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供电方案的优化、细化工作不仅要规避一户一表改造中涉及的一些政策性问题,又要满足供电企业相关技术要求。而且,供电方案的编制、优化受客户选择权、参与性和主导控制的越来越大,供电企业如何以最优化的供电方案解决客户供电问题、满足客户用电需求,已成为营销业扩工作的关键。
关键词:住宅小区,供电方案,建议
攀枝花市属山地城市,地理气候属海洋型气候,季节变化所造成的温差尤為明显。因此对于居民用电量夏季与冬季相差较大。根据攀枝花市相关文件要求,新建住宅小区的用电管理必须纳入社会化管理,按具备 “一户一表”的供电条件进行客户供电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
因此,供电企业答复给新建住宅小区建设单位的供电方案就应更加细化和优化,以满足从设计阶段就按照供电企业实行一户一表供电的技术要求一次性建成一户一表的供电设施,具备今后将供电设施移交供电企业管理的条件。
一、新建小区的建设规模和相关情况
田房箐农民安置房项目作为综合开发的新建小区(含商业及办公大楼),位于仁和区前进镇田房箐。新建楼房21栋,总建筑面积184100㎡,总计住宅为1432套。其中1#、2#为统建房(1#楼11+1层,2#楼16+1层),432户,总建筑面积49100㎡,平均每户面积约为114㎡,底层为商铺,面积3800㎡,共8部电梯;3#-21#为农民自建房,共19栋,均为11-16层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为135000㎡,其中住宅面积为108230㎡(共 1000户,平均每户面积约为108㎡),商业面积20770㎡,地下室面积6000㎡。
二、田房箐农民安置房项目的初步供电方案拟定情况
根据用电负荷水平、住宅建设结构和负荷性质的情况,按每户10kW设计,商业及办公50VA/㎡,地下室20VA/㎡设计,考虑居民生活用电同时系数为0.36。本项目统建房用电容量总计为9820kVA,备用容量为2060kVA(备用容量由业主统计)。
供电电源根据用电容量和公用线路走廊情况,从南山变电站10kV两段母线各新建一回线路至本项目两条线路共同承担本项目所有负荷,对于消防等重要负荷两条线路相互作为备用。备用采用低压侧并列运行方式。各台箱变通过高压侧“T”接串联。
根据Q/GDW 370-2009《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要求:10kV配电网箱式变电站单台变压器容量一般不超过630kVA。所带配变总数为:13*630kVA+2*500kVA+2*400kVA。拟新上3台630kVA变压器和2台500kVA作为主供(2*500kVA供1#楼居民生活用电,2*630kVA供2#楼居民生活用电,1*630kVA供底层商铺及电梯、消防等重要负荷)、1台400kVA作为高层电梯、消防等重要负荷的备用;农民自建房供电拟新上11台630kVA变压器作为主供(7*630kVA供居民生活用电,4*630kVA供商铺、办公、地下室及消防、风机等重要负荷),2*630kVA+1*400kVA(备用容量由业主统计)作为农民自建房部分消防等重要负荷的备用。
三、优化的供电方案拟定
1、根据用电容量和负荷性质应采取分层接入的原则,为提高供电的可靠性,有效分配线路的负载率(正常运行时达到75%),对这种负荷密度大,供电可靠性高的成片开发的居住小区。为便于10kV线路进出线、降低供电投资,优化供电网络结构,根据该小区实际的供电容量和变压器台数,现供电方案优化为在小区的负荷中心或小区临近的城市道路路口建设一座小型开闭所(馈线选6-12回,以提高其性价比),小区内的箱式变压器或配电室(高层建筑)由小区内小型开闭所供电,即可提高10kV线路负载率,又可提高对客户供电的可靠性。
原拟定的供电方案是箱变通过10kV线路高压侧“T”接串联,虽实现了供电的目的,但10kV线路负载率不均(10kV主供电源供电容量高达9820kVA,备用电源容量仅有2060kVA),设备利用率未达到比较经济的水平。
