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教师的权威,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要求整齐划一,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到学习乏味、压抑和兴趣索然,更谈不上发挥思维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为了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和朝气,必须实行开放式教学。
开放式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有力冲击
在科技信息迅猛发展和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的课堂教学却还因循守旧、固步自封。陈旧的教学观念、沉闷的课堂气氛,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分数而学以及繁重的作业负担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这些教育教学弊端严重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开放式教学则克服了这些教育教学弊端,还学生一个活泼、生动、自由、全新的课堂,具有很强的优越性。
1.从传统教学的局限性看: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它既有广为人知的优越性,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局限性主要是:一是各类学生齐步走,二是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而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和创造了许多让学生活动与锻炼的机会,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广泛地参与,并根据自己的实际,去寻求知识、汲取知识、运用知识,各显神通来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自由组合进行分散学习活动,教师则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启发或小组辅导,以便更好地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增长知识和提高能力,避免了以往的一刀切和大统一的教学要求。
2.从课堂教学类型看:课堂教学类型一般可分为三种,即单向型、双向型、多向型。一堂课四十分钟,教师一讲到底是全封闭、填鸭式的“单向型”课堂教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向学生提问,也对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了解,但学生仍然摆脱不了被动的学习状态,这就是当今最常见的“双向型”课堂教学。而“多向型”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类型,它强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主动获取知识和发现规律,注重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讨论,形成多向的信息交流,以便有利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开发,从而不断深化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使教学效果显著。笔者曾经做过比较实验: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两个平行班进行教学,一个班级采用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另一个班级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授完课后同时进行教学目标的测试、分析和比较,其结果是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的班级,目标达成度明显高于采用较传统教学方法的班级。
3.从教学现状看:当前的教学现状仍偏重于三个中心,即“课堂中心”、“教师中心”、“课本中心”。教师崇尚课本,学生死记硬背,课堂强调纪律,课外强迫做作业,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累。而开放式教学不要求学生整堂课规规矩矩、一声不响,它强调的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兴趣为教学中心,学生在教师精心组织、引导、设计和建议中学习。教师对学生充满信任,想方设法让学生体会到自己能够学得好。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是学生已经知晓的学习问题,教师就不教;如果学生的学习问题是有点模糊的,教师则稍加引导和帮助;如果是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学习问题,教师才加以点拨和指导。这样就能有效、合理地安排和使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并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开放式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封闭和沉闷的课堂气氛,是对传统教学的有力冲击,为古老的班级授课制注入了新的活力,达到了“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主动”的教学目标。
开放式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开放式教学的指导思想强调教育目的并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学会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和个性潜能的发展,这符合我国目前正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现在的学生接收的信息量大,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凡事都有自己的见解。然而他们多数又是独生子女,与外界交往较少,心理品质存在许多缺陷。开放式教学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这是因为开放式教学的课堂民主气氛浓厚,教师为学生创造了许多学习、操作、锻炼的机会,学生自主权大,有相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能够让学生感到轻松自在,心理上的胆小、怯懦、孤独、不合群的障碍会逐渐淡化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具有了敢问、敢说、敢议、敢评和敢表现等心理品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许会呈现“喊喊叫叫、你争我抢、热热闹闹”的现象,在教师们看来似乎是“天下大乱”,然而这正是学生智力矿藏得到充分挖掘之时,同时也是人际交往的素质得到充分锻炼之际。学生的各种素质就是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日积月累健康发展起来的,就像小蜜蜂从众多的花中采集,不断酿出属于自己的知识之蜜、能力之蜜、素质之蜜一样。
开放式教学充分体现了“主体性原则”
开放式教学的特点是一切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自主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下是我校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八个具体的教学方法,充分说明了开放式教学体现了“主体性原则”。
1.角色变换法——在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或引路人,是学生学习上的参谋或听众。学生也不再只是“收音机”,而是知识的探索者,科学规律的发现者,甚至有时还当小老师、小演员、小裁判、小辩论家……教师和学生各种角色的变换,改变了以往“教师教、学生学”的思维定势,使教师教得活和学生学得活、学得轻松、学得广泛。
