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法到写作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entOfJXU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选题针对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法教学和写作教学,探讨在语法学习过程中贯穿写作技能的培养,用写作的方式巩固语法结构并检验学习效果,同时又通过语法的学习提高写作表达的多样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写作技能
  一、选题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无论是交际法还是现行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对语法学习都特别强调“语用”的功能。把语法知识融合于语言实践中,在听说读写活动中学习语法,同时又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语言学家Larsen Freeman认为语法并不是静止的语言知识,而是一种语言技能和动态应用的过程,故称为语法技能(Grammaring) (Larsen-freeman, 2003)。她的“三维语法”包括“形式(form)”,“意义(meaning)”和“运用(use)”三个方面。从Grammar到Grammaring,即从单纯地教授语法知识转变为教授语法技能,将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培养融为一体,与语言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有专门的语法课和写作课。语法课主要用于对语法项目的规则进行讲解,注重系统性;训练与巩固多采用选择、填空、翻译等方式,形式较为单一,未能体现语法的交际功能。写作课一般是让学生在课堂上限时完成一篇作文,形式多為高考题型。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大多认为讲授语言知识更为重要,只要学会了语言知识,自然而然就会写作了。因此,课堂上很少有专门的写作时间,尤其是在高一、高二阶段;即使有,也只是句型替换和翻译练习。缺少真正用写去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训练。往往是到了高三,才较多地进行高考题型的写作训练。以上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低效的。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语法知识,但在写作中用到这些知识的时候却是出错率非常高,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面对一篇篇错漏百出的文章,也不知从何改起。这样的结果,显然跟割裂地学习语法和写作的模式是密切相关的。
  综上所述,把语法教学与写作技能的发展相结合,是值得探讨的解决语法学习和写作培养的双重困境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逐步的接触语言的过程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于各种各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了解语言的内涵,并且以写的形式加以强化,把语法教学阶段纳入为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以写作作为检测语法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重要依据,通过学生的写作作品,教师可以看出学生在语言知识掌握方面的不足,在学习语法的初始阶段就可以介入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误解和错误,并在接续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知识的训练。
  二、语法与写作结合的课堂教学实践
  语法与写作结合的课堂是以语法结构在写作中的运用为目标的。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有如下几点教学观。首先,学生在一节课中,从了解语法结构的形式、意义和功能到把语法结构用到写作中,这一过程需要搭建很多的桥梁,所以必须转变追求语法教学系统性的思路,而采用分散教学的策略,把大的语法项目拆分成一个个小项目,逐个击破。例如,定语从句用于对人的描写和对物的描写要分成两个子项目,过去分词充当定语和状语也要分成两个子项目。其次语法学习的目标是运用,教师要为“用”设计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境,生成一个交际的动机。如,介绍自己的家乡,描写校运会等。
  根据在课堂中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目的,可以把活动分成以下几种主要类型:课堂热身、语言呈现、结构巩固、实践运用。
  1.课堂热身
  热身活动是为了唤起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语法课堂学习者面对的是相对枯燥乏味的规则和结构,更需要精心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吸引学习者,如故事和歌曲类的语言素材就比较生动活泼。而这些故事或歌曲又必须含有目标语法结构,以增加学习者接触目标结构的频率。另一方面,歌曲、故事等形式的材料会让学生对该结构的印象更加深刻。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会完成简单的任务,如听故事答问题,听歌填词等。这些任务都跟目标结构密切关联,目的是让学习者把注意力聚焦在目标结构上。以下是笔者在教授不同语法结构时采用的部分热身活动。
  (1)动词-ing形式充当主语和宾语(新授课):听英文歌并填补空缺
  (部分歌词)Love is real; real is love. Love is feeling; feeling love. Love is wanting to be loved.
  (注:学生在听歌曲时要填入划线中的词)
  (2)主语从句(新授课):看图说事
  向学生呈现国庆70周年的图片(时事热点话题),教师用主语从句描述图片,并随画面把文字呈现给学生,以下是教师呈现的3个句子:
  (a)It is known to everyone that the 70th birthday of our motherland is coming.
  (b)That our countr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beautiful makes all of us proud.
  (c)What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is the amazing celebrations.
  (3)宾语补足语(复习课):听写句子
  教师听写4个句子,每个均含有一种宾语补足语的形式,教师所编的句子题材都来自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听写句子或小短文比起歌曲、故事更易于操作,教师根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校园班级发生的趣事,随时创作,信手拈来,很受学生欢迎。以下是教师听写的句子:
  (a)We consider English the most interesting subject.
