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物理贵在得法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l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句话道出了理科的特点:“物理难,化学繁,数学习题做不完”,许多学生反映物理难学,不好理解,其实,难不难在于你对该科学习技巧的摸索和掌握,怎样才能学好这门学科呢?这里提供一些“小”方法,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人们力求接触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关键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对某一事物感兴趣,就是这一事物最易诱发大脑皮层的兴奋,且使兴奋持续,而这种兴奋则是大脑对该事物认识、理解、记忆的最佳状态.如果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学习效率将会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在兴趣中学习,还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其将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从而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如果能不断地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就能促使自己不自觉地致力于从各方面去认识各种物理现象,了解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出其规律性的东西,会终身受益,同时各方面的素质也会得到提高.
  2重视物理概念
  初中将学习大量的重要的物理概念、规律,而这些概念、规律,是解决各类问题的基础,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应力求做到“五会”:(1)会表述:能熟记并正确地叙述概念、规律的内容;(2)会表达:明确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3)会理解:能掌握公式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4)会变形:会对公式进行正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5)会应用:会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
  3重视观察和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法拉第曾经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对于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来说,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仔细观察.因为只有通过对现象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例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老师讲到参照物时,许多同学都会联想到:坐在火车上的人,会观察到铁路两旁的电线杆、树木都向车尾飞奔而去.这个生动的实例使我们对运动的相对性有了形象的认识.
  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重视实验,注意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
  包含与物理实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物理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学生,要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并独立完成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在认真完成课内规定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来判断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实践中是否可行.例如,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学校绿地中一条弯曲小径的长度;可以通过实验测量上学途中骑车的平均速度;还可以设计在缺少电流表或缺少电压表的条件下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这些都需要同学们自己独立思考、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判断、思维等能力,使自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分析、解决问题会更全面.
  4重视画图和识图
  学习物理离不开图形,从运用力学知识的机械设计到运用电磁学知识的复杂电路设计,都是主要依靠“图形语言”来表述的.知识的条理化,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等问题,用通常意义上的语言或文字表达都是有局限性和低效率的.所以,按照科学的方法动手画图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而且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在初中物理课里,同学们会学到力的示意图、简单的机械图、电路图和光路图.要求画图的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画图属于作图类型题,比方说,作光路图、力的示意图以及画电路图等等;另一部分,根据现成的图形学会识图,所谓识图是指要注意结合条件看图,不仅要学会把复杂的图形看简单(即分析图形),更要学会在复杂的图形中看出基本图形.例如,在计算有关电路的习题时,已给出的电路图往往很难分析出来是串联、并联或是混联,如果能熟练地将所给出的电路图画成等效电路图,就会很容易地看出电路的连接特点,使有关问题迎刃而解.
  5注意适当分类,把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
  当学习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记错、记混.因此,可试着按照课文和某些辅导材料中绘制的框架图去帮助记忆和理解.有时,适当地对概念进行分类,可以使所学的内容化繁为简,重点突出,脉络分明,便于自己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可以不断地把分散的概念系统化,不断地把新概念纳入旧概念的系统中,逐步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概念系统,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有法,但学无定法.在学习物理的道路上,愿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其他文献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一节中,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有:(1)物像等大;(2)物像到镜面距离相等;(3)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4)像是虚像.这个结论一般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蜡烛——玻璃板”实验(如图1),自己或小组讨论归纳得出来的.学生在经过自己的验证和老师的讲解之后,已经完全相信平面镜成的像和物是等大的.然而,事实上,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当自己站在镜子前,如果离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主观能动性往往是通过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体现,并得到很好的提高.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效且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不仅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同时也是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  1提高学生对“提出问题”在物理探究性学习中重要性的认识  古训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提出问题是学生掌握新的物理知识,产生新的物理思想,发现新的物理规律的
1初中生物理学习的思维障碍问卷调查分析  此调查针对初中生物理学习障碍的因素在我校展开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200份,回收调查表195份.回收率为97%,所以此次调查问卷的有效率比较高.  在调查对象中,11%的学生认为物理学习思维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先入为主的思维观念,24%的学生认为物理学习思维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思维的片面性,56%的学生认为物理学习思维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概念理解的不透彻.9%的同
生物作为高中教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育改革对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作了具体的规定,要求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形成更为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中也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团队协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90年代开始被一些学校应用于教学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后受到了更为广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教育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学困生的学习成绩,让老师和家长操碎了心.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让学困生的思维灵动起来,成为了近
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其中规定:从2017年开始,全国将进行高考综合改革,实行“3+3”的高考改革方案,即学生在完成必修的三门语文、数学
数学教育并不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在数学中我们可以探索到更深层次的数学文化.数学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自从刀耕火种那一年代开始人们就已经运用了结绳计数,而数学方式跟思维
随着素质教育在教育改革中的深入推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将在教育体制的变革中找到新的平衡点.在“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之下,以往应试教育中师生关系的从属关系将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