2.游戏教学法——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处于高兴状态时,血液最畅通,思维最敏捷。游戏教学法就是以此为依据:教师把某些教学环节设计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游戏中学习新知、领会新知、训练技能、形成能力。此教学法多用于新课教学的“巩固练习”环节或单元和期末的复习课。
3.伙伴学习法——在开放式教学的课堂里,学生或者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交流讨论,或者互帮互学、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这种用情感维系起来的伙伴群体更易于迸发思维的火花,发挥集体的智慧,从中还可以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让学生增强集体的观念和学会如何营造良好的合作关系。
4.分层教学法——此法是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和依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而定的。为了使每一位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层次组别进行分层次教学,以便他们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和作业、或者讨论不同的思考题,教师则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分别进行指导或教学,力求使每一位学生在同一堂课中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5.交流体会法——此法常与伙伴学习法相结合进行,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抽出专门的时间举办“小沙龙”,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解题方法。由于形式自由,气氛活跃,心情轻松,没有压力,多数学生都能争先恐后“吐露真言”,达到了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彼此借鉴的学习效果。
6.竞争学习法——在教学中,教师经常用“这个问题谁能解决”、“这个意思谁能说得更好”、“这道题还有什么更新更好的方法来解答”等富有激励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和创新意识。教师还可以用竞赛、评比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训练活动。竞争学习法很适合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强和争强好胜的特点,其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7.引入社会教育资源法——教师充分发挥家长和社区的优势,把有专长的家长、专业人士或社会名流请进课堂,承担某部分的教学任务,传授某方面的知识。这一方面可以解答学生提出的某些方面的问题,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和信任感,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开拓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还可以弥补教师在某些方面的知识不足。
8.改变教学场所法——教学场所不应该局限在教室里,而应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校实际把课堂或搬到操场上、公园里、草地上,或带领学生进工厂、下农村,走进大自然中去学习,到生活中去实地考察。在新的教学场所里,在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环境中,教师易教,学生易学。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以上“八法”可根据实际需要或者单独运用,或者交替运用,或者综合运用。
我校实施“开放式教学”虽然是刚刚起步,但已经尝到了不少甜头,因为它使我校的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教师教有所得,学生学有所长,教与学的双边关系更融洽更紧密了,教学效率也更高了。■
开放式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有力冲击
在科技信息迅猛发展和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的课堂教学却还因循守旧、固步自封。陈旧的教学观念、沉闷的课堂气氛,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分数而学以及繁重的作业负担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这些教育教学弊端严重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开放式教学则克服了这些教育教学弊端,还学生一个活泼、生动、自由、全新的课堂,具有很强的优越性。
1.从传统教学的局限性看: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它既有广为人知的优越性,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局限性主要是:一是各类学生齐步走,二是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而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和创造了许多让学生活动与锻炼的机会,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广泛地参与,并根据自己的实际,去寻求知识、汲取知识、运用知识,各显神通来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自由组合进行分散学习活动,教师则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启发或小组辅导,以便更好地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增长知识和提高能力,避免了以往的一刀切和大统一的教学要求。
2.从课堂教学类型看:课堂教学类型一般可分为三种,即单向型、双向型、多向型。一堂课四十分钟,教师一讲到底是全封闭、填鸭式的“单向型”课堂教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向学生提问,也对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了解,但学生仍然摆脱不了被动的学习状态,这就是当今最常见的“双向型”课堂教学。而“多向型”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类型,它强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主动获取知识和发现规律,注重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讨论,形成多向的信息交流,以便有利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开发,从而不断深化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使教学效果显著。笔者曾经做过比较实验: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两个平行班进行教学,一个班级采用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另一个班级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授完课后同时进行教学目标的测试、分析和比较,其结果是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的班级,目标达成度明显高于采用较传统教学方法的班级。
