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到底缺什么?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_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乔布斯去世,引发全社会热议: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乔布斯”?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最终回到——我们的教育,到底缺什么?
  课程改革已进行了10多年,我们的课堂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从目标维度的定位,到师生角色的转变;从教学理念的确立,到教育智慧的实践……教师正逐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课堂生态还不容乐观,我们对“育人”的理解仍十分窄化。
  前不久,笔者到一所幼儿园调研,观看一堂美术课,内容是《粘贴》。导入环节老师设计的话题是“树”,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树的形状、结构、作用等进行开放式谈话,然后投放材料,自主完成“小树”的粘贴,看得出孩子们都很快乐。在展示环节,有位小朋友的作品出人意料,她在“空中”和“地面”贴了好几片树叶,慌忙中老师只好悄然“回避”。课后我问小朋友为什么做成这样,她说:“秋天来了,树叶从空中飘下来,落在地上”。瞧,孩子们的观察多仔细!
  无独有偶,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名人故事》都是名篇,《高尔基》一文中有个场景,一群记者要求采访高尔基,他用“没时间”拒绝,转身却接受了一位小男孩的采访,有小朋友向老师发问:“高尔基骗人不对,记者叔叔多可怜……”这同样超出老师的预设,遗憾的是我们的老师没有创造预设之外的精彩,不知道童趣、童真、童心要倍加呵护!
  人们常说“校长是学校之魂”,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好校长就等于一所好学校,所以校长的办学理念就显得十分关键。作为校长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究竟是为了办好学校而教好学生,还是为教好学生而办好学校?”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字游戏。有媒体推介,某地所属30几所学校“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这固然让人惊喜,但有个疑问,特色和品牌是否是师生自主创建,自然生成?据考证,这30多所学校中就有一所学校,为了形成体育特色,给每个学生发一个篮球,1000多名学生都打篮球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特色”吗?还有几所学校,请文化公司设计学校文化,这种“包办婚姻”能让师生找到真正的幸福吗?
  现在学校都比较重视教育科研,动不动就有“模式”生成,这不是教育的本真。我们承认,就教育而言肯定存在“模式”,不然怎么会有“教学有法”一说,但“模式”应该多元化,也就是“法无定法”,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无模式,就好比武士习武,从套路入格,真正对决却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出神入化。
  传承与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是教育的一项重要责任。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让我们的课堂效率大大提升,但我们的很多文化瑰宝也随之逐步消失。以书法为例,现在的老师都不怎么写字了!有一次,区里组织“比教学”观摩活动,12节优质课,老师居然没板书一个汉字,有的老师说,字写得难看,怕“出丑”,干脆用“课件”代替省事。
  教育离不开家庭与社会,因为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有人做了个统计,全世界犹太人只有2000万,而有170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占到获奖人数的22%,全球华人有多少?获得诺贝尔奖的只有8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犹太人有个习惯,孩子从幼儿园、学校回家,家长会问“今天你问了什么好问题?”,而我们的家长们会习惯性地问“今天你学到什么新知识?”
  教育,到底缺什么?其实是一个开放性的设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没有标准答案。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思考,在我们的骨髓里该不该培植“开放”的文化基因。我们要有耐心让孩子慢慢长大,我们要允许孩子失败,我们要经常回想自己顽劣的童年,不要将成人的智慧硬塞给孩子。返璞归真,遵循规律的教育才是好教育。
其他文献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方兴未艾,同时它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但无需讳言,当前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有的小组活动流于形式,看似“热热闹闹”,其实是一种摆设;有的教师为急于完成教学进度,合作还未深入,就草草收兵;有些讨论的问题缺乏挑战性,不具备合作性;有的小组分工不明确,学生显得手忙脚乱,降低了合作的效果等.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我在实践中进行了
摘要:针对高中生作文模仿套用形式,缺少主观情感的现实,笔者采取立足生活之源,抒字真实情感;挖掘文本资源,捕捉写作素材;插上飞翔翅膀,提供想象空间等措施,以提高学生作文的真实情感。  关键词:自由写作;情动辞发;想象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051  写作是个人精神需要,是主观意识形态创造性劳动的结果,是一种抒发内心真实感受的手段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对学习数学缺少兴趣,认为学习数学枯燥乏味,没有什么用处,导致数学成绩提高不明显.而重视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有用,主动学习数学,才是数学教学的重点所在.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做到“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一、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兴趣,激  发求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只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就会增加学
高中数学是数学学习阶段的重点和难点,教育改革必须要重视高中数学课堂的核心构建,必须要转变以往数学课堂的教学弊端,尽可能地朝着高效的课堂发展,通过课堂重构,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高中数学高效课堂重构的核心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在新课程改革中正面临着新的重组.以往的高中数学课堂核心是教师的课堂例题讲授,这种核心构造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课程改革要求.目前要求的高效数学课堂核心是指支撑学生学习、掌握
摘要:现代文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历年语文考试的难点之一。近年来,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丢分现象严重。而2017年全国考纲取消现代文阅读选考模块,选做题成必做题,这样增加了一定的阅读量,因此关注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提升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对策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兴趣;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
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多重性。探究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  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实现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思维品质;阅读教学;英语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054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长
课程应由“蜂窝煤”走向“井水”  蜂窝煤式的课程指只管自己管道的通畅,而“互不往来”;“井水”则不同,井自身越往下挖掘,水则从四面八方渗透进来。学校的课程应像“井水”,相互“渗透”,而不应像“蜂窝煤”,“互不相干”。  学习,原本是在自然混沌的状态下进行的,而并非严格按学科的知识逻辑来进行。现行的分科教学,人为地将知识割裂,是工业化时代为了提高学习效率的产物,“批量生产”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自然会以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阅读理解在高考测试中占据的分量也越来越重。单项选择、完形填空和任务型阅读虽然考查的角度不同,但要很好地完成都要建立在良好的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英语高考试题中阅读理解所占的比重很大。在农村高中学生的阅读面少,资料和阅读渠道也少,阅读理解成为了农村高考生的难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此对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提一些看法
思维定式是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思路和思维方法,在学生学习中既有积极的意义,也有消极的影響.  在学生的学习中,教师往往通过分析典型的物理事实,加上一定量的训练,使学生形成一种稳定的思路和思维方法,即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  记住和掌握一定的典型物理事实和典型题型以及典型的思维方法,对高中生学习物理是有积极意义的.  例如,力学中的受力分析法、电学中的电路分析法、光学中的光路分析法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