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信息技术课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me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安排多个任务进行分层次教学,操作水平较差的学生可以只做基础性的操作,而对好点的学生可以提高要求,让他们做一些有发挥余地的、有挑战性的操作。尽可能做到在同一时间段内,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完成分给他们的不同层次的题目操作。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目的。
  关键词:操作能力 问题及对策 合理组织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几年来我工作在信息技术教学一线,这些年来的教学经验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搞好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课堂管理是多么的重要。其实,课堂管理在其它任何学科都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成分。连学生们也关心这一问题,因为管理的比重大了,那么学习的时间必然也就相对减少了,他们需要自己的教师是一个有能力的课堂操控者。在这里我要谈的问题就是如何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这是核心问题,也是关键所在。因为信息技术与其它的课程不同,课程本身的特点就是操作性很强。但问题也出在这里,初中的学生自控能力是有限的,要让他们不出现诸如:随意说话、走动、上网、吃零食甚至打游戏等一些不和谐现象的发生,那就得要求信息技术教师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方法。
  首先,我们先来找一下信息技术课堂管理中都存在哪些问题。
  一、学校往往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程。
  现阶段,期中、期末因为没有安排过正式的信息技术学科测试,缺少了有效的评价制度这一重要环节,所以学校、教师对信息技术学科在初中的整个前阶段都存在一种不够足够重视的态度。
  二、课堂纪律难以调控。
  由于学生们也认为信息技术课是可有可无的,所以大部分学生都会以一种娱乐的心态来上课,可这并不是真的学习的积极性,是“玩玩”的心态。学习态度自然就不好了。信息技术课一般是在机房上课,与教室里上课相比,机房中出现的干扰因素更多,环境也更为复杂,相应带来的纪律问题也更多。
  诸如:相互走动、讲话等情况十分普遍,尤其是会有在教室里面偷偷吃零食的,并把垃圾處理在微机桌的缝隙里,更有个别学生用U盘、MP3把一些小游戏也偷偷拷贝到电脑里面玩。他们经常抱着这样的心态来上课,学生上课的情绪再高、再怎么喜欢这门课,也都成了反面的因素了。
  三、学生操作电脑的能力和水平相差太大。
  学生的基础存在很大差异。因为学生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还有一部分来自城镇,家里面有电脑的学生可能不用教他书本上的内容他已经学会了,而家里没电脑的学生他们小学阶段几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七年级有些学生甚至基本的开关机、指法、鼠标都要从头练习;这样大的反差,在教学中搞“一刀切”、“大锅饭”,就会使很多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诸如:在计算机实际操作中,一些相对较好的学生只需几分钟就能够迅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常会“不够吃”。他们所剩余时间就会显得无所事是,转而可能会去说话、打游戏等做其它无关教学的内容的事去了。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吃不消”,会认为老师上课的进度太快了,自己跟不上,“跟不上,就不跟了”,于是也加入到“无所事是”中去了。
  四、教学中教师教学设计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
  有一些教学经验的教师都有一个体会: 由于教学环境的不同、教学对象的不同层次,也许教材中介绍某一个知识点时往往篇幅很长,而实际用在操作中却只有短短的几步操作,信息技术教师要认识到班级里面每个学生已有的操作水平、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都是不相同的,根据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对它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进行因材施教。这就对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大胆的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严抓课堂纪律的管理,有效教学需要有良好的课堂秩序做保障。
  在每一学期上课前,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向所有学生严明在机房上课与在普通教室的课堂纪律和规则,让学生在内心中就种下遵守或者无视课堂规则程序的后果种子。此外,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还是应该给于微笑、表扬或者奖励的。
  根据行为主义的观点,随之以积极强化的行为倾向于重复地出现,适当地强化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二、分层教学,做好教学设计、合理组织上课
  (1)教师要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相结合,而这里所说的“材”并不单指教材,也指人材、教学环境等。
  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安排多个任务进行分层次教学,操作水平较差的学生可以只做基础性的操作,而对好点的学生可以提高要求,让他们做一些有发挥余地的、有挑战性的操作。尽可能做到在同一时间段内,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完成分给他们的不同层次的题目操作。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目的。
  (2)在学习活动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认识兴趣。
  当广泛的认识兴趣成为学生的人格特征时,他们将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外来的奖励。所以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上每一节课前都要做好教学设计,培养学生能自觉进行学习,引起他们进一步探讨的认知需要。
  例如在讲解如何使用Word软件一课中,有关学生如何完成“图文混排”操作时,若只是为了教而教,老师一遍又一遍的唠叨其操作方法,讲述文字、图片的如何插入而随意输入一些无意义的文字时,学生根本没有兴趣听。假若提供给学生的素材是学生平时就感兴趣的有关影视明星之类的资料,不用老师,学生也会主动的去尝试,将这些他们喜爱的资料组合成一个漂亮的电子文档。
  还有另一方面的因素也要提起注意。那就是还要完善评价制度、运用多种评价机制。
  总之,课堂管理有三个目标:争取更多的时间学习,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帮助学生自我管理。实现这三个目标的才是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
  参考文献:
  [1] 陈晓蓉,肖圣龙,王润玲;教学方法的工效学研究[J];人类工效学;1997年03期.
  [2] 面向21世纪的中国信息管理类专业[J];情报资料工作;1999年03期.
其他文献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好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知识和新知识;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和方向。导入的质量,直接影响新知识的教学。那么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导入呢?  一、实物演示导入。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对于具
摘要:近年来,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成了热门话题。其中,高职数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数学教师一直在探求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使不同数学基础的同学的数学成绩得到有效提高,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 数学 教学方法 探讨  数学课程,是各个高职院校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存在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却是屡
十七大提出了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我从事三十多年的小学教育中,我深深体会到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都不可忽视的。我就凭着我从事多年小学教育的经验谈谈怎样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首先是搞好学校德育教育  一、学校要制定好学生德育工作计划  
摘要:良好的班风能促进优秀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牢固的集体观念是班风建设的基础,选好班干部是班风建设的核心,学生的自我教育、自觉的习惯养成训练是班风建设的关键,注重差生的转化可去除班风建设的“短板”。  关键词:中学生 班风建设 集体观念 班干部 差生  班风是一个班级内大多数同学表现出的共性倾向,包含情绪、言论、行动、道德面貌和作风等。良好的班风表现为班集体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正确的舆论导向、严明的
摘要:排球教学在高中体育的教学体制中占据重要地位,高中排球教学关系到高中体育课的开展,本文就高中排球的教学理论和思想进行剖析,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 所以,如何对排球运动员进行合理科学的训练,以提高高中生的身体素质,进而促进排球技术水平的提升,这个是体育工作者们一直都在努力研究的问题,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探析 排球 高中体育 课堂 方法 意义  我们知道,幼儿园、
随着新时期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不断提高无线电管理水平,要重视引入大数据技术,科学的进行实践管理研究,从而才利于不断提高大数据应用效率.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大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影响健康的呼吸系统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目前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慢性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