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初中物理教学效果例谈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op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课堂有效性的明显标志。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
  关键词:自主学习;主动性;互动性;教学效果
  一、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
  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探究,并自主得出结论的过程。根据这种指导思想,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时,应对传统教法有所创新,促进学生的全程参与。教师应善于换位思考,“知学生所思所想”,从学生的角度提出问题,对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同时应瞄准“知识的发散点、能力的发展点、问题的关键点、教材的重难点”,创设问题情境,顺着学生的学习思路,因势利导。
  二、利用物理本身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良好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是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任务。比如,在简单机械的教学中,课前布置学生找找生活中杠杆、轮轴的实例以及它们的作用。物理本身存在着一些规律和诱人的奥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总结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把电流做功比作水流做功,把电压比作水压,从而可使学生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类比成实实在在的水,从而理解了电流和电压的实质。通过上述教学,学生既能学习物理概念,又能初步感悟物理思想方法。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平时注意对学生情感的投入,热爱学生,在教学中尽力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帮助,在成功时给予赞扬,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
  其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因惑质疑,形成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计一个问题的模拟发现过程或借助类比联想等方法,激发学生生疑、质疑。
  再次,课前做好预习和检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前就要让学生做好预习,不打无准备之仗。
  四、做好个别教育,关注后进生
   作为教师,不仅要爱优生,更要爱差生;给予相应的尊重与认可,一视同仁,适时适当的赞赏与激励,可以激起学生愉悦的心理体验与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钟启泉.“素质”与“素质教育”.上海教育,1997(01).
   编辑 张珍珍
其他文献
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极力要求教师不应只是单纯的语法教学,教师要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及合作,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对语言文化的感知。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教师设计任务时,要从学生
摘 要:在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作业由“课堂教学的延伸”,演变为“教的补充”、“教的强化”,学生没有多大的兴趣,自然也就成了他们沉重的学习负担,学生疲于应付差事。这样的作业无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失去了作业应有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作业;改革;整体  面对新课程作业的价值观,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作业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着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
摘 要:以前是应试教育,现在是素质教育,不管给教育冠以什么名号,“有效”一词始终是每一位教师的努力追求。在有效课堂的大主题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训练是每一位一线数学教师的重大课题。希望通过自身的教学思考与实践,谈谈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训练的几点思考,以促进有效课堂的生成,达到为学生服务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训练;有效训练;有效课堂  课堂训练,是指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就所学知识的当堂练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理念不仅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还充分体现在我们数学课的练习设计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特征,就是将教学过程变为引发学生练的过程,每堂数学课的教学任务都是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来实现的,所以,数学课堂有效的练习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那么,如何进行有效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任务分析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我从教8年的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研究中感到,在我国教学设计中有必要引入任务分析的这个环节,它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环节,其最初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任务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主张学习有不
美术课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要给学生的创新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给学生展现自我提供一方沃土。引导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发现美,培养学生的兴趣,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美术教师追求的目标。  一、教师的正确引导是课堂创新的重要环节  观察是创新的前提,有敏锐的观察力,才会进行创新。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转化后进生需要一个过程,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的教育。转化后进生的经验千条万条,核心就是多给后进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  执教一个班级,老师总会碰到一部分“后进生”。他们要么学习差,要么行为差,要么态度差,如此,总是让教师头痛不已。但是后进生是人,不是产品,不能当成次品或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课堂教学策略,所以课堂提问要新颖灵活,要有启发性,要层次清楚,要难易适中,要体现学法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提问;教学方法;策略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成功的提问就没有教学的艺术,精彩的提问使课堂生机勃勃,教学有声有色。所以,课堂提问是重要的课堂教学策略,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  一、课堂提问要新颖灵
教案是教师讲课的主要依据,是教师为传授本学科特定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训练学生学科专业技能和培养学生的专业态度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方案。教案的书写过程就是教师精心备课的过程,凝结着教师刻苦钻研教材和充分吸收各方信息资料的全部心血,是教师积极参考资料、认真消化课程内容的文字成果,也是教师把可能的教学能力转化为现实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案书写的方法是多样的,但
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就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教育方法  我在偏僻的乡村中学从教十年,历任班主任工作。在每接到一个班时,我都想方设法地去培养良好的班风,但往往是收效甚微。班中经常会出现几位调皮捣蛋的学生,搞的我焦头烂额,后来我发现这些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留守儿童。于是我从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入手,发现只要用爱心“拿下”这一群体,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