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概念教学的整合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n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念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由于数学概念特有的抽象性,致使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学生不易掌握,如果运用信息技术、网络的强大功能把这些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把动与静、数与形、内与外结合起来,通过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使静态的知识生动化、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孤立的事物联系起来、联系的事物区别出来,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激趣氛围
  
  新课程认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與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过程应当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新颖性、趣味性,创设激趣的氛围,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利用几何画板平台做一个实验,找一个角LAOB将其放入二面角内,把角的顶点O放在棱上,角的两边分别贴在两个面上,LAOB的大小是否唯一确定?(动画演示实验,学生发现∠AOB的大小不能唯一确定)计算机提出问题:当顶点O在棱上的位置不变时,怎样才能使LAOB的大小唯一确定?学生主动操作发现:当AO,BO垂直于棱时,LAOB的大小就唯一确定。计算机接着追问:改变点O在棱上的位置,则∠AOB大小是否会改变,为什么?学生拉动∠AOB顶点在棱上运动时,对∠AOB的大小进行跟踪发现角的大小是不会改变的。这一实验过程中的活动是交互式的,学生利用计算机主动参与知识本身的建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体验到创新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创新探究意识。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数学课的开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数学课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信息技术可展示图像、动画,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在概念教学中利用CAI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由被动到主动,轻松愉快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例如:在学习必修1第三章用二分法求方程根的近似解,二分法是学生不知道的新知识,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该节的内容,我们就可以发挥多媒体的视听效果,播放幸运52中猜物品价格的游戏,在幸运52中,一般是给出一种物品,然后让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猜出物品的价格。选手每猜出一个价格,主持人李咏就会告诉选手是高了还是低了,然后选手再去猜。因为选手猜物品价格的方法用的就是二分法的思想,通过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很容易接受二分法的思想,并且记忆牢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信息技术,探究形成过程
  
  中学数学每一个概念的形成,几乎都经历了前人长期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创造的漫长过程。可是教材中的概念最终是以直接给出的形式出现,学生看不到它的发现、创造的艰难历程,一位著名数学家曾经这样描述数学的表达形式:“没有一种数学的思想,以它被发现时的那个样子公开发表出来。一个问题被解决后,相应地发展为一种形式化技巧,结果把求解过程丢在一边。”教材中的概念陈述是形式化的。为了让学生打开发现、创造的通道,在概念的教学中,通过CAI课件创设问题情境,师生在情境中开展双边活动,再现概念形成、发现的全过程,可使学生在观察,体验中去创造性地学习和感知数学,使知识的简单获取过程成为知识的发现和再发现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圆锥曲线第二定义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理解,椭圆、抛物线与双曲线三者的联系与区别,领会分类思想,利用“几何画板”控制e的变化,观察O1对图像的影响,使学生可以动手实施椭圆变化为抛物线,再变为双曲线的动态过程,十分形象地体现出圆锥曲线的分类标准及其内涵,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情境,使学生真正达到对数学思想的意义建构。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不是将二者在结构形式上的简单组合,更看重于信息技术与课程目标的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只要我们巧妙运用信息技术,能充分发挥出它的独特感知优势,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全方位、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感官,就会将具有高度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逻辑性的数学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掌握数学概念。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是进行教学改革的主战场,而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进行数学教学改革过程中,是否打破常规,更新教学理念。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贯彻《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同时,教学改革必然会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理念的更新,二是教学策略的革新。本文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实际谈谈对教学改革的理解。    一、改进师生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
如何有效地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已成为数学教育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应兼顾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所谓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它是对数学事实与数学理论的本质认识。中学数学中出现的数学观点(例如方程观点、函数观点、统计观点、向量观点、几何变换观点等)和各种数学方法,都体现着一定的数学思想。  
摘要:统计观念是人们面对一组数据所引发的思考、所推测的可能结果以及自觉想到运用统计的方法解决有关问题的意识,它主要包括: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为了培养初中生的统计观念,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参与调查统计过程,从统计角度思考有关问题,鼓励学生
[摘要]本文分析了民办高校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结合专业特点讨论了如何对经济数学的教学进行改革。  [关键词]民办院校;经济数学;课程改革    中国民办高校已经有20年历史,在校学生数量已经超过280万人。截至2007年5月,中国已有295所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民办高校,同时,民办高校已经不再是10年、20年前的“三无”(无资金、无师资、无校舍)状态,而是越来越注重校
外源甜菜碱对小桐子种子和幼苗分别进行浸种和灌根处理,结果表明,外源甜菜碱浸种可提高小桐子种子在PEG胁迫下的发芽率和改善幼苗的生长状况。外源甜菜碱浸种和灌根,可提高幼苗
于2009年在桂北高寒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开展两系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Y两优3218水气平衡栽培示范。结果表明:示范区平均株高119.9 m、穗长27.3 cm、有效穗数16.64万穗/667 m^2、
青贮玉米品种东青1号由东北农业大学研究选育,以自选玉米自交系L 288为母本,外引玉米自交系齐319为父本杂交育成。200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
中优T16是贵州省铜仁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中9 A与恢复系TR16配组育成的迟熟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分蘖较强,生长旺盛,穗型中等,着粒较密,适宜我省中籼迟熟稻区种植,有较大
鲜食甜玉米杂交种兴甜1号是贵州省黔西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6年用自育自交系甜1021作母本,自育自交系甜506-3作父本组配而成的黄粒甜玉米杂交种,2007年在农科所基地进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