  (b)The story told by Zhang Tongxiang made us happy.   (c)Miss Chan asked me in without scolding me for my being late. How kind she is!
  (d)I heard some girls chatting in the classroom.
  (注:句子中划线部分是宾语补足语结构,包括了名词、形容词、副词和动词四种形式。)
  以上这几个热身活动的例子,都能在语法学习的一开始给学生营造出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听、写、说、看各种形式,学生初步接触到目标结构,自然而然过渡到本节课内容。
  2.结构呈现
  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热身活动接触了少量目标结构的基础上,这个阶段学生观察更多相关语言结构的示例,从形式、意义到功能发现规律。这些示例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文段。例如,在学习现在完成时被动语态时给学生阅读一段描写家乡巨大变化的文段;学习定语从句时让学生看一组使用定语从句的谚语,等等。通过观察和讨论,学生会发现语法结构的意义、构成还有作用。
  3.结构巩固
  这一阶段是从前一阶段“懂了”到最后“会用”之间搭建的很重要的桥梁,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反复操练,从而把语言结构内化成为正确的语言习惯。很多传统的语法练习都可以起到巩固的作用。如,填空、合并句子、词块重排组句、翻译等。这里笔者特别就翻译和选择两种常用的语法练习说说自己的看法。首先是翻译,曾经语法翻译法被认为缺乏交际性而遭到否定。但笔者认为翻译是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表达习惯、两种思维模式的转换,这种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对比其异同,锻炼他们迅速转换语言的能力,也是一種有益的思维锻炼,学生也很感兴趣。而对于选择题,笔者认为其对于语言的运用而言作用不大,作为检测的手段另当别论。在语言新授课中尤其不建议使用选择题,学生在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时又用各种错误的选择项去干扰他们,会造成语言体系的混乱,加大正确语言习得的难度。
  4.实践运用
  这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环节——语言产出,学生把前面阶段学到的语言结构用于教师设定的语言实践活动,在语法结构和运用之间建立联系,既是为了进一步巩固习得结构,又能更深入地体验结构的用途,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同时也能从运用语言说和写中获得成就感。输出的活动可以从口头过渡到笔头,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给学生清晰的指引和足够的示范。以下是几个语法项目教学中设计的写作任务。
  (1)动词-ing形式充当主语和宾语(新授课):认识我的好朋友
  这个任务包括了两个环节,先说后写。
  要求学生在设定的时间里每个人至少说三个使用动词ing形式的句子。组内选出说得最好的句子,向全班同学展示。在小组活动前,教师给出提示:
  …is his/her job every day.
  He/She enjoys …
  He/She is interested in … / He/She dreams of … / He/She hates … / … makes him/her happy/sad.
  He/She cares about …
  说的任务是写作前的铺垫,接着布置学生写一封信,向自己的美国笔友介绍自己的好友。为了减轻学生的焦虑,教师可以提供范文给学生阅读,尤其突出其中用到的动词ing形式,鼓励学生多用。写作完成后,学生在小组内读出自己的作文,选最佳作品在全班分享,共同点评。其他小组的佳作可以课后贴在课室供大家学习。
  (2)宾语补足语(复习课):校运会见闻
  教师与学生分享校运会中的照片,然后让学生看图讲话,要求使用如下句型:I saw / heard / noticed … do sth.然后写一篇日记记叙校运会的所见所闻。
  (3)定语从句:我的学校
  教师向学生布置写作任务:向外宾介绍自己学校,至少要用两个定语从句,如:The building which is called … is our library building. 然后为学校的宣传册写一份英文学校简介,同样要求使用到定语从句。
  (4)If条件句中的虚拟语气:梦想与愿望
  教师先发给学生一张白纸。然后要求学生分组口头分享自己的梦想,每人说一到两句话,如:If I were a bird, I could fly freely in the sky. 然后把小组成员的梦想写在纸上,课后贴在板报上展示。为了增加趣味性,也可以让学生课后加一些图案装饰,再展示或评比。
  三、实践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把语法教学与写作技能训练相结合,能帮助学生把语法的形式、意义、功能统一起来,让他们学会“用语言做事”,其优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语法结构的学习和掌握这一目标而言,学生在运用语法结构写作中巩固了语法结构。在经过以写作为目标的语法学习后,学生在随后的写作中自觉运用该语法结构的意识明显增强,同时反映出使用该结构的正确率也有所提高。这再次验证了语言教学中的那句至理名言:Tell me, I will remember a day; Show me, I will remember a week; Involve me, I will remember forever.
