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99-02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学有所得,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这逐渐成为为师者的一种理想。“面前全体”就像是行者旅途中的一盏灯,明亮温暖,可当我们走进它时,它又让我们感觉到遥远。放眼我们的课堂,实际上独霸课堂的依然是三分之一的学生;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我们的中等生)默默思考,一般不主动出击;还有那些安置在被遗忘的角落的学生,现在被称为“后进生”(有时被冠冕为“欠优生”)。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面对教师的激情讲解,少数的优等生唇枪舌战,中等生静观其变,“后进生”无动于衷,事不关己。基于此,我进行了“亮点之星”教学策略研究,研究目的就是:让所有的学生公平地展开竞争,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优势,调动起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班级呈现 “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局面,从而培养健康的人格。
“亮点之星”激励策略以激励卡为载体,通过激励卡的发放进行实施。激励卡分为三种:亮点绿卡、亮点银卡、亮点金卡,为了便于发放和保存,每种卡的制作都考虑到耐用和美观,更重要的是,每种卡上都写了激励名言:“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无果”“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想办法”,卡的背面是学生自励歌。
具体操作办法是:班内共设置一百张金卡,二百张银卡,四百张绿卡,集齐十张绿卡可换得一张银卡,五张银卡可换得一张金卡,循环使用。为避免出错,各学习小组组长负责统计,班主任负责兑换。针对学生出现的方方面面的优点、亮点及时进行奖励,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铺路搭桥。班内定期总结奖励,学校也会在学期末召开表彰大会,获得金卡的同学就有了评优选优的资格。以此,不断地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奋勇争先,不断超越。
为了激发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使亮点卡的发放更趋合理、科学、有效,我班的亮点卡激励制度规定如下:
一、按照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把班级的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相同层次的小组展开竞争(也就是A层次的和A层次的比,B层次的和B层次的比,C层次的和C层次的比,)每周在各个层次中都要选出一个优胜小组,获胜的小组成员都有机会获得一张亮点卡(合作奖),以此体现公平、公正、机会均等的原则。
二、每周班干部在大课间召开例会,由常务班长负责了解、协调班班级各方面的工作,评选出各组学习之星、劳动之星、体育之星、宿舍文明之星,并及时发现亟待解决的问题,准备在班会上合班主任一起讨论解决。
三、常务班长负责班级的各项工作,协同班主任管理班级,每学期有四十张亮点卡的发放权,不够还可以申请。每周班会上对于班级同学的好品行、好习惯进行奖励,需要交代清楚发放给谁,发放的理由。
四、因为我们学校是封闭式的寄宿学校,所以宿舍管理成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如果一个宿舍连续两周被学校评为优秀宿舍,该宿舍的所有成员将获得每人一张亮点卡(合作奖)。如果有违反班规校规的行为,将从此组的小组亮点卡中扣除。
五、各任课教师根据三个层次学生的不同表现,对于学习积极性有大幅度提高,学习态度日趋端正的同学,对于新颖、独创性的发言,有价值的提问,进步较大或者优异的作业等突出的表现适时适度的发放亮点卡。
“一石激起千层浪”,“亮点之星”教学策略的实施在学生中激起强烈的反响。
“亮点之星”使赏识激励教育面向全体成为现实。“亮点卡”给优等生带来了压力,带来了竞争。“亮点卡”成为中等生的推进器。作为一名工作经验丰富的教育工作者心里清楚,中等生里藏龙卧虎,我有意识的在课堂中多提问,鼓励他们大胆发言,鼓励他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针对他们的弱点各个击破,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针对他们的突出表现及时进行亮点卡的发放,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以此形成良性循环。“亮点卡”激励制度让学习成绩欠优生找回自尊。亮点激励卡制度施行后,我在班里表扬的第一个学生就是一项做事懒懒散散,从不积极的毛志迪同学,他拾到了九元钱主动交到我这里,我决定以此为契机,給班里成绩欠优生打一剂强心剂,让他们每个人都发现自己的亮点,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像别的孩子一样平等从容地学习和生活,在班会上我特别地表扬了毛志迪同学拾金不昧的行为,当众发给他亮点卡,以后的日子里,他的作业较以前相比写得特别端正,一改原来拖拖拉拉交作业的习惯,劳动积极,这被他的组长和各任课教师看在眼里,他又得到了三张亮点,其他同学看到这种情况也纷纷行动起来,你有你的优势,我有我的长处,我们都争做自己小组的亮点之星,争做班级的周星、月星。班级管理也因此变得轻松活泼、乐观上进。
