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形成性评价的研究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上的小组合作,表面看来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实际上却是“假热闹”。小组学习活动后,多数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难以达成,很容易降低学生合作学习英语的激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必须把形成性评价与小组合作学习二者有效地融合。
  现在,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标准还是以学生笔试成绩的优劣进行评判,分数是主演,这很容易扼杀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持久性更难保持。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是以人数相当的小组为单位,不同档次的学生互相扶持,手拉手共同进步的英语教学模式。
  一、发现问题
  (一)收效甚微
  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很热闹,这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有的组员抢着发言,有的小组一言不发,有的互相推让,有的闲聊说笑。评价环节只偏重于对学习个体、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细节的评价,对那些少言寡语的学生缺少关注。
  (二)袖手旁观
  大多数英语教师都知道,随着知识难度的加深,老师们任务一提出,分配学生展开分组讨论,这合作活动还没开始实施,有的尖子生已公布了结果。而学困生只等坐享别人的劳动成果,就像一个旁观者,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感到措手不及,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来越打折扣,直接结果是他们合作学习的兴趣已经荡然无存,表现为自我放弃,失去了合作的意义与价值。
  二、分析原因
  (一)评价不当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方式和方法不当主要表现在:要么是对与错之分,要么是好与孬的差别,不能既客观又科学地评价学生,更难激励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没有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加以赞赏,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再接再厉。
  (二)分组不均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依据学生的不同特长进行相应的分工。如,组长要选组织能力强的尖子生;记录员则挑写字工整美观的学生;最终发言人要善于表达;等等。
  三、解决问题
  怎样才能解决以上问题,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呢?切实可行的方法:把小组合作学习和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到课堂和课后,就可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确定了“病因”,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一)组建小组,掌握合作方法
  1.科学组建合作小组,进行合理分工
  (1)组建小组
  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合作学习的优势,把全体学生以“组内存异、组间质同”的法则进行分组,每组4到6人,按长方形围坐,以便学生面对面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各组的学员按优、良、中、差四个档次的学生分配,且各组间尽量保持总体能力平衡。
  (2)合理分工
  根据组员的特长不同进行不同的分组,确定记录员、中心发言人的人选。定期轮流更换主发言人,人人都有发言权。主发言人阐述本组讨论结果后,对于遗漏的观点,可由中心发言人加以补充。学习小组确定好以后,要挑选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担任各组组长,不断培养组长,采用集体培育和分散扶持相结合的形式。
  2.指导学生把握合作学习的要领
  (1)探讨合作要领传授学生合作学习的四大“法宝”:①会听,不要打扰别人讲话;②会说,勇于纠正他人的错误;③会问,对于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要求對方给予更详细的讲解;④会导,善于组织团体学习,可以根据别人的看法,调整本组讨论的结果。
  (2)传授讨论方法
  老师要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的困难等结合学生自身的学情,提出思考的价值和小组讨论的指导思想和要求,让学生弄清楚自己的角色,直至学生提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策略,使他们逐步形成敢说、会说和创建的能力。
  (二)支配评价,创立评价体系
  1.把握学生的学习评价
  (1)把握评价的核心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除了教师的评价.,J、组成员也可以自己评价,也可由其他组的学生评价。如,讨论结束后可以由合作团队的组长,对自己团队成员的发言进行简要的总结,然后由其他组成员讨论,最后由老师评估。
  (2)把握评价的时机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注意巡查,及时地夸赞学生的优点,在小组中脱颖而出的优点可以给予口头赞赏。课堂交流后,及时、巧妙地指出学生的不良习惯。对于讨论的结果,教师不必急于评价,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最后总结评估。
  2.创立评价体系
  (1)课堂与课外结合
  课堂一直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关键的环节。教师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并结合课外小组活动,对课堂上难以完成的学习任务加以补充,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学习活动中进行形成性评价。要进行课前评价。新课开始前,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如,安排优秀生一个人或几个人展示英语口语秀,或表演课本剧,中等学生可以脱离课本进行课文对话或者演唱英文歌曲,后进生可以选择读单词等力所能及的事,但是无论如何,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课前展示活动,在小组内做出评价。还要进行课后评价。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优点,在课堂教学中投放竞争这一重型炮弹,如分组参与竞争活动。这样,既增强了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如编排童话剧等,活动内容可让学生自己选择,且允许自由分组。对学生的表现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促进并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的良好习惯。
  (2)日常与定期结合
  要搞好期末评价。每个学期末将学生学习成绩记入学习档案中,作用是让学生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学习方法,争取提高学习效率。定期评价要与日常评价结合,才能达到评价全面性和公正性。
  要搞好日常评价。记录学生日常学习的情况,如,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情况、考试成绩的总体情况等都一一载人“史册”。作业完成情况记录除写一些家庭作业的成绩,还可以分单元收入几份学生自认为比较优异的作业样本,记录下自己选择这份作业的原因,完成作业的过程,等。
  总之,教师要秉承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对每位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使孩子们都能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共同成长的喜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学生亲眼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时,成就感和自豪感就油然而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作者单位:东海县平明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对于一个幼儿园新教师来说要开展好幼儿园的科学集体游戏活动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衡量一名幼师基本功的重要参考指标。而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的集体科学游戏活动可以培养他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或翻越远方的大山,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是每位语文老师探讨的话题。因此,在作文教学时,老师有时也会感到束手无策。就目前特别是农村小学生,每到作文课时,更是抓耳挠腮、唉声叹气,常常感觉到无话可说、没事可写,因而不知从何写起。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呢?我认为既不在于农村生活的单调,更不在于学生阅历的贫乏,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学生缺乏作文的素材。  现实生活是作文素材取之不尽、用之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中萌发幼儿对艺术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幼儿用心去发现和感受美,用自己的方式去创造美、表现美。而在我们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无意中却时常发生着和《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精神相冲突,甚至背道而驰的现象,老师往往会将教学的重点放到幼儿绘画的技能掌握上,也通常会将从成人的审美角度去评价幼儿的作品,这些做法,会
在教育改革进步的基础上对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措施等展开研究,根据我国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基本出发点,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优化措施等进行深入探索以及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改善,提高小学语文写作的教学质量,为新课改的实现奠定重要基础。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一直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同时语文教育又是其他教育的学习基础,其中的写
颜之推作为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教育家,意识到在当时动荡不安的时代,长辈们应教导自己的子孙后代如何在社会动乱中立足,把符合实际的为人处世方法与技能传授下去。颜之推根据自己一生在教子、治家、为人处事的经验教训,使《颜氏家训》较为全面地展示了颜之推一生所得,反映了他深刻思考与领悟。  1.及早行教  颜之推为了避免其子孙后代不学无术导致家道败落,他主張应对子女尽早施教。在他看来,早教首先应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
“学讲课堂”抛开了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编剧”加“导演”的身份,让学生在既定的目標指引下,发散思维,全身心进入文本、自悟自得。这种注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能力的课堂不就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真人秀”吗?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笔者认为“真”,即教师指导下的全程自主学习;“人”,指处于学习主体地位的学生;“秀”,表现在边学边讲,“学进去”“讲出来”。那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思想道德的考量越来越全面,如何为我们的下一代塑造良好的思想价值观,是关乎国民素质发展的大事,所以在小学的思想品德教学中,需要重视这个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并进一步分析了小学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是由身体活动和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情感,是人们通过观察、想象、联想对象产生理解的心理过程。体验教学以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