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元素在高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ybo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多媒体已经成为现代教育课堂上重要的辅助工具,在提升教学质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多媒体元素的分类及功效,并介绍了四种多媒体元素在高年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高年级 多媒体元素
  当前,随着计算机在我国家庭中的快速普及,标志着我国的信息化时代已经全面来临。新形势下,基础教育能否跟上社会发展的趋势关系着学生的未来,关系着我国未来的社会建设,因此,优化教育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是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重要课题。
  如今,多媒体已经成为现代教育课堂上重要的辅助工具,其以多重功效结合教学教材开拓了课堂教学的新局面,对激发学生想象与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四种多媒体元素在高年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与广大教师探讨交流,共同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多媒体元素的分类及其功效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古今中外人类思想的精华,对当代青少年而言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每篇课文又都具有不同的艺术魅力,向孩子们展现了或情或景等多元化知识。如何能够将语文课本中的多元化知识以最完整的面貌呈现给学生是教师的重要课题,除常规教学方式之外,对多媒体元素的分类及其功效进行识别关系着语文教学的质量[1]。
  具体而言,多媒体元素包括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表现方式,而本文仅着重其中的四种,即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其中,文本功效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关键词,以及关键的语句,以首先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思想的认识;图像的主要作用是为印证学生对课文情景的想象,帮助学生检验自己的想象力是否准确;声音元素的加入是为营造氛围,渲染环境,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而视频则更多地用以总结,结合课文文本,对课文全文进行总的概况。
  二、多媒体元素在高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曾尝试将小学生的成长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初级阶段,对应一二年级。在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汉字和词汇量,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二是中级阶段,对应三四年级。这一阶段教师的任务是使学生认识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三是高级阶段,对应五六年级。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当通过语文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想象与创新思维,多读多写,开阔学生视野,为即将而来的初中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因此在高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元素应当具有一定的目标指向,笔者现以教学《黄果树瀑布》一课为例。
  1.文本
  开篇导语:同学们,下雨的场景大家都见到过,站在屋里,屋檐下是一片白茫茫的雨雾。那么,大家能不能用所学过的词语形容下雨的场景呢?
  生:大雨倾盆、电闪雷鸣、天昏地暗。
  师:好的。但是还有一种场景,比暴雨倾盆更为壮观,预习过课文的同学们都知道,是什么?
  生:瀑布。
  师:是的。下面我们先来熟读一组词语,并体会这些词语与课文之间有什么关联。
  多媒体文本展示:白练、喧嚣、生机、聆听
  师:熟读了词语并不代表就能够学会课文,老师还需考考你们,大家首先想象,并回答这组词语与瀑布之间有什么关联?每一个词语代表了瀑布的哪一方面?(分组讨论)
  生:“白练”描写了瀑布的形状,“喧嚣”代表了瀑布冲落的声音,“生机”说明了瀑布充满活力,“聆听”表达了游人对瀑布的感受。
  如此,通过运用多媒体文本对课文关键词的展示,首先使学生们对课文的中心思想有了大概的认识,这对以后的教学工作而言具有重要作用。
  2.图像
  师:下面我们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以上几个词语在课文中的所在位置,并通过朗读想象瀑布的形态。(朗读课文)
  师:瀑布在你们心中是什么样子?除上述几个词语外,大家还能找出文中具有代表性的描写瀑布的语句吗?(分组讨论)
  生:大合奏、气势非凡、雄伟壮观、雷声轰鸣。
  多媒体图像展示黄果树瀑布。
  师:对比瀑布的真实照片,大家看看它与你们想象中的样子有什么差别?对照课文,真实的黄果树瀑布是课文中描述的样子吗?(分组讨论)
  通过图像的展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并通过图像与课文的对照,使学生纠正自己的思路。
  3.声音
  师:通过以上两个阶段的学习,同学们对黄果树瀑布都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课文中还有许多描写黄果树瀑布声音的语句,你们能不能把它们都找出来?并体会这些语句的用法是否正确。(分组讨论)
  通过学生对描写瀑布声音语句的认识,以及对语句用法的深刻体会,笔者随即播放了瀑布真实的声音,并通过引导,再次让学生们感受真实与想象之间的差别。
  4.视频
  导语:通过学习,大家对《黄果树瀑布》这篇课文都已经有所掌握。而现在假如你们用一句话来概括,结合刚才的学习,你们会用哪句话来形容自己心目中的黄果树瀑布呢?(分组讨论)
  生:美丽、壮观、激情四射。
  多媒体视频展示。
  师:结合同学们心中的想象,对照实景,想一想,除却景色之外,这篇课文还想向我们说明什么?