原拟定的供电方案,根据配电变压器配置、布点、低压线路按照最终容量一次建成的原则,从尽量减少供电范围,坚持“小容量、多布点“的原则出发,充分考虑负荷增大时能够通过更换加大容量的变压器来满足,避免新设变压器带来的种种麻烦和难度,并配合低压电缆选择时,结合低压电缆的使用寿命,尽量做到低压电缆在其使用寿命期限内,能够满足负荷的自然增长的需要,确保低压电缆投资效益最大化,即避免重复改造的投资浪费,又避免了变压台区改造,新增台区布点时开破道路及绿化带难度大、台区考核界限模糊等问题。但由于采用10kV线路直接“T”接供电,一旦负荷增大,使原点变压器最大容量也不能够满足用电时,需新增变压器布点,不仅涉及到低压线改造,还会遇到高压电缆无通道的尴尬局面。
2、原拟定供电方案中,该小区箱变配置为:13*630kVA+2*500kVA+2*400kVA,共17台。根据Q/GDW 370-2009《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要求:10kV配电网箱式变电站单台变压器容量一般不超过630kVA。该条文对单台变压器的最终容量加以限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①、单台变压器容量较大,难免会导致供电区域增大,致使供电半径增大,影响线损率和电压质量。②、单台变压器容量较大,一般供电区域较大,配出回路将会较多,一旦10kV进线或变压器发生故障,影响范围较大,可靠性较差;另一方面,低压任何一个回路的出线发生故障,都可能波及到变压器停电,回路数越多,出线故障的概率越大,可靠性较差。综合以上几个因素,原供电方案对箱变容量配置应是不择不扣的执行了该条文的精神。但仔细分析该住宅小区的实际住宅建设结构,发现该小区的高层建筑、商业与居民混合的高层建筑较多。原拟定的供电方案中,变压器容量及布点按高层建筑的居民用电负荷和公用负荷、商业用电负荷分别进行了配置,并明确了4*630kVA供商铺、办公、地下室及消防、风机等重要负荷,2*630kVA+1*400kVA作为备用;2*630kVA供2#楼居民生活用电。对上述商业、办公、地下室等用电负荷、高层建筑的2*630kVA用电负荷的变压器容量选择却有待商榷。
优化的供电方案:对商业、办公负荷供电的箱式变压器配置改为干式变压器2*1600kVA(采用配电室的方式,或直接安装在开闭所);对相对集中的高层建筑群,由于住宅小区新建了开闭所,负荷转移灵活,优化为向高层建筑供电的变压器容量设置为1250 kVA(建设地下变电室,采用干式变压器和无油开关配合)。即避免了箱式变压器占地面积大,且影响小区景观的问题,同时可以节省投资。
该优化方案的优点是:
1、由于商业用电负荷、公用用电负荷(电梯、公用照明、消防用电等)、重要用电负荷的供电变压器可直接安装在开闭所,实现了分区、分层供电。供电企业可直接对商业、公用用电的管理部门装表接电,即按专变的模式管理。实现一户一表负荷与其它负荷的直接分离,分开供电、分开管理,以减少今后的抄收纠纷。
2、在保证系统安全的情况下,可实现为商业、公用负荷供电变压器并列运行技术条件。
3、由于高层建筑负荷集中,供电半径小,可采用分支式电缆的供电方式,配出回路相对固定,从技术和经济比较看,将变压器容量控制在1250 kVA是可行的(主要考虑用电负荷的大小)。
该优化方案的主要缺点是:如要将商业用电的变压器直接无偿移交给供电企业作为公用变管理时,由于地下配电室的房屋产权归属的问题难以规避,将存在法律上的一些问题,需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来解决房屋产权问题。
4、原拟定方案所使用箱变为欧式,组成设备复杂,投资量大,运行维护困难,占地面积大,且影响小区景观效果。如采用體积相对较小的美式箱变,又存在噪声大、检修相对困难等缺点,而不宜在居民小区中推广应用。因此建议优化为配变选用简易箱变,高压进线柜选择带接地刀闸的负荷开关,高压出线同PT柜合用带接地刀闸的负荷开关;低压进线柜加装台区计量,出线柜通过电缆馈线至低压分支箱;最后再加一面低压补偿柜(如图2所示)。其优点是运行维护量小,便于移交以后,供电企业的管理。
