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六步法”实现文言文有效教学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2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是中学生“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之一,也是中学教师最感“高耗低效”的教学模块之一。中学文言文教学容易产生两种倾向——重“言”轻“文”、轻“言”重“文”。重“言”轻“文”,几近肢解文章,学生兴趣寡然,积累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用法记不牢,更无法迁移运用。轻“言”重“文”,学生还未读通文意,教师就开始品味思想大肆拓展,学生对老师的问题一知半解,没有个人的理解和感悟,学和不学课文没有区别。
  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应“文”“言”并重,立足于“言”,在“言”的教学过程中,去融合“文”的内涵。具体来讲,在“言”的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主动性,通过分组学习、探究问题、文白对译、朗读感悟等方法有效引导学生读懂文言文。“文”的教学中,注重挖掘思想内涵,调动学生情感体验,寻找古今契合点,让学生很好的传承文化美德,并从中借鉴良好的习作方法,做到减少隔阂,古为今用。
  本人在以上观念的指导下,带领学生学习选修课《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探索出文言文教学的“六步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第一步:分组合作中理解文言知识
  文言文翻译无外乎“留换删补调并”等几种方法,其中单音节词换为双音节词的方法使用最频繁。学文言文前先告诉学生基本方法,接下来就是拿每一篇课文练兵了。教师不能剥夺学生自主思考的权力,加上课下注解很详尽,学生的导学案资料上有全文的翻译,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疏通文意,教师只做答疑和总结的工作。
  每一篇文言文,在带领学生把文章音读准句读顺后,指导学生画出该积累的重要词句,把全文分成几部分,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组负责一部分内容的理解,每一组的组员轮流担任小组长,小组长把任务分配到每一个组员,并在组员自主合作学习后扮演老师,组织本组汇报学习成果。
  汇报过程一般如下:本组齐读;介绍大意;解释重点字词;解决翻译问题;带领全班齐读;解答他组疑问;检查学习效果。这样极大的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学生综合能力也得到极大提高。
  第二步:问题探究中落实文言知识
  对于课文中重要的段落,老师提出能涵盖本部分主要内容或者能串起全文主要内容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要求学生分别用原文语句和自己的话回答。学生若能回答,必须要读懂句义和文义,在这个过程中,带着问题积累的文言知识,记得牢并且容易迁移。因此,探究问题中懂“言”,也是文言文教学很有效的一种方法。
  学习《庖丁解牛》,提出问题“一代名庖的成长历程”,学生比较容易找到文中的语句来回答“始臣之解牛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而况大軱乎……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有一定信心后再用自己的话回答,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弄明白实词“遇”“固然”、虚词“乎”、固定结构“是以”的意思,并且知道“良庖岁更刀,割也”是判断句。
  《项羽之死》提出问题,项羽在霸王别姬无比悲壮的情景下没有自刎,反而选择在东城快战后有机会渡江时自刎,这是为什么?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在兴趣的激发下,认真研读课文,这就加强了对全文内容的理解。一节《赤壁赋》的公开课,教师让学生找出写“月”的句子,就其中的一句阐述自己的理解。这样全文很难理解的语句,也都在这个问题的带动下一一被学生啃下来了。
  第三步:反复诵读中练就文言语感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老师不放过任何一个文言知识,全文通篇串讲,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寥寥无几。都知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教师把课堂归还给学生,把时间归还给学生,做好必要示范,对语速、语调、情感等做好指导后,加上前三步学生熟知内容的基础,让学生尽情地朗读,读出抑扬、读出舒缓、读出情感、读出境界,进而把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培养文言文语感,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率。
  记得一个学生和我说,以前老师举很多的例子介绍倒装句,还是不能理解更不会运用,放在新的句子中翻译还是识别不出,后来文言文读多了,自然而然就知道“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是状语后置句,“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其又何尤”是宾语前置句等等。确实,教师给学生更多阅读机会,读多了,学生对文言文会更敏感,无师自通,何乐而不为呢?
