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如何与地域文化结合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k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剖析了文化与建筑的互动关系;指出现代地域建筑特色的创造应该从深层次的文化背景去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文化;地域文化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 between culture and architecture; to create modern regional architecture should be from the deep cultural background to study and explore.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architectural culture; regional culture
  中图分类号:F416.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引 言
  建筑是城市文明的外在表现,是考证城市文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建筑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地域且处在一定的时代。建筑创作也就必然离不开地域的环境启示,摆脱不了时代的需求和域外先进文化的渗入。
  广义地讲,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的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体力和脑力劳动创造的,并不断得以积淀、发展和升华的物质和精神的全部成果和成就。作为地域文化结晶和凝聚的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自发形成。它不仅满足了社会的物质功能要求,体现了人们的意识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生活行为方式和社会心理需求等精神需求,反映了隐含于其中的深层次的地域文化内涵,造就了建筑的地域特色。二者相互作用推动着地域文化和地域建筑的不断演进。
  2 建筑文化渊源于本土文化
  建筑是一种文明成果。现代人探索历史,离不开对历史建筑的研究;现代建筑要有活力,只有链连历史文化,并且把本土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设计和建设依据。在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和当地材料等硬件性物质文化对建设设计的影响与要求。为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尊重当地的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充分考虑与环境相融合,使建筑成为环境的一分子,找寻天人合一的惬意。同时,还要灵活地运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使得所设计出来的建筑风格一方面能本质节俭节约的原则,就地取材,另一方面也能够充分体现出地方特色来,使得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得以充分释放与发扬。
  在建筑设计时将当地的人文、风俗、生活习惯、地域特色等软文化要求,与建筑设计进行有机融合。
  吸收乡土建筑就地取材的优点,尽量运用采集运输便利的材料作为建筑和营造环境的原料和装饰元素。包括使设计能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完成建筑的实用功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做到环保,节能,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同时继承乡土建筑多年积淀,业已形成的一套建筑手段与技术,因为手段与技术同材料及建筑环境的关系极为紧密,继承可以是在去粗取精的前提下进行,对原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做相应的修改,目的的为整个建筑的过程和最终效果以及现代人的生活要求服务。
  优秀的建筑可以代表一个地域的精神面貌,反映地域人群的特点及文化内涵、审美情趣以及價值取向等,是地域的灵魂,也是一个地域综合竟争力的重要体现,能够形成良好的地域精神与道德风尚。比如:遵守秩序、讲究公德、待人热情友好、乐于助人、诚信友善等。任何一个民族、地域的文化必须是开放地与世界交流,不断汲取营养而发展状大,同时,又应发扬地域文化中的精髓,使地域特征更为明显。
  3建筑设计地域文化表达的影响因素
  建筑地域性设计主要有三方面的影响因素。
  第一,建筑必须付诸于环境才有意义和生命力,对于影响建筑设计的最基本要素自然环境条件,它是建筑设计的辅助和约束,作为一种设计灵感来源和限定条件,对于建筑设计起着决定性作用。
  第二,地方历史文化是影响建筑造型与风格的重要方面,新建建筑需满足各种传统建筑的风格需求,在设计上与传统建筑达到一定的协调,与地方文化和谐。同时地方文化在建筑外形与内部装饰上要有所体现,反映地域文化的特点。因此,可以说地方文化是建筑设计的因子,而建筑表达的是地域文化的缩影。
  第三,适应地方的技术因素等地域元素。地方的技术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结构技术,体现着地方的建筑特点,地方材料对建筑风格的差异有着较强的影响。
  4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有机融合的途径与方式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文化是根,在建筑设计领域同样如此。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要有意识地从文化入手,寻求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为此,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如何把当地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风俗、生活方式、心理需求、思维模式等因子,通过主动的创作构思过程,对地理环境、经济基础、民族风情等方面培育文化特质的土壤进行综合分析,从根本上创建新的思路,并将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作为两个重要设计因子着手进行综合设计,再兼顾易维护性、和当地环境的亲水性、适应性并注意与当地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等,最后在形象化、现实化的成果中得以表现,创造出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反映地域特色的建筑,应是当代建筑师共同追求的目标。应从如下方面做起:
  第一,在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和当地材料等硬件性物质文化对建设设计的影响与要求。为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尊重当地的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充分考虑与环境相融合,使建筑成为环境的一分子,找寻天人合一的惬意。同时,还要灵活地运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使得所设计出来的建筑风格一方面能本质节俭节约的原则,就地取材,另一方面也能够充分体现出地方特色来,使得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得以充分释放与发扬。
  第二,在建筑设计时将当地的人文、风俗、生活习惯、地域特色等软文化要求,与建筑设计进行有机融合。比如,川西地区传统的养身休闲文化,使人们乐于找寻并享用幽雅的生态环境,成都人潜意识中大多具有盆地意识,小富即安,安逸自在,喜欢循规蹈矩的生活,上班、下班、菜市场、茶馆、回家,几点一线,周末假日闲暇时到附近休闲放松,有滋有味,其乐融融,也是明显的地域文化特点。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就要体现出文化背景设计构思感受体验这一过程,使人们在建筑中亦能享受到当地生活风情的文化习俗。