3.从教学现状看:当前的教学现状仍偏重于三个中心,即“课堂中心”、“教师中心”、“课本中心”。教师崇尚课本,学生死记硬背,课堂强调纪律,课外强迫做作业,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累。而开放式教学不要求学生整堂课规规矩矩、一声不响,它强调的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兴趣为教学中心,学生在教师精心组织、引导、设计和建议中学习。教师对学生充满信任,想方设法让学生体会到自己能够学得好。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是学生已经知晓的学习问题,教师就不教;如果学生的学习问题是有点模糊的,教师则稍加引导和帮助;如果是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学习问题,教师才加以点拨和指导。这样就能有效、合理地安排和使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并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开放式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封闭和沉闷的课堂气氛,是对传统教学的有力冲击,为古老的班级授课制注入了新的活力,达到了“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主动”的教学目标。
开放式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开放式教学的指导思想强调教育目的并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学会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和个性潜能的发展,这符合我国目前正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现在的学生接收的信息量大,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凡事都有自己的见解。然而他们多数又是独生子女,与外界交往较少,心理品质存在许多缺陷。开放式教学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这是因为开放式教学的课堂民主气氛浓厚,教师为学生创造了许多学习、操作、锻炼的机会,学生自主权大,有相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能够让学生感到轻松自在,心理上的胆小、怯懦、孤独、不合群的障碍会逐渐淡化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具有了敢问、敢说、敢议、敢评和敢表现等心理品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许会呈现“喊喊叫叫、你争我抢、热热闹闹”的现象,在教师们看来似乎是“天下大乱”,然而这正是学生智力矿藏得到充分挖掘之时,同时也是人际交往的素质得到充分锻炼之际。学生的各种素质就是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日积月累健康发展起来的,就像小蜜蜂从众多的花中采集,不断酿出属于自己的知识之蜜、能力之蜜、素质之蜜一样。
开放式教学充分体现了“主体性原则”
开放式教学的特点是一切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自主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下是我校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八个具体的教学方法,充分说明了开放式教学体现了“主体性原则”。
1.角色变换法——在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或引路人,是学生学习上的参谋或听众。学生也不再只是“收音机”,而是知识的探索者,科学规律的发现者,甚至有时还当小老师、小演员、小裁判、小辩论家……教师和学生各种角色的变换,改变了以往“教师教、学生学”的思维定势,使教师教得活和学生学得活、学得轻松、学得广泛。
2.游戏教学法——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处于高兴状态时,血液最畅通,思维最敏捷。游戏教学法就是以此为依据:教师把某些教学环节设计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游戏中学习新知、领会新知、训练技能、形成能力。此教学法多用于新课教学的“巩固练习”环节或单元和期末的复习课。
3.伙伴学习法——在开放式教学的课堂里,学生或者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交流讨论,或者互帮互学、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这种用情感维系起来的伙伴群体更易于迸发思维的火花,发挥集体的智慧,从中还可以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让学生增强集体的观念和学会如何营造良好的合作关系。
4.分层教学法——此法是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和依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而定的。为了使每一位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层次组别进行分层次教学,以便他们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和作业、或者讨论不同的思考题,教师则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分别进行指导或教学,力求使每一位学生在同一堂课中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5.交流体会法——此法常与伙伴学习法相结合进行,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抽出专门的时间举办“小沙龙”,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解题方法。由于形式自由,气氛活跃,心情轻松,没有压力,多数学生都能争先恐后“吐露真言”,达到了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彼此借鉴的学习效果。
6.竞争学习法——在教学中,教师经常用“这个问题谁能解决”、“这个意思谁能说得更好”、“这道题还有什么更新更好的方法来解答”等富有激励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和创新意识。教师还可以用竞赛、评比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训练活动。竞争学习法很适合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强和争强好胜的特点,其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7.引入社会教育资源法——教师充分发挥家长和社区的优势,把有专长的家长、专业人士或社会名流请进课堂,承担某部分的教学任务,传授某方面的知识。这一方面可以解答学生提出的某些方面的问题,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和信任感,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开拓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还可以弥补教师在某些方面的知识不足。
8.改变教学场所法——教学场所不应该局限在教室里,而应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校实际把课堂或搬到操场上、公园里、草地上,或带领学生进工厂、下农村,走进大自然中去学习,到生活中去实地考察。在新的教学场所里,在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环境中,教师易教,学生易学。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以上“八法”可根据实际需要或者单独运用,或者交替运用,或者综合运用。
我校实施“开放式教学”虽然是刚刚起步,但已经尝到了不少甜头,因为它使我校的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教师教有所得,学生学有所长,教与学的双边关系更融洽更紧密了,教学效率也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