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历史感培育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中学语文教学而言,无论从语言材料的历史形成还是从教材选文的历史性而言,都是培育学生健康历史感的重要平台。本文从语文和历史的关系着手,浅议在教学中的历史感培育。
  关键词:中学语文;历史感;培育
  中国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92 -01
  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包含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非常明确的一个方面是历史感的获得。这不仅因为中国的人才培育思路中有文史合一的传统,更因为现代中学生要想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首先需要明确自己所处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情境。
  从概念内涵上来看,历史感意味着对于特定民族文化历史的价值判断以及对于人类文化历史的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对于民族文化历史的认知与思考是第一层面,然后才能广及人类文化历史的认识与判断,其原因很简单,人的生存空间和心理感受都遵循从一己而至家庭、社区、国族、人类这样逐步延展的顺序;现代中学生的教育过程,其实也是从民族语言、民族历史的积累而逐步丰富和发展的。那么中学生的历史感究竟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呢?现代中学生的历史感培育又必须遵循什么样的教学规律和方法呢?
  语文是以语言为基本材料展开的情感、思想能力培育方式,一次历史感的培育首先应该从语言开始。一个词语透露的历史信息可能远远超过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尤其是古今内涵变化很大的词汇,更是与作为中学生历史感培育的素材。比如“无商不奸”这一成语,本写作“无商不尖”,无论是词语构成还是情感内涵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颠覆,既见证了农业文明向现代商业文明演变过程中的社会焦虑,又含纳了现代政治进程中的权力牵引、教育模塑等复杂因素。在古老的农业文明中,商贩们为了招徕主顾,每每在正常交易之后,多给顾客半碗米或者半尺布,形成“足尺加三”的销售噱头,这本是小本经营条件下的一种营销策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之后,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念与审美观念的传入,忧愤重重而常陷于贫困的文艺青年,对于上海十里洋场的暴富者深恶痛绝,在表达上采用仿词的艺术形式,称那些为富不仁者为奸商,“无商不尖”也就变成了“无商不奸”。加上长期的意识形态教育中对于商人、地主这些形象的贬斥,“无商不奸”成为一种稳定的民族意识积淀下来,演变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语言本来是约定俗成的产物,其中又浸透了历史感。对于这样的词语变迁和社会接受进行梳理,既是语文教学培育中学生健康理智的历史观的必要工作,又是中学生养成健康历史感的必要前提。
  语文教学的主要工作是凭借大量优秀的教材选文对学生进行情感、思想能力培育,而所有优秀的选文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并且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还原真实的历史情境,这远不是向中学生介绍一下作家基本知识和作品写作背景就能够解决的。特定时代所作的表达,与当下的理解存在着政治立场、伦理取向、情感好恶方面的诸多差异,正因为这些差异都是比较细微的,才需要学习者的历史感参与。朱自清的《背影》一文,绝大多数教师和教参都解释为表达父子情爱的佳作。诚然如此,不过又不是这么简单,因为从真实的历史资料来看,朱自清写作此文时正处于他与父亲多年分离的背景下,文中的“爱”与“情”,其实对应的现实中的父子“无爱”与“无情”,这篇散文的基调其实是愧疚与伤感,而不是提倡所解读的所谓“父子浓情”。朱自清当年大学毕业后任教于扬州,薪酬较多,很想独立生活,但是老年失意的父亲利用自己和校长的关系,剥夺了朱自清领薪水的权力,将朱自清的所有薪水都归入自己的支配之下,这令朱自清非常气愤,导致他不久辞去教职,南下温州加入了夏丏尊的春晖中学,后又去北平谋职,这期间父子关系非常冷淡,几断音讯。朱自清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境遇并不太好,因自己的父亲身份开始了解父亲当年的心情,愧疚、伤感、痛苦等多种情绪纠结在一起,成就了《背影》一文。文章中那个凄惶而罗嗦的父亲,象征了动荡年代生活不幸的所有小人物,包括朱自清父子两代,这其中浸染的的历史苦痛,远大于一般理解的情爱,而如果教师真的把这些历史事实和心灵感受还原出来,对于当下的中学生无疑会产生很大的震动,因为那种动荡的年代虽然已经远去,不过因经济困顿而产生的亲情疏离、因成熟而产生的人生体悟,属于前人,也属于所有人,历史既是一面镜子,找出了名人生活的暗处,也照出了当下中学生心灵中被忽略的情感和思想空间。这样的教学引导,培育的不仅是中学生健康的阅读和欣赏心理,同时包含了理智的历史感。
  从语文与历史学科的搭配关系来看,梳理古代和现代作家的生活资料及其作品的内在关系,能够使中学生真实感受到文学作品的历史性与当下理解至今的差异和距离,这本身就是一种清醒的历史感,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清醒地认识前人与今人之间的情感差异和共鸣,不仅是提高其语文学习能力的必要途径,也是提高其人文素养的必由之路。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英语;高中;阅读;教学  中国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19 -01    《课标》要求教师应对学生的阅读技能进行训练和指导,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何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大量新的语言信息,开阔视野
新课程标准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还对写作的相关技巧、写作的过程以及作文的修改提出了具体的目标。    一、注重平时积累,奠定写作基石。    我让学生做两方面的积累:一方面要求学生每天坚持看书,随手记下优美词句以及阅读感悟,记录内容不在乎多少,关键督促学生养成坚持看书的好习惯。内容为成
·漫·画·連·载·
期刊
(启东市大江中学 江苏 启东 226215)    签订于1845年(道光25年)的《上海租地章程》通常被视为英国在华取得第一个租界的标志,它开了资本主义列强在中国内地划地立界,建立殖民地制度的先例。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后,感到这种认识混淆了租地与租界的区别,很不妥当。  租地,乃是土地的出租,政府保留领土主权,对行政,司法等有干预权。而租界,俗称“国中之国”。列强在租界享有独立的行政管理权、司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给出物理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是开展富有主体性的课堂教学和创设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物理学习氛围。  关键词: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学生主体性  中国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45 -01     一、开展富有主体性的物理课堂教学  主体性物理教学是强调学生为学习主体的物理教学,它
摘 要: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点,也是显著的特征之一。本文探讨了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会独立解决问题的几种途径。  关键词:数学教学;主动参与;探究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0 -01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桥梁”,把学生引入与所
(海安县立发中学 江苏 海安 226600)    摘要:江苏省美术专业考试经过几年的调整,已经初步成型,素描考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考出满意的成绩是广大考生及家长关心的问题,本文将从不同的视角加以阐述,力求给考生及家长以帮助。  关键词:新高考;半身人像;默写    江苏省美术新高考从2007年开始,对包括美术统考时间在内的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近几年来,江苏美术高考一直在变化,由分
摘 要:英语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整合是以英语课堂教学为载体,以诱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以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和其他认识能力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本文对英语实践活动中的“整合”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实践;整合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8 -01     “整合”是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灵魂,它为师生选择
摘 要:英语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它包括认识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四个方面。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习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3 -01     英语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  一、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  1.课
摘 要:长期以来,化学教学以化学知识和技能传授为目标,淡化了人文知识的教育,本文阐述了作为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化学;人文教育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5 -01   《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文件中指出“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最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和新的机遇最开放的人”。但是长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