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方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构建“以图导学”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以图导学提高地理复习效率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两方面,重点论述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方法实施的路径。
  【关键词】初中地理;以图导学;内涵意义;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244-02
  图像是传达地理知识的主要媒介。与其他学科相比,地理学科知识很难通过语言描述进行传授,往往需要借助于图形图像,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识图、读图、析图的能力,以图导图的教学方法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以图导学”指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以图像作为辅助手段,将教材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画面相结合,使其生动形象化,帮助学生具体认知某种地理信息的方法。地理教学实践表明,教师采用“以图导学”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识别图像、分析图像的过程中,能够直观地观察地理事物的特性,有助于加深学生知识理解和记忆的效果,帮助学生提升读图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良好的地理学科素养,为以后的学业奠定基础。
  为此,笔者谈谈如何采用“以图导学”教学方法来优化初中地理教学。
  一、以图导学,提高初中地理复习效率
  我们分析历年的各省市地区的地理试卷,发现这些试卷特别注重考查地理的图像、图表。卷中图表信息覆盖量大,类型多样,有交通图、分布图、景观图、统计图表等,图像图表新颖多样,形式各异,既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用图的能力,又考查学生的图文转化和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此外,还出现“无图考图”等类题型。这些类型的题目有效地考查学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和地理图表中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切实帮助学生复习地图,提高地理学科的复习效率。一般地说,地理中的图像教学包括“看图、析图、画图、默图”四个主要环节:(1)看图。看图是读图的第一步。学生要看懂图像,必须要及时排除“障碍”,比如学生不明确经线与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的话,就无法看懂大洲与大洋的分布图,这个“障碍”排除了,那么“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图就一目了然。看图要根据图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比如面对一张地图,指导学生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张什么地图,图例中的比例尺是多少,图中“▲”、“○”、“⊙”等这些符号所代表什么含义。看图要反复地看,而且要适当变换角度去看。比如看一张世界政区图,沿着赤道、本初子午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有特殊意义的“线”,去找一找这些线经过了哪些主要国家,从不同的角度去复习关于地理位置方面的知识。(2)析图。读图是基础,析图是关键。在复习课中,由于知识容量特别大,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分析地图,尤其要引导学生善于分析地图的形成原因,学生的析图能力具备了,那么学生就能够从地图中提炼基本信息,在析图过程中掌握知识的重点,进而突破难点,由此拓展延伸相关题目,从地图中挖掘出更多的地理信息,慢慢地学生的析图能力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3)画图。画图包括老师的“板图”和学生的“描图”两个方面。老师的“板图”是学生描图的范本。在教师的示范与引导下,让学生跟随着老师的板图来描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绘图能力,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牢记复习内容,可谓一举两得。(4)默图。复习巩固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默图。默图就是指导学生对一些简图的形状特征录入大脑并画出来,先看着画,然后默着画,在默图过程之中,要求学生自己从记忆中寻找读图、记图的规律,比如学习中国行政区划时,以长江为线,默记长江干流穿过的青、藏、川、滇、瑜、鄂、湘、赣、皖、苏、沪等11个省市的地理位置。以黄河为线,把黄河干流流经的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市的方位地图默记于脑海中。通过如此记图、默图的方式,把空间位置落实到地图上去,使记忆变得直观,形象、具体。
  二、以图导学,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以图导学”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主导学习和思维习惯及能力,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分散的地图整合一块,用“图形分解组合”的方法记忆和分析分布图,发现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将学生们学到的诸多地理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综合进行运用,这样则避免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强度灌输而忽视提升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地理课本中的图像系统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学《中国的地形特征 》一课,首先,让学生根据色彩的变化,阅读“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找到三种主要色调的分界及对应的高度,展开想象力,画出纵切两面示意图,总结归纳得出“地势西高东低,分三级阶梯”的规律特征。其次,指导学生找出我国地形的种类及其所在的位置,比较这些地形分布面积的大小,总结出“地形种类多种多样”的特征。再次,配合相应的景观图片,促进学生对“主要地形区的地貌特征”的正确理解,总结出“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最后,读图对比三大阶梯的地形特征,并填表说明。由于以上的教学是要求学生结合图像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表述之后再与课本文字相互印证对照。这一过程,以图引文、以图导文,以图换言,图像、文字、语言三者相互转化,如此反复练习多次,就会促进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有效结合。
  另外,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拼图、填图、绘图等活动,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运用乒乓球做小地球仪;将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线绘制成图;绘制学校平面图等。以上的实践活动都能促进学生眼、手、脑并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萌发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意识。教学中的圖导图学创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迁移,培养学生横、纵向等创新思维能力。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对知识的不同感悟、不同思考和不同理解、发挥个人创造潜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以图导学的教学方法,意义重大。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以图导学的内涵和实施路径,以推动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谢文艳 以图导学,提高地理中考的复习效率[J].文理导航,2014(28).
  [2]汤小燕 运用图导图练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J].新课程(中学)2013年06期.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240-02  化学概念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举足轻重,学生只有清楚地、准确地理解基本概念,才能学好化学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及化学计算等有关内容。本文分析了造成初中学生学习化学概念困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一些策略,目的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化学
期刊
【摘要】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及培养的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小学低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应让学生养成听、说、读、写的好习惯。  【关键词】引导;联系;参与;表扬;趣味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240-01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当中,初中生能够形成正确的观点、了解一些基础的法律知识并且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对于学生日后的生活工作起到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作学习是一種较好的学习方式,具有调动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等特点,是满足新课程要求的一种教学手段。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合作学习;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2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内容应当源于学生生活,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课程内容应当成为学生观察、实验、猜想、推理和交流的素材,因此,如何有效的使用生活素材创设高效合理的小学数学课堂是目前教育學者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生活素材着手,详细分析生活现象与生活化情境教学及生活素材锻炼逻辑思维三个方面对创设高效合理小学数学课堂的作用。  【关键词】生活素材;高效合理;小学数学;教学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和表达能力则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课堂上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241-02  一、初中
新生儿低血糖是一种常见的临床代谢问题。美国缅因州医学中心芭芭拉布什儿童医院新生儿室质量委员会于2004年7月制定《新生儿低血糖管理指南》,并在美国沿用至今。该指南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