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pye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15-02
  实施新课改以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为了放手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课堂练习往往被压缩。所谓课堂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优化课堂练习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初中物理课堂练习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能将教与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练习设计的原则
  1.针对性和层次原则
  初中物理课堂练习应同时综合考虑练习数量以及教学方法、课堂时间分配,必须依据课堂教学目标,既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又要能针对学生的疑点和弱点,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象,因材施教,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理安排练习的数量和时间,认真设计相应的课堂练习。
  2.生活化和典型性原则
  设计学生练习时应结合学生身边的物理现象、规律选取典型的事例,找出学习内容相关的素材作为学生练习的对象。如:学过凝固后让学生练习列举生活中的凝固现象时居然有同学说到了冻豆腐比平常豆腐更具有弹性韧性,进一步让学生讨论其原因,通过这类生活化的物理现象感知练习,不仅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的亲切,也认识了物理适用,增强了学习物理的好奇心。中考试题往往有导向性,教学过程中可选取近几年的各省市相关中考题作为对象能增强练习的典型性。
  3.开放性和拓展性原则
  课堂练习必须注重收敛思维的发散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设计的课堂练习应利于“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和“发散提问”让练习题目的条件或结论能尽可能地开放,多留空间让学生从不同侧面加以讨论、探究,寻求物理之美。
  4.多样性和趣味性原则
  课堂练习本身的表达形式可多样化,如:文字表达,结合图象表达,利用实验、利用多媒体表达等。练习手段亦可多样化,如:口头练习、动手练习、实验操作等,以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让课堂练习更有效
  1.课前引入、设计过度练习
  引入课题时可利用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既能回顾上节课的知识,也能为本节新课内容做好知识上的准备。例如:我在教学凸透镜成像应用时利用前节课中的凸透镜的作用设计了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题,检验学生对上节课的学习情况,也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成功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条件。再如:在学习杠杆平衡条件时也设计了让学生画力臂的练习题自然过渡到杠杆要平衡需满足什么条件的主题。
  2.初步感悟,手口结合练习
  从物理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是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初步体验课题,实际教学活动中手口结合起来往往可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起到自主学习探究的作用。在学习大气压一节时教师先演示了硬纸覆盖水杯倒置的实验,学生都非常好奇,看到倒置后的水杯中水不流出,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接下来就让学生自己操作练习,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从中让成功学生说出技巧在哪里,失败的学生按交流的技巧再次操作练习,还进一步让学生体验水杯倾斜放置时水不会流出的情景。初中物理中有较多的测量仪器,按课标要求是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些仪器的,如:刻度尺、托盘天平、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等的使用可让学生认识各测量仪器后不断地操作练习、自我感悟,直到完全掌握该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为止,进一步让学生口头表述练习、上升为一定的理论。
  3.适时展示,穿插板演练习
  学生板演是教师捕捉学生课堂理解信息的一个大好时机,它可以发现学生解题过程中的思维方式、获取知识的正确度等信息。就个体而言,可以从学生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中捕捉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从群体的量化统计中也可以捕捉整体对知识内容的程度与存在的问题,发现个体之间的差异。学生在下面练习的同时,请几个同学上黑板练习,以便对共性问题及时高效地进行信息反馈,既可避免学生课下作业因抄袭而发现不了学生知识漏洞,也可按教学目标适时调整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4.课堂练习要关注每个学生动态,由表及里地发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结合学生知識水平、能力层次的分层要求。物理课堂练习可分为选做和必做两部分,必做练习要求全体学生都必须完成,选做练习要求基础和能力层次较高的学生完成。或按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练习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应注意信息反馈,勤答疑、勤指导,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练习情况,灵活调整课堂练习,且重视练习后的归纳、总结和讨论。例如:习题课中的练习教师可设计学案由浅入深地展开,象浮力的计算习题课里我先设计了三个基本方法求浮力的必做练习,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完成。后又适当提高,结合质量密度、压强等知识设计两个综合性习题让学生练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后进生能有所获,让优生能有最大收获。
  5.信息反馈,展示达标练习
  这类练习一般在一节新课结束后或一个章节结束后完成,也就是在课后为了检验学生学习目标是否达到 、学习效果是否良好,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课堂练习、课堂作业或课堂小测试,监督学生在有限时间内独立完成,为课下给学生答疑辅导提供良好的依据,对症下药。
  总之,学生只有在不断优化的练习教学活动中,才能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教训,充分调动积极的思维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达到初中物理课堂练习的优质、高效、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
其他文献
本文从森林可持续经营背景下的森林经营管理进行详细的探讨,一般是从它的经营管理做简单的介绍,为了提高树木苗的质量,需要加强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从而保证林木业能够持续的
森林火灾是存在突发性以及毁灭性特征的,火灾问题会使得森林资源受到严重影响,想要确保森林防火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林业单位是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本文就针对森林防火工作当中怎
幼儿良好的个性是人生发展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个性包括诸多方面,结合《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3-6岁幼儿是最需培养的个性品质和其培养的关键期。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要求:“幼儿园应在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幼儿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幼儿的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在《规程》的指导下,进而明确了发展个性、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已成为当代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重视培养幼
小学生应该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这个要求中把“德”放在首位;做人应该“德才兼备”,这个要求中也把“德”放在首位,由此可见德是做人之根本,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应该时时处处注重学生的德育培养。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人们对于居住区的要求是能够温暖,和以往不同,现在的人们对于居住区有了更多的要求,对于
护林、育林工作正在大规模开展,林业技术成为了开展工作的核心。将科学的林业技术推广到各基层地区是提升林业建设成效的要点。但基于目前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尚未建立起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