知道,他虽这样说,但不表示真的能做到。于是我决定,在以后的育儿过程中,刻意延时满足儿子的要求,以培养其耐心。
  让孩子见证做美食的全过程
  一天,我下班回来,儿子说想吃我做的加肉丝的清蒸鲈鱼。母亲告诉我,鲈鱼和瘦肉已经买回来了,米饭和别的菜也都做好了。我说:“好,我马上做鱼。”这时我忽然想到,应该让孩子了解一下做菜的整个过程,于是问儿子:“宝宝,你想不想看看妈妈是怎么做出这道美味的?”被激起好奇心的儿子大声说:“想!”
  于是,我和儿子一起来到厨房。我一步步操作,并向儿子解说做菜的整个流程。清洗鲈鱼、静置控水、鱼身抹盐,再清蒸10分钟,然后炒肉丝,做汤汁,再把炒锅内的汤汁(含肉丝)浇到蒸好的鲈鱼上。每个步骤,我都说得清清楚楚。
  最后大功告成时,儿子欢呼雀跃地招呼大家吃饭。我笑着问:“小馋猫吃到鱼了,开心不开心?”儿子美滋滋地说:“开心!”我接着说:“宝宝,你刚才看到了,从洗鱼到鱼出锅,一共需要22分钟。以后,你要记住,做好吃的需要时间,所以我们要耐心等待,对不对?”儿子说:“对。”
  这时,老公打趣說:“有的小朋友才不想等呢!好吃的没有马上来就哭,这样的宝宝好不好?”儿子说:“不好。”老公继续说:“打妈妈的宝宝好不好?”儿子大笑:“也不好!”我说:“爸爸跟你开玩笑呢!哭闹没用不说,还耽误妈妈做饭,好吃的来得更晚。那么,等待的时候干什么好呢?”
  儿子一时语塞,不知怎么回答。我引导他:“是不是可以玩玩具、看动画片啊?”儿子受到启发,说:“我可以玩变形金刚、看书。”我为儿子点赞:“嗯,很好,看书、听歌、给姥姥讲故事等,都可以做。”
  此后,为培养儿子的耐心,有些可以当即满足他的小心愿,我也让他等个两三天。渐渐地,儿子的脾气不那么急了。
  让孩子体验等待的美好过程
  周末的下午,我领儿子到天台玩。天台上,有孩子姥姥种的韭菜、香菜、小葱等。
  看到这片郁郁葱葱的青菜,我忽然想到可以用它们来教育儿子。于是,我对儿子说:“你不是很喜欢吃韭菜鸡蛋馅的饺子吗?”
  儿子兴奋地说:“是啊!妈妈,咱们今天包饺子吃,好吗?”
  我说:“好啊!不过,现在韭菜只有半拃长,等它长到一拃长,就可以割下来包饺子吃了。”
  儿子心急地问:“哪天韭菜才能长高啊?”“这个……”我一时也答不上来。
  这时,孩子的姥姥来了。我急中生智把皮球踢过去:“姥姥知道。”儿子立刻跑去问姥姥。姥姥笑呵呵地说:“这要看是不是有人天天给它浇水了。”我会意,马上说:“是啊,小朋友要按时吃饭才能长高个儿,韭菜要天天喝水才能长高个儿。那谁愿意天天给韭菜浇水啊?”儿子自告奋勇:“我!”姥姥开心地说:“有宝宝帮忙,我们很快就能吃韭菜馅儿的饺子了!”儿子一听大受鼓舞:“姥姥,我现在就给韭菜浇水。”
  自此,每天从学前班回来,儿子就在姥姥的带领下给韭菜浇水。结果,他的热情只保持了两天,第三天见韭菜没长高多少,就打了退堂鼓,好在孩子的姥姥有办法。她在韭菜池里插上一根小木棍,告诉孩子,韭菜长到小木棍的高度就可以割下来吃了。同时,她偷偷调整木棍高度,让它只比韭菜高一点,好像韭菜马上就能割下来吃了。孩子有了盼头,每天兴致勃勃地去浇水。适宜的气温,充足的水分,韭菜一周后便达标了。
  包饺子时,姥姥不遗余力地表扬外孙的浇水之功。儿子无比自豪,神采飞扬,饺子也比平时吃得多。而我更高兴的是,这次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儿子的劳动能力,更让他体会到了“培育期待”的快乐。
  后来,我得知儿子有很多小心愿,就和他做了规划,让他用自己的行动来圆梦。如:连续一个月上学前班不迟到,奖励一个变形金刚;陪外公散步两个月,奖励图书一套;每天早上高声朗读10分钟,3个月后过生日,奖励溜冰鞋一双;等等。
  虽然在等待的过程中,儿子常有状况发生,但最终都按照计划执行了,并如愿得到了想要的奖励。
  儿子经受住了“甜蜜”考验
  半年后的一天晚上,我去儿子房间送他第二天穿的衣服,看到父亲在里面。见我来了,父亲喜笑颜开。我纳闷:“爸,什么事您这么高兴?”父亲扬扬手,手里的瓶子发出“哗哗”的响声,然后他把瓶子塞进孩子的衣兜,示意我出去说,别吵醒孩子。
