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诗入画,“声”临其境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iefei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实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审美情趣是学生核心素养的中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绪是语文教师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对古诗教学中如何提升儿童审美情趣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古诗教学;审美情趣;策略;融诗入画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古诗教材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情趣,教师如何通过古诗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古诗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就古诗本身而言,其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教师在古诗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内容,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从古诗中感受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而就古诗教学实际来看,很多教师都没有掌握到有效的教学,学生只是单纯地从古诗中掌握知识,而并没有从古诗教学中得到审美情趣的提升。对此,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比如可以将古诗融入古诗、图画、情境中,以此来促进审美情趣的提升。
  一、培养审美情趣的重要性
  审美情趣简单来说就是指审美主体欣赏、评判、鉴别美丑的特殊能力,是审美想象力、审美分析力、审美创造力的综合体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培养和提升,就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而言,审美情趣是尤为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可以促进学生健全发展,同时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是新课改下所提出的要求[1]。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对于语文教学的要求,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分数,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素质水平和综合能力,而审美情趣就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审美情趣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当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了提升,那么他们也能够积极主动地从学习、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进而使得学生在美的熏陶下获得良好的发展。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尤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其对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古诗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策略例谈
  1.将古诗教学与故事相结合
  古诗的背后蕴含着诗人的生平经历、情感体验、社会现象,很多古诗的背后都有着一定的典故。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将古诗与故事结合的方式来开展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通过古诗中的故事走进情境当中,进而更好地感受故事所蕴含的美。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知识通过古诗讲解来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而言,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逆反心理,而故事教学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古诗背后的意蕴。
  例如,在《游子吟》这一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声情并茂地讲述关于古诗中母爱的故事:“母亲为远行的儿子制作衣衫,在兒子临行之前,一针一线密密麻麻赶制,因为怕儿子远行太久,衣服破损,所以更加用心地缝制,相比母亲的爱,我们作为子女的孝心都太微弱了,因此,我们要对母亲百般孝顺,以此来报答母亲的恩情,同学们,你们在家中母亲是否和古诗中的目前一样,百般关爱自己的儿子呢,那么对于目前的恩情,我们要怎么回报呢?”
  在听完教师的讲述后,学生更加能够体会到古诗中所体现的母爱,并且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通过将古诗与诗中故事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古诗中,并根据古诗中的故事发挥想象和思考,进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并且能够深入地欣赏和品味古诗。
  2.将古诗与图画相结合
  在传统古诗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对古诗进行翻译讲解,而后引导学生体会古诗中的情感,而这种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枯燥,学生也难以理解古诗的内容[2]。对此,教师就可以将古诗与图画相结合,使得古诗与具体形象的画面呈现给学生,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
  例如,在《村居》这一古诗教学中,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诗人居住在乡村是因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下有关乡村春天景色的图片,通过图片观看,能够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进而与诗人产生共鸣。当学生与诗人产生共鸣时,也能够更加深入地对古诗进行理解和赏析。《村居》这一古诗中提到了杨柳拂堤和纸鸢,对此,教师也可以通过画图、图片的形式为学生展示杨柳的景色和学生放纸鸢的场景,学生在图画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意,同时在视觉上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3.古诗吟诵
  在传统古诗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古诗,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和背诵,而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古诗,还容易影响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3]。对此,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法,比如可以利用音乐、节拍的形式来组织学生进行古诗吟诵,在音乐节拍中,学生能够跟着背景音乐和节奏深入理解古诗、欣赏古诗,同时在音乐节奏的配合下,形成记忆,更好地掌握古诗并完整背诵古诗,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总而言之,在古诗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古诗,背诵古诗,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欣赏古诗,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符合素质教育下对教学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辛芙.融诗入画,“声”临其境:古诗教学中提升儿童审美情趣策略例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0):70.
  [2]王卫卫.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J].情感读本,2018(12):51.
  [3]徐洋.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策略[J].课外语文,2016(6):146.
  编辑 段丽君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是影响小学阶段语文水平的重要因素。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让小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可以在潜移默化的阅读中提升小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也可以让他们对中国的汉字产生感情。阅读兴趣的培养,不是一天一时就能见效果的,要从源头抓起。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兴趣;教学措施  大家都知道,要想提高语文成绩,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小学阶段,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有效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也在不断地推进,而社会的责任感则是素质教育里的重要内容。在初中的教学体系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和社会责任感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重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结合社会的责任感,培育学生的责任心。   关键词:责任;道德与法治;社会责任感;策略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明确坚持立德树人,把“培养什么人”
摘 要:社会的发展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初中历史与社会包含地理、历史等诸多内容,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工具。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容,以德树人,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升自身多方面能力,培养自身综合素质,从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教育的国际竞争力。针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探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学借鉴。   关键
摘 要:自教育部发布中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相关条例以来,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的要求就一直在被反复讨论。教师的学科能力和授课经验不再是评价教学能力的唯一标准,应用信息化手段参与教学的水平也是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基于此,探讨如何在信息化大潮中提升九年级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条例;教学辅助;教学能力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们都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特别是
摘 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相应的教育价值追求,即学会学习是学生应具备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等。换言之,就是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认同学习是一种享受,并内化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为了这一教育价值的有效实现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育价值;对策   对于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三框题“享受学习”,2011版的《义务教育思
摘 要:历史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史,是路程记载的一种标识。在一个国家和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必须铭记历史,避免重蹈覆辙。在当代教育中历史学习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莫大作用,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有强大的作用。史料作为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用史料滋养学生,拓宽学生眼界;学生用史料丰富自己,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针对史料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是思维的触角,也是儿童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解放学生的眼睛,提供观察机会是至关重要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语文课堂要解放学生的眼睛。那么,如何解放学生的眼睛,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观察课文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如今,人才竞争十分激烈,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当探寻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主要阐述了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以期促进小学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互动教学;生活化;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它能够培养学生
摘 要:学生精力管理是学校教育必须重视的问题,目前在高中生群体中进行精力管理主题的团辅活动比较少见。本次辅导活动以高三学生为对象,以精力管理理论为基础,采用案例分析法,从“小A”的烦恼引入以点带面提出学习精力提升四妙招,旨在帮助高三学生重视精力管理,对于改善高三学生学习状态及提高学习效率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精力管理;精力管理金字塔模型;高效学习   一、引言   针对高三学生
摘 要: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出发,以其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具体可行的应对策略两个方面切入,围绕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纵观当前教育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众多突出问题,导致实际教学效益难以保障,进而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始终无法获得有效的引导与锻炼,更谈不上实现提升与发展了。以下,我根据自己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从存在的问题及具体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