5、原拟定的供电方案中,各箱变的运行方式为单列运行,当一台箱变出现故障后,负荷转移困难,运行方式简单、不灵活,因此可靠性差。而且居民用电量夏季与冬季相差较大,使箱变的利用率不高,无形中增加线损、变损等。在增加开闭所的技术条件下,将小区内各台箱变并列运行,这样既可提高供电可靠性,也可有效降低损耗。
6、原拟定的供电方案中,将非居民用电纳入“专变”管理,即供电企业直接对商业的管理部门装表接电(由物业管理公司代管)。由于物业管理公司的流动性也较大,必将给我局的电费回收带来风险,增加困难。因此建议该小区的非居民用电、商业也实施“一户一表”和集中抄系统,既对将变压器纳入公用变管理,计量电表同样使用费控智能电表,既可降低电费回收风险,还可以从另一侧面规范低压网络的布局设施工,从而提高配网的安全性(在取得相关政策后)。
7、由于开闭所的应用,变压器高压并列运行也可以实现,技术上只需满足以下条件:
(1)变压器的接线组别相同;
(2)变压器的变比相同允许有±0.5的差值,要求变压器的额定电压相等。
以上两个条件保证了变压器空载时,绕组内不会有环流,环流的产生,会影响变压器容量的合理利用,如果环流几倍于额定电流,甚至会烧坏变压器。
(3)变压器的短路电压相等允许有±10的差值,从而保证负荷分配与容量成正比;
(4)并列变压器的容量比不宜超过3: 1,这样就限制了变压器的短路电压值相差不致过大。
四、变压器并列运行的目的及优点:
1、提高变压器运行的经济性,并达到节约电能,降低线损:当负荷增加到一台变压器容量不够用时,则可并列投入第二台变压器,而当负荷减少到不需要两台变压器同时供电时,可将一台变压器退出运行。变压器并联运行可根据用电负荷大小来进行投切,这样,可尽量减少变压器本身的损耗,达到经济运行的目的;由于现住宅小区均按“一户一表”实施(配变均要求建设方向供电方按“公变”标准验收合格后,办理资产移交,签订移交协议,供电方纳入“公变”管理),如采取并列运行,将会有效减少变损,从而达到节能降线损的目的。
2、提高供电可靠性:当并列运行的变压器中有一台损坏时,只要迅速将之从电网中切除,另一台或两台变压器仍可正常供电;检修某台变压器时,也不影响其它变压器正常运行从而减少了故障和检修时的停电范围和次数,提高供电可靠性。
五、变压器两台分开带几条线路运行时的缺点:
1、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当负荷增加到一台不够用,而并列运行又不可能时,两台变压器分别带几条线路运行,由于出线固定,其中一台因带线路少或负荷小,就会出现大马拉小车现象,增加损耗。
2、变压器过负荷:当线路用电负荷增大,而向它供电的一台变压器容量不够时,就会导致变压器过负荷,影响经济运行及供电可靠性。
六、变压器并列运行的理想状态
1、变压器空载进绕组内不会有环流产生;
2、并列运行后,两台变压器所带负载与各自额定容量成正比,即负载率相等。
七、配变联接组别均按D,yn11选择:
D,yn11具有如下特点:零序阻抗小,短路电流大,有利于切除单相接地故障;当发生三相不平衡负荷时,可充分利用变压器容量(可承担超过变压器低压绕组额定电流的25%);可降低变压器损耗;可抑制高次谐波,改善正弦波形,保证电子器件的正常运用;出线电缆要求使用四芯等径。
因此,对攀枝花市居民住宅小区供电方案的优化提出以下建议:
1、按居民住宅小区的规划建筑面积划分(如建设面积超过20000),要求建设单位除建设一座小型开闭所外,再根据用电负荷的需要按“小容量、多布点“的原则合理配置箱式变电站或配电室。小区内的箱式变压器或配电室(高层建筑)由小区内小型开闭所供电。
2、商业用电负荷、公用用电负荷(电梯、公用照明、消防用电等)、重要用电负荷的供电变压器(2-3台)可直接安装在开闭所,实现一户一表负荷与其它负荷的直接分离,分开供电、分开管理,以减少今后的抄收纠纷。
3、配变选用简易箱变,高压进线柜选择带接地刀闸的负荷开关,高压出线同PT柜合用带接地刀闸的负荷开关;低压进线柜加装台区计量,出线柜通过电缆馈线至低压分支箱;最后再加一面低压补偿柜;
4、对商业用电负荷、公用用电负荷(电梯、公用照明、消防用电等)、重要用电负荷供电变压器的运行方式采用并列运行,减少损耗。
5、相对集中的高层建筑,采用地下配电室,变压器配置容量可控制在1250 kVA及以下。
6、变压器联接组别均按D,yn11选择;