亮点卡使学生惰性心理调整剂。我经常有这样的体会,每隔一段时间,学生会对单调的学习产生倦怠感、松懈心理、困惑心理或其他心理波动。有的学生能自己调控,但自控能力强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而亮点卡的统计数字却能准确及时的解决这个问题,亮点卡除了小组长每周统计,用以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赛外,班主任也要有一份统计表备份,通过每周的情况统计,就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惰性心理期”,这有利于学科教师和班主任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及时了解情况,解开学生心中的结,才可以保持“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新奇感,从而获得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亮点卡点燃学生主动进取的热情,解除了学科教学的枷锁。以我所教的语文课为例,这门学科每一步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相互间的合作探究,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上就是死水一潭。小品表演、辩论赛的开展、小组间的竞争,原来的课堂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想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相互推诿,遇到问题,不懂装懂,极少主动询问。正是亮点卡的激励,点燃了心中的自信心,竞争的意识、合作的意识。主动询问、主动质疑,看谁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谁就能成为这方面的亮点之星。原来最头痛的问题,在亮点激励面前迎刃而解。
亮点卡激励赏识策略的实施,源于对工作的责任和使命感,源于对学生的爱,教育事业是付出爱收获快乐的事业,正像闻一多先生在《红烛·序诗》:请将你的脂膏,不息的流向人间,培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 ─!”愿这新结的果子,能带给大家在困顿苦涩中甜甜的感觉!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学有所得,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这逐渐成为为师者的一种理想。“面前全体”就像是行者旅途中的一盏灯,明亮温暖,可当我们走进它时,它又让我们感觉到遥远。放眼我们的课堂,实际上独霸课堂的依然是三分之一的学生;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我们的中等生)默默思考,一般不主动出击;还有那些安置在被遗忘的角落的学生,现在被称为“后进生”(有时被冠冕为“欠优生”)。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面对教师的激情讲解,少数的优等生唇枪舌战,中等生静观其变,“后进生”无动于衷,事不关己。基于此,我进行了“亮点之星”教学策略研究,研究目的就是:让所有的学生公平地展开竞争,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优势,调动起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班级呈现 “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局面,从而培养健康的人格。
“亮点之星”激励策略以激励卡为载体,通过激励卡的发放进行实施。激励卡分为三种:亮点绿卡、亮点银卡、亮点金卡,为了便于发放和保存,每种卡的制作都考虑到耐用和美观,更重要的是,每种卡上都写了激励名言:“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无果”“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想办法”,卡的背面是学生自励歌。
具体操作办法是:班内共设置一百张金卡,二百张银卡,四百张绿卡,集齐十张绿卡可换得一张银卡,五张银卡可换得一张金卡,循环使用。为避免出错,各学习小组组长负责统计,班主任负责兑换。针对学生出现的方方面面的优点、亮点及时进行奖励,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铺路搭桥。班内定期总结奖励,学校也会在学期末召开表彰大会,获得金卡的同学就有了评优选优的资格。以此,不断地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奋勇争先,不断超越。
为了激发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使亮点卡的发放更趋合理、科学、有效,我班的亮点卡激励制度规定如下:
