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入法的探究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h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如何在一开课就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课堂教学导入是教师有效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导入的方式很多,以下的导入方式使我受益匪浅。
  一、创设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时,我写出了几个一元二次方程,要求学生求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我故意采取和学生比赛的形式。学生开始积极笔算,求方程的根,然后再求两根之和(积)。而我则不动笔,但却很快就能说出正确答案。学生很惊奇,都急切地想知道为什么,于是我顺水推舟,让学生自主研究这其中的奥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生活情境导入生动具体,有利于学生感悟和理解数学
  如教学中讲“不共线三点确定一个平面”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几条腿的凳子放在地上最平稳;为什么自行车放置时要有车梯;我们出门儿时都要上锁从而将门固定等生活中的大量实例,总结出课本中的公理,使学生心领神会。
  三、引史说事,丰富数学内容
  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可讲这样一个故事:有这样一个古代国王,决定嘉奖象棋的发明者。他把发明者召入宫,并要满足发明者的一个愿望。发明者说:“我只希望陛下赏我几粒米。”“只是几粒米?”国王问道。发明者说:“是的,只要在棋盘的第一格放上一粒米,在第二格加倍至2粒,在第三格加倍至4粒……依此类推,每一格均是前一格的双倍,直到放满整个棋盘为止。”国王哈哈大笑:“这有何难!我马上就实现你的愿望。”你认为国王能兑现自己的承诺吗?国库里有这么多米粒吗?教师引导学生用乘方的形式表示每个格内米粒的个数,并告诉学生:如果满足大臣的要求,国王的国库里应该有米粒约为1844.67亿吨。学生会在震惊中深刻地认识到乘方的魅力。
  四、儿歌导入,唤起学生的童心,渗透数学规律
  如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时,可以引用传统民谣《数青蛙》:“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一声扑通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两声扑通跳下水……”学生在欢快的韵律中快乐地学习,同时也内化了用字母表示数。
   在新课导入中,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举不胜举,再如以旧引新法、谜语导入法、热点导入法、类比导入法等。但它离不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离不开教师的宽阔知识面,更离不开教师的创造性。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安广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学困生”已是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所客观存在的一个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主要阐述了如何帮助学困生不再后退,克服困难,取得学业上的进步。   关键词:学困生;方法;兴趣;交流;作业     农村每所小学、每个班级在客观上都存在“学困生”这一现象。在学科教学中“学困生”一直是老师们很头疼的问题。由于农村条件差,家庭困难,部分适龄儿童未能按时接受义务教育。近年来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诸多,惠及到这些读不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和形成思想观念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以最少的时间获得学生的最大进步与发展,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其重要途径。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笔者认为有效的教学互动是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要实现这个目标,语文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法,注重诵读教学。语文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语文是有声的艺术,语言不是静寂的字符。学语文就要诵读,以学生诵读及运用语言为主。  一、营造诵读氛围,教师向学生讲授诵读的重要性  诵读是传统的优秀教学法。“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虽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因此就需要政治教师将学生的主体思想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以待商榷。  一、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正确处理教材与学生
在英语教学中,有时教师不置一言,没有提出什么问题,但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仅仅作出某种暗示,都会诱发学生的思考和联想,同样具有启发性,同样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通过实践,我总结归纳出如下常见的方法。   一、设疑法  “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支点。会不会“设疑”是一个教师教学技巧的表现。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一个
中国古代审美观念中的“中和”思想,对中国包括动画在内的多种艺术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研究这种传统的理念,将其与近现代西方的某些方面作对比。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英语教师应该考虑也必须解决好的问题。我根据自己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体会,谈谈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因此,组织课堂教
元器件是各种电子电路中组成的基本单位,掌握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和选择,对于电子类人才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分别从电阻器、电容器以及晶体管介绍三类元器件的性能和选择.
一、联系生活实际,关注非数学问题  例如,教学有余数除法时,反馈练习中提出:(1)到公园去是要买票的,如果每张票价7元,晨晨用25元最多能买几张票?还剩几元?(2)3米布可做一套衣服,现在有17米布能做多少套衣服?(3)一个正方形纸盒能装5个乒乓球,26个乒乓球需要这样的盒子多少个?(4)有11根筷子够几个同学用?(5)老师要把这11根筷子放在消毒用的纸袋里,那么需要多少个纸袋?  学生理解题意,
高中生无论从生理、心理来说,都比初中生成熟,具体表现为自制力较强,学习相对主动。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这对于一个刚刚接触高中教学的我来说,值得好好思索。要想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要求自己要对高中数学知识有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