7、非居民用电也实施“一户一表”,既对其变压器纳入公用变管理,计量电表使用费控智能电表。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住宅小区,供电方案,建议
攀枝花市属山地城市,地理气候属海洋型气候,季节变化所造成的温差尤為明显。因此对于居民用电量夏季与冬季相差较大。根据攀枝花市相关文件要求,新建住宅小区的用电管理必须纳入社会化管理,按具备 “一户一表”的供电条件进行客户供电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
因此,供电企业答复给新建住宅小区建设单位的供电方案就应更加细化和优化,以满足从设计阶段就按照供电企业实行一户一表供电的技术要求一次性建成一户一表的供电设施,具备今后将供电设施移交供电企业管理的条件。
一、新建小区的建设规模和相关情况
田房箐农民安置房项目作为综合开发的新建小区(含商业及办公大楼),位于仁和区前进镇田房箐。新建楼房21栋,总建筑面积184100㎡,总计住宅为1432套。其中1#、2#为统建房(1#楼11+1层,2#楼16+1层),432户,总建筑面积49100㎡,平均每户面积约为114㎡,底层为商铺,面积3800㎡,共8部电梯;3#-21#为农民自建房,共19栋,均为11-16层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为135000㎡,其中住宅面积为108230㎡(共 1000户,平均每户面积约为108㎡),商业面积20770㎡,地下室面积6000㎡。
二、田房箐农民安置房项目的初步供电方案拟定情况
根据用电负荷水平、住宅建设结构和负荷性质的情况,按每户10kW设计,商业及办公50VA/㎡,地下室20VA/㎡设计,考虑居民生活用电同时系数为0.36。本项目统建房用电容量总计为9820kVA,备用容量为2060kVA(备用容量由业主统计)。
供电电源根据用电容量和公用线路走廊情况,从南山变电站10kV两段母线各新建一回线路至本项目两条线路共同承担本项目所有负荷,对于消防等重要负荷两条线路相互作为备用。备用采用低压侧并列运行方式。各台箱变通过高压侧“T”接串联。
根据Q/GDW 370-2009《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要求:10kV配电网箱式变电站单台变压器容量一般不超过630kVA。所带配变总数为:13*630kVA+2*500kVA+2*400kVA。拟新上3台630kVA变压器和2台500kVA作为主供(2*500kVA供1#楼居民生活用电,2*630kVA供2#楼居民生活用电,1*630kVA供底层商铺及电梯、消防等重要负荷)、1台400kVA作为高层电梯、消防等重要负荷的备用;农民自建房供电拟新上11台630kVA变压器作为主供(7*630kVA供居民生活用电,4*630kVA供商铺、办公、地下室及消防、风机等重要负荷),2*630kVA+1*400kVA(备用容量由业主统计)作为农民自建房部分消防等重要负荷的备用。
三、优化的供电方案拟定
1、根据用电容量和负荷性质应采取分层接入的原则,为提高供电的可靠性,有效分配线路的负载率(正常运行时达到75%),对这种负荷密度大,供电可靠性高的成片开发的居住小区。为便于10kV线路进出线、降低供电投资,优化供电网络结构,根据该小区实际的供电容量和变压器台数,现供电方案优化为在小区的负荷中心或小区临近的城市道路路口建设一座小型开闭所(馈线选6-12回,以提高其性价比),小区内的箱式变压器或配电室(高层建筑)由小区内小型开闭所供电,即可提高10kV线路负载率,又可提高对客户供电的可靠性。
原拟定的供电方案是箱变通过10kV线路高压侧“T”接串联,虽实现了供电的目的,但10kV线路负载率不均(10kV主供电源供电容量高达9820kVA,备用电源容量仅有2060kVA),设备利用率未达到比较经济的水平。