  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情感,体现了作者对黄果树瀑布的热爱之情,并让我们学会要爱护大自然。
  师(总结):非常正确,同学们要想进一步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具体信息,可在课余去查找它的详细资料。
  综上,笔者在整堂课中充分运用了多媒体元素,将学生的想象与多媒体展示的真实场景融合起来,这不仅在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使他们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乔梅.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辅助功效[J].文理导航,2010(36):18.
其他文献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已经成为新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新课改下的课堂应该充分肯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我体验和合作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当好课堂教学的主角。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让学生当好语文课堂的主角呢?  一、树立学生是语文课堂主角的意识  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往往采用注入式教学方法,教师
口语是口说耳听的语言,它是人们交际中最常用到的语言形式。口语有特定的语言环境,口语的对象确定,往往就在眼前。口语不但针对性强,还受到环境、对象的制约,这就使讲话人在随想随讲、讲话速度很快的情况下,不可能对语言进行细致的加工润色,结构也未必完整。因此,口语中往往短句多、停顿多、省略成分多,甚至有脱节、偏离主题的现象。不过,这些现象通过口语训练是可以避免和消除的。  练习口语的方法很多,但对于学生来讲
摘 要: 恰当地巧妙地使用多媒体有助于了解课文背景和作者生平,增强学生自主预习的自觉性和预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拓展学生知识面,起到事半功倍的特效,从而优化语文教学。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多媒体 使用方法  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广泛运用到学科课堂教学中,并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学情境更逼真,教学模式更新颖,更有利于学生积极地探究和研学。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这种优势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此类问题:有时学生在接受学习的过程中大脑始终兴奋不起来,整个群体的学习氛围无法营造;下课铃声响了,但教师还有相当一部分预设教学内容来不及上;面对有些新课文,教师无法找到切合的突破口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势必会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久而久之还会造成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大减。笔者认为:教学的失误往往是教学设计的失误,教学设计的失误又常跟教学者的理念、方法有关。因此,语文教师除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的确,想象力是学生智力活动的基础,也是智力发展的体现。想象力就好比翅膀,只有两方面结合,智力才能如矫健的雄鹰,在知识这片广阔的蓝天上自由翱翔,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一、激发兴趣,营造想象的氛围  首先,要允许言论自由。在课堂上只有允许思想上的自由,才会有心灵上的解放,才会有真知灼见的出现
摘 要: 实行新课改后,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作者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在研究新课改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提出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主体性 教学策略  实行新课改后,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体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回顾春天、欣赏春天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会对单独的图片用自己的语言说几句完整的话。  3.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对一幅图进行描写。  教学重点: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对一幅图进行描写,并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视频,听歌曲,感受春天的美丽。  1.谈话导入。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她到底在哪里呢
摘 要: 中学作文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师们一直研究的内容。从研究的成果看,要提升学生的作文创作水平,可以培养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和创造性的思维,去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关键词: 写作主体性 生活感悟 创造性思维  如今,语文教师应该从内容和形式、数量上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写作文如平时说话一样轻松。在作文课上,我们提倡让学生自主拟题,内容不限,学生想写什么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