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来源 :漫迷·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spor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教学教学创新,也就要求老师们不断突破自我,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对当前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思考研究的过程。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那么如何引导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呢?
  一、学生研究性学习应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从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角度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就是研究性学习追求的结果。我们在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中注意把握好几个环节:即明晰研究指向,一定要让学生对自己研究的主题有充分、明晰的认识;有分组合作研究,有研究就一定要有学生的合作,这里要特别强调合作意识对小学生的研究性教学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集大家的智慧更能够更好的搞好研究,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要事先做好分组;大组汇报交流,把每个组的研究情况进行交流,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交汇学生的学习思路、拓宽学生的视野;研究成果答辩,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成果答辩,进行质询,然后得出正确的研究结果。通过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就比较容易实现既定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提升学生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师要扮演好引导的角色。
  我们现在所提的“研究性学习”其实质就是一种发现式教学,让学生先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深入到课本、课外读物等去研究探索。但作为小学生来讲,他们年龄较小,经验储备、知识基础和思维、研究能力相对较弱,认知能力、感悟能力毕竟有限,思维空间狭小,这就必须要求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要加强调控、加强引导,以防学生的思维偏离学习的轨道。尤其在研究的初步阶段,决定研究方向、收集处理信息、组织合作探究、交流汇报等诸多环节,均需要教师悉心指导。因此教师不仅要“精”研教材,而且要在“导”字上下功夫。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加人学生的研讨、实践活动、及时掌握信息和反馈意见,适时调整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和频率。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适时点拨、适时引导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刚开始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时候。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把握好引导的“度”,因为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如果引导“过度”,便会偏离这个目的。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必须尊重他们的意愿,科学地引导他们自觉地完成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其次,教师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学习方法指导和研究方法指导,进行“宏观调控”。可以进行集体指导,也可进行个别指导,针对各个学生课题小组出现的问题进行逐个指导。再次,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还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引导中教师要力求使用二种方法:一是激励法,当学生在研究中有突出的进展时,教师要及时表扬,让学生有充足的自豪感。二是激将法,当学生在研究中受到挫折时,教师要想办法激起学生的勇气。培养他们知难而进的争胜意识。
  三、要营造研究性学习的良好氛围
  可以说营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主探索,并能从中体验研究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是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条件。那么,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人,朋友。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改善师生关系,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伙伴关系,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变老师“教”为学生“问”,要求学生和教师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展开讨论、对话。第二,教师要尽量放手,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动”起来,这样才会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凡是学生能观察的要尽量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凡是学生能思考的要尽量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凡是学生能说的要尽量让学生说。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只有学生说出来,才知道他的思维方式是否正确、灵活、合理,是否具有创新性。第三,要始终用信任、赏识的心态对待学生。在学习中激励学生去发现,引导学生去研究,组织学生去探索,用欣赏的眼光去支持,用热情的语言去赞美,从而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激励者,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四、培养创新意识,开发学生潜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学生开展研究性教学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积极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的活动,畅通学生创新思维的渠道,通过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遇到问题敢于质疑,批判意识,敢于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创新意识,敢于开拓创新,用新的思维方式、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还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改变教师讲,学生听记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研究。
  研究性学习充满着探索的乐趣,可以磨砺学生的意志,锻造学生的自信。可以说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创新教育对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让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如何促进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这个课题不断地拓展、总结、完善,以更好的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精心打造一把打开知识之门的“金钥匙”。
其他文献
多少年来,我们的课堂教学,由于教材方面的影响,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学生不感兴趣,致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知识的学习过程,缺少生活的气息,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之共识。那么,如何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呢?笔者听了涞源县坛山小学董涛老师执教的“比例尺”一课,深受启发,愿就其中两个片断,谈一些想法。  片断一:师:同学们看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而多媒体手段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所以,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运用 多媒体手段对提高数学课堂时效肯定大有裨益,其突出的作用,正在逐步被人们认识、理解、接受和应用。  一、应用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教
摘要:本文对工程项目管理中装饰工程项目管理的要点和关键环节,介绍了其中相关环节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装饰工程 项目管理  一、装饰工程项目管理的概述   裝饰工程项目管理是指以装饰工程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在项目生命周期内,用系统工程理论、观点和方法,进行有效的预测、计划、决策、组织、协调、控制等系统的、科学的管理,实现预计的经济效益,达到预期的效果,表达业主的意图,体现装饰的文化艺术效果
期刊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创设应
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发问题  学现实的数学传统的数学观将数学看成一套已完成的严密的数学结论体系,而教师的任务又大都停留在忠实地教“数学(教科书)”,这就最终导致数学严重脱离实际,脱离学生生活。建构主义数学观认为,数学是一个活的、动态的、开放的数学活动。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促进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促进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以此为出发点,则要求我们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要
薪酬体系在企业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甚至公司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体现企业对员工的关怀,是现代企业管理“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
B淋巴细胞是体内唯一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介导体液免疫.B淋巴细胞发育分化是一个十分有序的过程,大体分为五个阶段,祖B细胞、前B细胞、未成熟B细胞、过渡B细胞和成熟B细胞.每个阶段均有特征性的表面标志,其表面分子的表达呈规律性改变.各发育分化阶段特征性表面分子表达异常可引起某些疾病,虽然目前国外对B淋巴细胞发育分化情况有较多研究,但对于B淋巴细胞发育分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及对某些疾病的影响与相关机制仍
摘要:本文从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项目任务与综合能力的动态平衡系统、工期控制网络系统、建立适应项目法施工特点的运行机制、强化管理机制运行、加强科技管理,推动技术进步、发挥政治优势,挖掘内部潜力等方面谈工程管理。  关键词: 工程 施工 管理  1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任何一个施工单位都要制订自己的工程质量内部监督制度。用制度保障合同规范的兑现,合同规范一般都规定了对原材料、半成品和竣
期刊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是培训管理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建设有效的企业培训体系,从而为实现企业战略提供培训支持,成为一个广受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