原拟定的供电方案,根据配电变压器配置、布点、低压线路按照最终容量一次建成的原则,从尽量减少供电范围,坚持“小容量、多布点“的原则出发,充分考虑负荷增大时能够通过更换加大容量的变压器来满足,避免新设变压器带来的种种麻烦和难度,并配合低压电缆选择时,结合低压电缆的使用寿命,尽量做到低压电缆在其使用寿命期限内,能够满足负荷的自然增长的需要,确保低压电缆投资效益最大化,即避免重复改造的投资浪费,又避免了变压台区改造,新增台区布点时开破道路及绿化带难度大、台区考核界限模糊等问题。但由于采用10kV线路直接“T”接供电,一旦负荷增大,使原点变压器最大容量也不能够满足用电时,需新增变压器布点,不仅涉及到低压线改造,还会遇到高压电缆无通道的尴尬局面。
2、原拟定供电方案中,该小区箱变配置为:13*630kVA+2*500kVA+2*400kVA,共17台。根据Q/GDW 370-2009《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要求:10kV配电网箱式变电站单台变压器容量一般不超过630kVA。该条文对单台变压器的最终容量加以限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①、单台变压器容量较大,难免会导致供电区域增大,致使供电半径增大,影响线损率和电压质量。②、单台变压器容量较大,一般供电区域较大,配出回路将会较多,一旦10kV进线或变压器发生故障,影响范围较大,可靠性较差;另一方面,低压任何一个回路的出线发生故障,都可能波及到变压器停电,回路数越多,出线故障的概率越大,可靠性较差。综合以上几个因素,原供电方案对箱变容量配置应是不择不扣的执行了该条文的精神。但仔细分析该住宅小区的实际住宅建设结构,发现该小区的高层建筑、商业与居民混合的高层建筑较多。原拟定的供电方案中,变压器容量及布点按高层建筑的居民用电负荷和公用负荷、商业用电负荷分别进行了配置,并明确了4*630kVA供商铺、办公、地下室及消防、风机等重要负荷,2*630kVA+1*400kVA作为备用;2*630kVA供2#楼居民生活用电。对上述商业、办公、地下室等用电负荷、高层建筑的2*630kVA用电负荷的变压器容量选择却有待商榷。
优化的供电方案:对商业、办公负荷供电的箱式变压器配置改为干式变压器2*1600kVA(采用配电室的方式,或直接安装在开闭所);对相对集中的高层建筑群,由于住宅小区新建了开闭所,负荷转移灵活,优化为向高层建筑供电的变压器容量设置为1250 kVA(建设地下变电室,采用干式变压器和无油开关配合)。即避免了箱式变压器占地面积大,且影响小区景观的问题,同时可以节省投资。
该优化方案的优点是:
1、由于商业用电负荷、公用用电负荷(电梯、公用照明、消防用电等)、重要用电负荷的供电变压器可直接安装在开闭所,实现了分区、分层供电。供电企业可直接对商业、公用用电的管理部门装表接电,即按专变的模式管理。实现一户一表负荷与其它负荷的直接分离,分开供电、分开管理,以减少今后的抄收纠纷。
2、在保证系统安全的情况下,可实现为商业、公用负荷供电变压器并列运行技术条件。
3、由于高层建筑负荷集中,供电半径小,可采用分支式电缆的供电方式,配出回路相对固定,从技术和经济比较看,将变压器容量控制在1250 kVA是可行的(主要考虑用电负荷的大小)。
该优化方案的主要缺点是:如要将商业用电的变压器直接无偿移交给供电企业作为公用变管理时,由于地下配电室的房屋产权归属的问题难以规避,将存在法律上的一些问题,需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来解决房屋产权问题。
4、原拟定方案所使用箱变为欧式,组成设备复杂,投资量大,运行维护困难,占地面积大,且影响小区景观效果。如采用體积相对较小的美式箱变,又存在噪声大、检修相对困难等缺点,而不宜在居民小区中推广应用。因此建议优化为配变选用简易箱变,高压进线柜选择带接地刀闸的负荷开关,高压出线同PT柜合用带接地刀闸的负荷开关;低压进线柜加装台区计量,出线柜通过电缆馈线至低压分支箱;最后再加一面低压补偿柜(如图2所示)。其优点是运行维护量小,便于移交以后,供电企业的管理。
5、原拟定的供电方案中,各箱变的运行方式为单列运行,当一台箱变出现故障后,负荷转移困难,运行方式简单、不灵活,因此可靠性差。而且居民用电量夏季与冬季相差较大,使箱变的利用率不高,无形中增加线损、变损等。在增加开闭所的技术条件下,将小区内各台箱变并列运行,这样既可提高供电可靠性,也可有效降低损耗。