一、按照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把班级的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相同层次的小组展开竞争(也就是A层次的和A层次的比,B层次的和B层次的比,C层次的和C层次的比,)每周在各个层次中都要选出一个优胜小组,获胜的小组成员都有机会获得一张亮点卡(合作奖),以此体现公平、公正、机会均等的原则。
二、每周班干部在大课间召开例会,由常务班长负责了解、协调班班级各方面的工作,评选出各组学习之星、劳动之星、体育之星、宿舍文明之星,并及时发现亟待解决的问题,准备在班会上合班主任一起讨论解决。
三、常务班长负责班级的各项工作,协同班主任管理班级,每学期有四十张亮点卡的发放权,不够还可以申请。每周班会上对于班级同学的好品行、好习惯进行奖励,需要交代清楚发放给谁,发放的理由。
四、因为我们学校是封闭式的寄宿学校,所以宿舍管理成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如果一个宿舍连续两周被学校评为优秀宿舍,该宿舍的所有成员将获得每人一张亮点卡(合作奖)。如果有违反班规校规的行为,将从此组的小组亮点卡中扣除。
五、各任课教师根据三个层次学生的不同表现,对于学习积极性有大幅度提高,学习态度日趋端正的同学,对于新颖、独创性的发言,有价值的提问,进步较大或者优异的作业等突出的表现适时适度的发放亮点卡。
“一石激起千层浪”,“亮点之星”教学策略的实施在学生中激起强烈的反响。
“亮点之星”使赏识激励教育面向全体成为现实。“亮点卡”给优等生带来了压力,带来了竞争。“亮点卡”成为中等生的推进器。作为一名工作经验丰富的教育工作者心里清楚,中等生里藏龙卧虎,我有意识的在课堂中多提问,鼓励他们大胆发言,鼓励他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针对他们的弱点各个击破,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针对他们的突出表现及时进行亮点卡的发放,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以此形成良性循环。“亮点卡”激励制度让学习成绩欠优生找回自尊。亮点激励卡制度施行后,我在班里表扬的第一个学生就是一项做事懒懒散散,从不积极的毛志迪同学,他拾到了九元钱主动交到我这里,我决定以此为契机,給班里成绩欠优生打一剂强心剂,让他们每个人都发现自己的亮点,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像别的孩子一样平等从容地学习和生活,在班会上我特别地表扬了毛志迪同学拾金不昧的行为,当众发给他亮点卡,以后的日子里,他的作业较以前相比写得特别端正,一改原来拖拖拉拉交作业的习惯,劳动积极,这被他的组长和各任课教师看在眼里,他又得到了三张亮点,其他同学看到这种情况也纷纷行动起来,你有你的优势,我有我的长处,我们都争做自己小组的亮点之星,争做班级的周星、月星。班级管理也因此变得轻松活泼、乐观上进。
亮点卡使学生惰性心理调整剂。我经常有这样的体会,每隔一段时间,学生会对单调的学习产生倦怠感、松懈心理、困惑心理或其他心理波动。有的学生能自己调控,但自控能力强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而亮点卡的统计数字却能准确及时的解决这个问题,亮点卡除了小组长每周统计,用以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赛外,班主任也要有一份统计表备份,通过每周的情况统计,就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惰性心理期”,这有利于学科教师和班主任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及时了解情况,解开学生心中的结,才可以保持“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新奇感,从而获得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亮点卡点燃学生主动进取的热情,解除了学科教学的枷锁。以我所教的语文课为例,这门学科每一步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相互间的合作探究,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上就是死水一潭。小品表演、辩论赛的开展、小组间的竞争,原来的课堂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想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相互推诿,遇到问题,不懂装懂,极少主动询问。正是亮点卡的激励,点燃了心中的自信心,竞争的意识、合作的意识。主动询问、主动质疑,看谁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谁就能成为这方面的亮点之星。原来最头痛的问题,在亮点激励面前迎刃而解。
亮点卡激励赏识策略的实施,源于对工作的责任和使命感,源于对学生的爱,教育事业是付出爱收获快乐的事业,正像闻一多先生在《红烛·序诗》:请将你的脂膏,不息的流向人间,培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 ─!”愿这新结的果子,能带给大家在困顿苦涩中甜甜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