  2.就写作能力的发展而言,在逐步分项学习语法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经常性的训练,不断丰富的语法知识为写作能力的提高搭建了逐步坚实的平台,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逐步提高。同时,学生对写作的态度是乐观积极的。因为从词、句、段的层层递进,学生获得了写作必备的可输入性语言,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语言知识的不足而产生的畏难情绪。因此,学生对课后写作任务都乐于接受,并表现出信心。观察他们的习作可见,文中按要求使用了数量不等的目标语言结构,达到了学语法、用语法的教学目标。
  3.有利于学生英语语言思维能力的形成和英语语言意识的觉醒,从而逐步在使用英语中摆脱汉语思维的影响。在随后的检测(下一节课进行)及单元检测中,学生对目标语言结构的使用正确率较高,在写作中自觉使用该结构的频率加大,语言意识明显增强。学习过程中在强调功能、意义的同时,也强调形式,便于突出重点,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结构,有助于课后复习强化。学生在学习结构时始终与用结合,课堂评价也围绕是否正确使用目标语法结构,对语法的功能意识不断地强化,有利于语言意识的觉醒。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把语法知识的学习和写作技能的培养相结合是符合语言学习的科学规律的,在实际教学操作中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梅德明,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沈瑛.新课程中语法教学的定位及其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
  [4]刘道义.新高中英语教与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徐秀芝.影响英语写作能力的因素及教学对策[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
其他文献
【摘要】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将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作为首要目标,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通过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来开展学习活动的一种形式。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通过探究性学习,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了解掌握学习本质的能力,增强学生追求科学真理的信念,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实践能力。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在高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
一、问题的提出  2001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开始新课程实验,此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出台,国家对教育发展与改革提出系列新要求,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广东省在1996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下简称“普九”)基础上,2002年义务教育进入新课程,2004年普通高
【摘要】小学各门学科的内容都有着相互的联系、相互的渗透,相关的依存。因此,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之理念,笔者认为,整合小学术科的教学,在术科课堂活动中渗透语文知识、语言能力以及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可促成术科教学的有效课堂,也可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  【关键词】 课程改革;整合教学;有效课堂;语文素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組织者,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角色。班主任的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现在所面对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而且中学生身心发育迅速,人格独立性日渐增强,他们要求像成人一样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作为初中班主任的您,了解您的学生吗?你们师生关系如何?学生尊敬您吗?本人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建立
【摘要】现在我们的德育多说教,轻实践,内容空洞、方法无趣。特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思潮泛滥下,德育工作进一步弱化,成了学科教育的“身外物”。构造有效德育应是当下重点思考的课题,使校园日常生活充满德育元素而又尽无痕,从而培养孩子们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有效德育;熏染力;德育生活化;家庭教育  社会的发展,教育不断进步与革新,新概念、新口号层出不穷。在我们前进的路上,我们不要忘记
【摘要】阅读教学一直以来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并帮助他们取得阅读能力的提升。然而,目前有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完全认识到培养小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在课堂中开展阅读教学时,将大部分时间放在文本内容的讲解中,忽视了对学生的语言训练,以致影响着学生作文水平的和课堂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语言训练进行了系列探讨。 
【摘要】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心智上的不成熟,激发其学习的主要动力即是兴趣,而能够促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则是有趣的课堂活动。本文阐述的是本人在英语课堂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性格及英语学科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巧用简笔画的教学方法,以营造一个动态的,快乐的,师生互动的课堂的一些做法和
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方式。根据新大纲和新教材要求,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组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师是通过课堂这种主要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所以创设和谐的课堂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教师要搞好教学,首要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高尔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
摘 要:本文以如何提升乡村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學现状及其对策作为研究对象,从提升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及重要性入手,继而分析作文教学的特点,最后提出如何更好地提升作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作文教学;学习策略;小学  不管哪门课程,兴趣都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学生就不会参与到教学中;如果学生不能参与其中,教学的目标就不会实现。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乡村小学高年级作文,主要是学生自学和教师指导两
【摘要】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教育者、引路人,还是连接学校和家庭的桥梁和纽带。我认为班主任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会使班主任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多年的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我尝试了预防教育、欲抑先扬、逐个击破等方法,用心、用技巧去经营打造出一个个良好的班集体。  【关键词】班主任;教育;预防教育  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教育者、引路人,还是连接学校和家庭的桥梁和纽带。我认为班主任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会使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