  等出了孩子的卧室,父亲高兴地说:“我这个外孙将来错不了!”我问他何出此言,正看电视的母亲也被我们的对话吸引了,等父亲说出缘由。父亲倒卖起了关子,怎么也不说。母亲生气了:“不说拉倒,憋死你!”父亲哈哈大笑,然后坐在沙发上,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父亲给孩子买了一瓶巧克力豆,共30颗,然后告诉他,每天只许吃3颗。如果做到了,以后还给他买;如果做不到,就不给他买了。孩子答应并做到了——父亲每晚都趁他睡觉时检查,这已是第7天了。
  父亲的话让我惊诧!
  巧克力是儿子的最爱。以前,我给他买巧克力,都是当天允许他吃多少就给多少,然后把剩下的藏起来。没想到,老爸这次“大撒把”,居然成功了!我愣了一会儿:“爸,咱可不能谎报军情啊!您这甜蜜的诱惑,换成我都受不了,非一次吃完不可!”母亲说:“我也想一次吃个够!”父亲白了我们一眼:“你们娘儿俩这点出息,怎么能和我外孙比?”然后说:“从小能管住嘴的人,长大后就能抵挡住各种诱惑。”
  看来,儿子已经学会管理并延迟满足自己的欲望了,希望他将来能承受得起外公对他的赞赏。
  【编辑:杨子】
其他文献
国外最新研究发现,肠道不好的孩子可能更易得自闭症,此研究报告已经在美国微生物学会会议上进行了宣读。  据美国《赫芬顿邮报》报道,美国亚利桑那州国家大学的一项小型研究显示,正常儿童与自闭症儿童的肠道细菌存在差异。具体而言,两者粪便中的某些代谢物的浓度不同,这些代谢物是由肠道细菌所产生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儿童粪便中的56种代谢物,确定其中7种代谢物浓度在自闭症孩子的粪便中更低,这说明自闭症孩子的肠道功能
【编者按】  在就近入学的政策下,为了让孩子进入名校读书,许多家长不惜重金在名校附近购置学区房。在全国各大小城市,学区房俨然已经成为房地产营销的王牌。但是,不少家长反映,孩子进了名校未必是好事,有的成绩下滑,有些不适应名校激烈的竞争而郁郁寡欢,甚至自暴自弃。这些家长认为,买学区房是失策之举,对孩子则是拔苗助长,于是后悔不迭。  孩子进入名校就一定能享受更好的教育吗?在普通中学读书一定没出息吗?如何
不少家长反映,整个夏天宝宝都没长痱子,结果立秋之后反倒长痱子了,这是怎么回事?  皮肤科专家指出:生痱子是因为温度高,出汗后沒有及时清洁,汗腺排泄不畅被阻塞引起的。立秋之初,不少地方“秋老虎”仍在肆虐,白天气温依旧很高。但有的家长以为已经立秋,天气很快就会转凉,而给宝宝穿了厚衣服,导致宝宝出汗,而宝宝出汗后皮肤又没有得到及时清洁,因此捂出痱子来。  宝宝长痱子,别用痱子粉  宝宝长痱子后,很多家长
【人物名片】  王希明,1980年出生,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上海市杨浦区语文学科带头人。曾获上海市语文大讲堂“语文教学之星”等荣誉称号。  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日益深入,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许多家长反映,为孩子选择图书是最让家长头疼的事,什么年龄段的孩子该读哪些书?电子阅读能否取代纸质阅读?碎片化阅读是否影响大脑发育?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采访了复
沟通走进死胡同  谭先生是一名列车长,常年率领数十名员工往返于上海和北京之间,年年被评为优秀列车长,却对自家12岁的儿子隆隆束手无策。前来咨询时他无比苦恼地说:“现在的孩子真难管!严厉点吧,说我是法西斯,讲道理吧,又完全没用,让人左右为难。”他所说的“严厉点”,指的是动粗,具体方式是打耳光和踢屁股,难怪隆隆骂他是法西斯。  我说:“很欣慰您愿意跟儿子讲道理,这是亲子沟通的正确方式。为什么会没用呢?
