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中学生演讲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ua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演讲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开展演讲活动,可以提高中学生的口语表达技巧,锻炼他们在现代社会中的言语交际能力和心理素质,是培养现代人必备的交际能力方式之一。
  —、指导学生写好演讲稿
  “立文之道,唯字与义。”演讲也同样如此,抓住了与入题、破题、点题相关的“字与义”,也就抓住了解题的“牛鼻子”,从而取得理想的演讲效果。
  (一)入题要快
  欲使听众尽早进入自己规定的主题,就必须重视入题的速度和方式两个方面的安排。既要“开门见山,一针见血”,这就是快,又要有逻辑上的悬念、起伏和跌宕,以收到“文似看山不喜平”之效。
  (二)破题要明确又新奇
  1.要强调破题的标志性字符或标志性语符,以期引起听众的注意和重视。我在指导学生写《假如我是班长》的演讲稿中,为了说明做班长要有超凡的勇气,故意用了“勇”的对立物,即一个“难”字作为破题的标志性字符。“在竞争激烈的分数战中,做一个普通、平凡的中学生难,而要做好一班之长就更难……”正因为其难才富有挑战性,才能显示出勇气,因此令人神往。
  2.用语义的转折、对立等手法来制造波澜,以实现破题的目的,并给人以警醒。在指导学生写纪念“一二·九”运动的演讲稿时,我让学生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描述昔日“华北之大,却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的环境,再看看今天中国“蒸蒸日上,繁荣昌盛,团结强大,我们的校园环境优美、师资强大……”接下来再阐述主旨:今天我们爱国主义精神的实质——就是要珍惜好时光,努力读书,报效祖国。
  (三)点题要新而深
  所谓点题,就是点明主旨。即通常所说的“警句”“文眼”之类,而且这种点题的句子其位置也可不拘一格,关键是要有新意和底蕴,尽可能做到理性与情趣的融会贯通,给人以隽永深刻且耐人寻味的印象。这里,提供两种有效的点题方式:
  1.用感情色彩浓烈的词语点题,以期引起听众的内心共鸣。这种共鸣的实现也是符合演讲第一人称语言角度的特性的。在指导学生写《假如我是班长》一文时,我强调学生应在文章结尾用上一连串“假如我是班长”的排比句来突出自己的决心、勇气,还有设想的蓝图,以打动听众。
  2.艺术地运用熟语,以期听众受到感染并乐于接受自己的观点。熟语包括成语、民谣、警句、名言之类,通俗易懂。在写纪念“一二·九”运动的《面对这一天,我想说……》一稿时,我指导学生引用梁启超的话“少年立则国立,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让人感受到一股喷薄的力量,进而点题:“面对这一天,我想说,为中华之兴旺发达而读书吧!”
  二、指导学生讲出感情
  完成演讲稿后,就要抓紧时间指导学生讲练。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握节奏、重音、停顿以及语调的变化,做到抑扬顿挫,悦耳动听,以声传情呢?
  1.对演讲稿做一些技术性的处理,让学生尽快熟悉演讲稿。(1)将演讲稿中把握不准的字音通过查字典正音,并标注出来。(2)把演讲稿中表达强烈爱憎感情的语段或语句画出来,打上重音、停顿等符号,以备在诵读训练中能够很好地把握。(3)再次检阅演讲稿,对不符合口语习惯的语句进行修改。因为演讲是由演讲者通过口头语言把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或自己的感情传达给听众,所以强调口语化,这样听众易于接受。
  2.指导学生熟读并诵读,做到脱稿演讲,对文中的主旨和情感等有一个整体把握,做到“披文入情”。只有演讲者把握了演讲稿的真挚感情,并把这种感情通过声音传达给听众,才能打动人、感染人。当然,这种深厚动人的感情不是“挤”出来的,而是发自肺腑的。可以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启发他,让他联系平日自身的生活经历,调动自己的爱憎感情。如在指导纪念“一二·九”运动演讲时,可让学生联想纪实影片《黑太阳》中一些日军的凶残场面,喊出一种悲愤、痛恨的感情;而对于描述祖国今日的强大及校园环境的美好等语句,就应抒发出自己内心的热爱、喜悦、激动之情,可联想看“神舟六号”飞船飞天壮举时万人欢呼的激动场面。这样,演讲者的感情容易抒发出来,也就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感情,从而通过声音把感情传达给听众。
  3.针对某些现场问题(如话筒断线、听众起哄等)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其不要怯场,自乱阵脚。对学生以鼓励为主,少施加压力,让他充满信心和勇气。对于出现话筒断线的情况,可让学生在等待恢复中,以微笑平静的态度来对待,等话筒恢复后重新演讲这一段,告诉他这只是意外不会影响得分,评委是理解的;对于听众起哄的情况,可教导学生应把目光放远些,不必被听众的感情牵着鼻子走,作为演讲者应以自己的感情带动听众。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其他文献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但大部分学困生都是由于后天不努力而造成的。学困生通常是思想品德上或学习上暂时落后或小毛病较多的学生。转化我校学困生是我们研究的课题。在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今天,每个公民都享有受教育权,教育工作者应通过教育教学增长学困生的知识和能力,从而培养“学困生”自尊、自强的品质,适应社会需求。那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如何转化学困生?笔者根据我校实际情况以及自己近些年的教学实践发表
英汉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性别歧视.从词源、构词、用法和语义四个方面都体现了英汉语言中的贬女现象.
<新编普通教育学与辅助教材>是一部有创新、有特色的教材,在教育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是卓有成效的,文章对此进行了详尽的评析.
在高中生物学科中,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概念,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是一种直观的学习知识的手段,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积极地思维,把获得的感性认知通过分析与归纳、演绎,形成理性认知。所以,生物学的学习离不开实验,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我们在生物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实验,有计划地根据教材内容开展实验教学。一、要有目标,实现让实验成
本文着重说明了交际中通过语境寻找关联,进行话语含义推断的途径.笔者认为,根据关联理论,交际双方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寻找关联,推断话语含义的.即通过对词的释义和确定词义
知识经济呼唤终身学习,要求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为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一席之地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