  第四步:文白对译中巩固文言知识
  学生学习英语可以做到汉译英和英译汉,文言文学习不妨也来练练文言译白话和白话译文言。学完一篇课文,同桌合作,找重要语句或段落,一个写白话文,一个写文言文,然后再探究订正。另外,老师也可和学生一起,将日常生活中常说的话改成文言文,如白话文“我在家里吃饭”“三年期间共见面两次”,改成文言就分别是“吾食于厅”“三年再会”……借此,让学生巩固介宾短语后置现象和“再”的古今异义现象。
  还有,难懂的虚词用法,教师可以把一个虚词的用法融于一段文字中,教师先呈现白话文,然后师生再一起改编成文言文。这样一劳永逸,一段文字就帮助学生解决了一个虚词的所有用法。以下呈现训练“而”用法的文言段落(引用):
  兵者,诡道也,须戮力同心。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战乎?故冯婉贞曰:“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婉贞,而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婉贞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思也。众应之。既而,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出,果大捷。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已;其行,乃巾帼英杰而。
  第五步:联系古今中拉近距离
  有位学者说过“要想提高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必须想办法消除学生和古文的隔阂,要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时时刻刻提醒学生注意到古人与我们的共同之处,在交流中接近文本與我们的距离。”学文言文,让学生意识到绝不是为文言文而学文言文,文言文可以古为今用。
  学习《伶官传序》,里面的经典语句“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谈理解,笔者有个学生还在周记本里提到——自己不好的行为习惯都是从小事累积而成的,沉迷于游戏、漫画让自己的“智勇”在学习面前大打折扣;学习《种树郭橐驼传》,“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可以和教室里被学生浇水灌死了的盆栽联系起来理解;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可以引导学生和现代理念“绿色生活”“可持续发展”等联系起来;学习《六国论》,文中的经典语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可以让不少学生产生共鸣。
  第六步:赏析行文中学习写作
  文言文教学当然也可和现代的写作密切联系起来。如:在学习《项羽之死》后,让学生从文章中提炼观点,然后再用文中的论据证明观点,进行片段习作,让初学议论文的学生明白什么是议论文的三要素,以及论点、论据、论证三者之间的关系;学习《六国论》,理清本文的结构,以此为典范,掌握议论文起承转合的结构;学习《伶官传序》,掌握正反对照式的论证方式和议论文结构。这样就把文言文学习和议论文写作紧密结合在一起了。《祭十二郎文》《项脊轩志》中借琐事抒情感的写作方法,对学生写记叙文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以往所认为的枯燥乏味的文言文,竟然可以作为现代写作的范本,这对学生的触动会是很大的,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必然会增加。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的快乐,从未体验过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引导过程,坚决不越俎代庖代替学生阅读,是为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原则。基于此认识的文言文“六步”教学法,是为笔者探索出的一种教学模式。
  刘小书,湖北孝感市航天高中教师。
其他文献
情境教学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模式,在围绕情境教学理念打造形象性、直观性强的语文阅读课,让学生在氛围浓郁的情境中感受文章意境,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阅读质量。在具体操作流程方面,可以围绕电子白板、课堂辩论和角色扮演三个角度着手,这样不但可以丰富语文阅读课的内容,并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让语文阅读课的教学形式和效果得到实质性的改变与提高,让其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能力需求。  一、巧用设备,打造视
期刊
一提到“混帐”这个词,相信大多数人马上就想到这是句骂人的话。辞书的释义正是如此,如《汉语大词典》:“①詈词。谓人的言行无理无耻。”《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言行)无理无耻(骂人的话)。”那么“混帐”为什么跟骂人有关呢?据有学者考证,它源于蒙古族,原指年轻小伙子找年轻姑娘谈情说爱,乱窜帐篷,混进姑娘的帐篷里去,后来渐渐才演变成一句骂人的话。  但在“驴行”(徒步自助旅行)渐成时尚的今天,“混帐”一词
还清楚地记得,从小学到初中我的语文老师在课文阅读教学方面的模式几乎是一样的。都是“初读课文、划分段落”“分段讲读、理解内容”“总结课文、理解中心思想、完成作业”三个步骤,千篇一律。所以老师下一步要干什么,我们总是会先悄悄帮他说出来。那时觉得很有趣,但多年之后自己走上講台,却怕了这种“公式化”的教学,除了怕自己的课堂也都在学生的“先知先觉”中被控制以外,还觉得这种模式助长了无情分析的风气,把课文搞得
期刊
那时,金黄色的秋天,三人组——小叔叔、阿培和我总爱在村子口的灌水洞里匍匐地向前爬着,挑战着“黑暗之神”的幽谧与阴森。这不,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我们仨又赶在了一起,点亮
【摘要】在推行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今天,体育教学不再只是简单的传技,更需要育心,尤其是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即通过体育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学习能力、运动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为他们将来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关键词】体育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运动能力 创造性学习能力 适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a)-0
语文与审美的结合似乎是天然和必须的。因为,这种结合可以有效地将美、美德、爱、自由、平等这些可贵的思想和精神传达,并使之得以有效的传承。事实上,审美是一种境界。它需要将自我的全身心投入其间;也需要激发起沉潜于主体心里的意识和情感及其参与;更需要将自我的自由和理性灌注其中。唯有如此,审美才能真正到达美的彼岸和真善的空间。  然而,问题恰恰是如何引导学生做到这些?即如何让他们学会真正的审美?  语文对此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在课堂时间内,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对于教师来说“教”要有效,即一方面是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教学时间内能够学得快、学得好;另一方面是让学生通过“学”,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那么,一线语文教师到底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要做好备课,打好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  对于备课来说,教师要明确这一堂课的目标,也就是说教师要知道自己教给学
期刊
【摘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激发图书馆和谐阅读的氛围,是加强图书馆和谐管理的迫切需求。创建和谐图书馆需要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人与制度的和谐、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和谐。是维护图书馆乃至全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和谐阅读 氛围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a)-0197-03      和谐是针对系统、群体、
无论多么繁忙,我每周都要从单位回趟老家,因为心中想妈。  想妈的时间很苦,看妈的时候很甜。回趟家,看妈妈,只想当面叫一声“妈”。我是妈妈唯一的儿子,我恋着妈妈,就像我现在6岁的儿子恋着他的妈妈一样。三十多岁的人还想妈妈,丑吗?不丑!很幸福!很温馨!  人到中年的我,千里迢迢来到华中师范大学读研,一周一次看妈妈的生活就终止了。因而,想妈的情思也就越来越浓了。  妈的命很苦。7岁时就失去了她的父亲。又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绩效管理的概念和图书馆工作引入绩效评价体系的目的、原则、重要性和影响绩效的因素,并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如何构建图书馆绩效评价体系、具体考评指标内容和组织实施流程等,用等级和分数来替代评语,赋予每一项考评工作具体值,量化了图书馆工作,体现了图书馆实行绩效评价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引入竞争机制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图书馆工作 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