  第三,在吸收与借鉴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将西方文化元素融入到地域文化中,并体现在建筑设计中,最终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对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要保持建筑文化的民族性,继承发扬优秀的地域文化传统,就存在一个正确对待西方文化的问题,西方文化是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无法回避的文化环境,它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模式、思维模式。为此,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并不代表我们要排斥外来的优秀文化。相反,在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师要有意识地汲取西方先进文化的精神、利用它的科技性,使地域文化上一个台阶,发出新枝新芽,即在发扬自己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利用地域文化优势、吸收外域文化精华,滋养自己,使地域建筑文化在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的同时,又不失去自己的精华。为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创作的创意过程中,可遵循这样的流程:在现有文化的整体感觉中寻找灵感;在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积淀中寻找胚芽;在建筑文化的民族性及地域性中寻找芽蘖;利用当代科技手段及科技观念拓展建筑设计空间的前瞻性。
  5结语
  对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研究表明,在地域文化、功能、形式与技术的总体协调下,通过物质条件的塑造与精神品质的追求,以创造人性化的建筑空间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将时间和空间有机地结合起来,塑造出一个既符合时代潮流又具有生态文明的高品质生活环境,体现出建筑设计的情感追求,使建筑空间更富有内涵,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陈药泉,李景源等.新世纪文化走向—论市场经济与文化、伦理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3]吴良精.关于建筑学未来的几点思考(下).建筑学报,1997(3)
  [4]刘晓黎.历史性地段建筑形态的保存与更新.建筑师,(57)
其他文献
1摘 要:电气系统节能设计是建筑节能的一种方式,讨论了对电气节能设计的几点认识,包括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选用节能变压器以及进行照明节能设计等措施。  关键词:电气节能设计;照明节能  Abstract: energy-saving design in the electrical system is a way of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discusses
摘要:室内装修设计的宗旨是在现有主体结构的基础上,不改变主体结构的前提下,进行空间设计,创造良好的室内空间环境,合理配置陈设与家具,确保室内通风、采光与照明的要求,色调搭配要合理,给人以美的总体效果。  关键词:室内装修;设计;原则  Abstract: Interior decoration design efficiency is based on the existing main body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也使得各种高层建筑在城市发展中拔地而起,成为城市建筑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当前的住宅建筑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有房住为主的建设模式,而是一种以居住的舒畅、适宜和温馨为主的新型结构。然而在这种建筑结构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为暖通工程带来了新的施工难题。本文主要根据目前高层住宅水暖施工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预防和处理对策
【摘要】生态建筑观念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中期,但是截至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系统、全面的定论,也就是没有一个科学、统一、系统的定义与概念。在当前社会发展中,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习惯性的将可持续发展观念与建筑设计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全面的建筑设计定义。这种定义也被人们普遍的人为是生态建筑观。本文就生态建筑观进行分析与总结,并阐述了其在现阶段建筑工程设计工作中的应用,以供相关工作人
摘要:介绍了远动技术在铁路电力贯通线路中的作用,电力贯通线远动技术的主要功能,分析了其系统构成,针对贯通线频发性故障,从电力远动技术实际应用的角度,对贯通线的短路故障,小电流接地故障的定位、隔离及实现方式进行了探讨。   Abstract:Introduced the role of telecontrol technology in the railway power transmission
【摘要】大树移植是提高城市绿地质量、景观效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本文浅要分析了大树移植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作用和不利后果,阐述了大树移植的可行性。  【关键词】城市绿化;大树移植;利弊  [ Abstract ] big tree transplanting is to improve the city green space landscape quality, efficiency,
【摘要】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这也带动了我国建筑事业的蓬勃发展。面对现代化飞速发展的建筑事业,其在工作中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和不完善之处,其主要表现在在工作中对于工程造价的认识较低,无法满足现代化施工要求。近年来,人们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对于造价管理的认识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多的在工作中提出了管理和控制观念,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了相关的理论见解和技术支持。本文就当前建筑工程造
摘 要 伴随建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化建筑的出现,建筑电气已发展成为以近代物理学、电磁学、电子学、光学、声学等理论为基础的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内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工程学科,成为现代电气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建筑电气; 概念; 定义 ;特征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摘要:结合新一轮咸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过程,总结了新时期咸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面临的问题,初步提出了名城保护的空间层次及保护体系并阐述了名城保护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咸阳市  Abstract: Based on a new round of the Xianya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protection planning co
摘要:通过对辽阳市城市交通发展现状的整理分析,提出道路交通网络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其它城市的先进经验,提出了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交通;道路安全;分析;对策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status quo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transport Liaoyang City, the problems of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