问:女儿放学回家,把书包一扔,说:“老爸,今天班里演讲我得了第一。你说你闺女怎么这么优秀?”看女儿得意的样子,我打断她:“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然后教育她一通。女儿很快坐不住,进厨房找她妈去了。看着女儿的背影,我有些后悔,如果我不教训她,就让她得意一下,开心一下,是不是更好?  昌平  答:记不清是谁说过这样一句话:“自夸的孩子不是骄傲,而是自信。”孩子能够自夸,说明她有了荣誉感、上进心,
吃饭明明是一件愉悦的事,为什么每次都弄得鸡飞狗跳?多少母亲忍不住仰天长啸: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下面,我就给大家“扒一扒”其中的原因。  问题一:孩子吃饭像打仗,一番扫荡后杯盘狼藉  从开始培养宝宝自主进食的习惯开始,父母就要控制心魔,学会放手、放手,再放手!哪怕宝宝在刚开始学习吃饭的时候搞得周围一片狼藉,饭粒无处不在:脸上、手上、身上、地上……宝宝还时不时地把嘴里的饭吐出来,拿在手里玩,并
不 久前我去英国,住在当地一位朋友的家里。晚饭前我惊讶地看到,朋友9岁的儿子约翰像个大人似的准备餐具、端菜上桌,晚饭后又一趟趟地往返于饭桌和厨房之间,把需要清洗的餐具放进水槽,并逐一清洗起来。看着孩子忙忙碌碌的样子,我很心疼,连忙站起身来打算帮忙,却被朋友制止了。  朋友说:“你不用插手,约翰会做好的。”我好奇地问:“这么小的孩子,不怕把碗碟摔破划伤自己吗?”朋友笑笑说:“你太小看孩子了,约翰从5
大多数家长都曾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在私下里议论别人,尤其不要说别人的坏话,但是家长在私下里议论自己的孩子却不管这一套。您有没有想到,如果孩子听到谈话内容,他会有怎样的感受?  不要在背后嚼舌头  曾女士是一个性格温和的妈妈,但是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她和寄宿回家的女儿小娅发生了激烈冲突,甚至小娅返校的时候都没有跟妈妈告别。说是激烈冲突,其实是小娅向妈妈愤怒地吼叫,而妈妈默默承受。究竟是什么事导致母女反
一个“太听话”一个“很崩溃”  亮亮和江晖都是我班里的学生,前不久同时出了问题。  在范先生眼里,儿子亮亮是个听话的孩子。上小学三年级时,亮亮在学校的表现还比较出色;但上四年级时,学习成绩开始下滑;到了五年级,同龄孩子一般都知道主动学习了,亮亮却还不知道用功,非得范先生催促,他才去写作业、看书。  “现在,这孩子就像算盘珠子,拨一拨动一动,没有学习主动性。这样下去,到了初中可怎么办?”对此,范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