6、原拟定的供电方案中,将非居民用电纳入“专变”管理,即供电企业直接对商业的管理部门装表接电(由物业管理公司代管)。由于物业管理公司的流动性也较大,必将给我局的电费回收带来风险,增加困难。因此建议该小区的非居民用电、商业也实施“一户一表”和集中抄系统,既对将变压器纳入公用变管理,计量电表同样使用费控智能电表,既可降低电费回收风险,还可以从另一侧面规范低压网络的布局设施工,从而提高配网的安全性(在取得相关政策后)。
7、由于开闭所的应用,变压器高压并列运行也可以实现,技术上只需满足以下条件:
(1)变压器的接线组别相同;
(2)变压器的变比相同允许有±0.5的差值,要求变压器的额定电压相等。
以上两个条件保证了变压器空载时,绕组内不会有环流,环流的产生,会影响变压器容量的合理利用,如果环流几倍于额定电流,甚至会烧坏变压器。
(3)变压器的短路电压相等允许有±10的差值,从而保证负荷分配与容量成正比;
(4)并列变压器的容量比不宜超过3: 1,这样就限制了变压器的短路电压值相差不致过大。
四、变压器并列运行的目的及优点:
1、提高变压器运行的经济性,并达到节约电能,降低线损:当负荷增加到一台变压器容量不够用时,则可并列投入第二台变压器,而当负荷减少到不需要两台变压器同时供电时,可将一台变压器退出运行。变压器并联运行可根据用电负荷大小来进行投切,这样,可尽量减少变压器本身的损耗,达到经济运行的目的;由于现住宅小区均按“一户一表”实施(配变均要求建设方向供电方按“公变”标准验收合格后,办理资产移交,签订移交协议,供电方纳入“公变”管理),如采取并列运行,将会有效减少变损,从而达到节能降线损的目的。
2、提高供电可靠性:当并列运行的变压器中有一台损坏时,只要迅速将之从电网中切除,另一台或两台变压器仍可正常供电;检修某台变压器时,也不影响其它变压器正常运行从而减少了故障和检修时的停电范围和次数,提高供电可靠性。
五、变压器两台分开带几条线路运行时的缺点:
1、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当负荷增加到一台不够用,而并列运行又不可能时,两台变压器分别带几条线路运行,由于出线固定,其中一台因带线路少或负荷小,就会出现大马拉小车现象,增加损耗。
2、变压器过负荷:当线路用电负荷增大,而向它供电的一台变压器容量不够时,就会导致变压器过负荷,影响经济运行及供电可靠性。
六、变压器并列运行的理想状态
1、变压器空载进绕组内不会有环流产生;
2、并列运行后,两台变压器所带负载与各自额定容量成正比,即负载率相等。
七、配变联接组别均按D,yn11选择:
D,yn11具有如下特点:零序阻抗小,短路电流大,有利于切除单相接地故障;当发生三相不平衡负荷时,可充分利用变压器容量(可承担超过变压器低压绕组额定电流的25%);可降低变压器损耗;可抑制高次谐波,改善正弦波形,保证电子器件的正常运用;出线电缆要求使用四芯等径。
因此,对攀枝花市居民住宅小区供电方案的优化提出以下建议:
1、按居民住宅小区的规划建筑面积划分(如建设面积超过20000),要求建设单位除建设一座小型开闭所外,再根据用电负荷的需要按“小容量、多布点“的原则合理配置箱式变电站或配电室。小区内的箱式变压器或配电室(高层建筑)由小区内小型开闭所供电。
2、商业用电负荷、公用用电负荷(电梯、公用照明、消防用电等)、重要用电负荷的供电变压器(2-3台)可直接安装在开闭所,实现一户一表负荷与其它负荷的直接分离,分开供电、分开管理,以减少今后的抄收纠纷。
3、配变选用简易箱变,高压进线柜选择带接地刀闸的负荷开关,高压出线同PT柜合用带接地刀闸的负荷开关;低压进线柜加装台区计量,出线柜通过电缆馈线至低压分支箱;最后再加一面低压补偿柜;
4、对商业用电负荷、公用用电负荷(电梯、公用照明、消防用电等)、重要用电负荷供电变压器的运行方式采用并列运行,减少损耗。
5、相对集中的高层建筑,采用地下配电室,变压器配置容量可控制在1250 kVA及以下。
6、变压器联接组别均按D,yn11选择;
7、非居民用电也实施“一户一表”,既对其变压器纳入公用变管理,计量电表使用费控智能电表。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