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规则意识教育是小学法治教育的内涵和重点,“道德与法治”侧重使学生形成规则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养成遵规守法的行为习惯。那么,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呢?
一、拓展生活时空,建立规则认知
认识规则是培养规则意识的前提和条件,让受教育者形成规则意识,这是所有教育的基点。《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主要内容并不是抽象的法治概念、规范要求,而是将规则教育蕴于儿童的现实生活之中。教材设计始终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精选具有规则教育意义的具体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并在生活中发现规则,从而为规则学习奠定基础。
1.对话教材,理解和把握多维教育内容的整合
以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为例,教材将规则意识分别渗入四个单元中,“我是小学生啦”“校园生活真快乐”“家中的安全与健康”“天气虽冷有温暖”,分别以自我—校园—家庭—自然的逻辑推进,从自我管理到投入社会生活,既有生活常识教育,又有规则意识教育,包括校园规则、课堂规则、交通规则以及游戏规则等,呈现逐渐延展,螺旋上升的形式。这就启示我们,教材处处有道德,生活处处有规则。因此,笔者试着将教材中的绘本故事贯穿整个教学,或是将绘本故事改成儿童生活中的故事,再进行对话,让教材成为儿童的欢乐世界,从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与价值观,建立规则认知。
2.立足生活,以童趣化的形式开展丰富的活动
《校园里的号令》是一上第二单元第6课,本课以学校生活的规则意识建立为重点,旨在促进学生了解和熟悉学校生活的制度化象征——号令,并能依据号令做出相应的行动。此时,学生已经入学一段时间,对学校的各类铃声,不同号令包含的意义也有了一定的认知。因此在教学中,笔者根据生活实际激活校园生活资源,设计了一系列丰富的活动:a.看一看高年级广播操比赛视频,日常校园中自觉、及时听从指挥的照片和视频,树立榜样作用。b.夸一夸高年级哥哥姐姐哪些地方做得特别好,问:你知道怎样才能做得好吗?c.学一学高年级同学的样子,做好广播操,排队做到快静齐。d.找一找身边的小榜样……最后还开展了“我是校园号令员”“争做校园小明星”等趣味活动。在教学中,笔者呈现的是儿童亲历的生活场景,这些场景来源于生活,而且是需要在生活中寻找解决方法的,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立足生活,凸显儿童立场,建立规则认知。
二
一、拓展生活时空,建立规则认知
认识规则是培养规则意识的前提和条件,让受教育者形成规则意识,这是所有教育的基点。《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主要内容并不是抽象的法治概念、规范要求,而是将规则教育蕴于儿童的现实生活之中。教材设计始终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精选具有规则教育意义的具体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并在生活中发现规则,从而为规则学习奠定基础。
1.对话教材,理解和把握多维教育内容的整合
以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为例,教材将规则意识分别渗入四个单元中,“我是小学生啦”“校园生活真快乐”“家中的安全与健康”“天气虽冷有温暖”,分别以自我—校园—家庭—自然的逻辑推进,从自我管理到投入社会生活,既有生活常识教育,又有规则意识教育,包括校园规则、课堂规则、交通规则以及游戏规则等,呈现逐渐延展,螺旋上升的形式。这就启示我们,教材处处有道德,生活处处有规则。因此,笔者试着将教材中的绘本故事贯穿整个教学,或是将绘本故事改成儿童生活中的故事,再进行对话,让教材成为儿童的欢乐世界,从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与价值观,建立规则认知。
2.立足生活,以童趣化的形式开展丰富的活动
《校园里的号令》是一上第二单元第6课,本课以学校生活的规则意识建立为重点,旨在促进学生了解和熟悉学校生活的制度化象征——号令,并能依据号令做出相应的行动。此时,学生已经入学一段时间,对学校的各类铃声,不同号令包含的意义也有了一定的认知。因此在教学中,笔者根据生活实际激活校园生活资源,设计了一系列丰富的活动:a.看一看高年级广播操比赛视频,日常校园中自觉、及时听从指挥的照片和视频,树立榜样作用。b.夸一夸高年级哥哥姐姐哪些地方做得特别好,问:你知道怎样才能做得好吗?c.学一学高年级同学的样子,做好广播操,排队做到快静齐。d.找一找身边的小榜样……最后还开展了“我是校园号令员”“争做校园小明星”等趣味活动。在教学中,笔者呈现的是儿童亲历的生活场景,这些场景来源于生活,而且是需要在生活中寻找解决方法的,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立足生活,凸显儿童立场,建立规则认知。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