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高中化学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i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严密的自然科学,前后联系十分广泛。高中化学所学的很多的概念,理论在初中已有初步的框架或轮廓,既使这样,每年新入学高一同学对化学的学习,仍然感到一下拔高很多,不能适应。那么,如何才能学好高中化学呢?对化学学习的浓厚兴趣是学好高中化学的一项必要条件,其次就是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我个人认为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巩固双基知识,牢记基本规律。
  我们反对一味死记硬背,但决不排除必要的记忆,重要的是对记忆的内容和方法必须选择。课本是知识的依据,我们对新学的知识必须认真细致、逐字逐句阅读其概念,掌握其实质和含义,只有真正把课本读懂了,才能深刻理解,应用时才能挥洒自如。如元素符号、物质的物理性质、元素的核电荷数、元素周期律、酸碱盐的相互转化等等,均为必须记忆之列。
  然而化学不仅要学基础的理论知识,还要不断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进一步得出规律,对这些規律必须认真记忆。例如如何比较原子和离子半径的问题?可以总结出三条规律:(1)电子层数不同的原子或离子,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反之,则越小。(2)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荷电核数越大,半径越小,反之,则越大。(3)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或离子,所带电荷数值(要分正负值,原子当成零价)越小,半径越大,反之,则越小。这样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就能够应付自如。因此,对于那些基本规律的结论,我们也要反复记忆。
  记忆的方法强调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通过归纳、类比等方法使概念之间相互沟通联系,相互对比异同,形成一定的规律,从而加深记忆,不容易遗忘。相信只要多花点时间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效果将会是很好的,然而,有一部分学生对此并不是很重视,觉得太简单,理解得不够透彻,结果常常在这点上吃亏。只有我们把“基础 ”打扎实,就能过勇往直前一直走下去。
  二、加强化学实验,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自然科学。中学化学大纲指出,化学教学的目的首要是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戴安邦教授认为:“实验室应该是学生学习化学最有效和收获最丰富的场所。”著名化学家傅鹰教授说:“实验是最高法庭。”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谈一谈我的粗浅体会:
  1. 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实践证明,对一些较简单的实验,经常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动手去做,除了增加他们的操作机会以外,还可以起到两个作用:(1)使学生对一些被认为是无所谓或被忽视的常规操作(如试剂的取用,取量的多少,试管夹持,一般加热等等)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2)在实验过程中,向“学生恰当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和深化,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验操作技能。化学实验、结构模型、实物照片,是建立立体化观念,使抽象的化学内容形象化的物质基础。化学实验与化学知识紧密配合,它有助于我们对化学知识的建立和巩固,有助于动手、观察、思维、推理等多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 增强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现在正处在新课程改革时期,学生更需要有创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学生最感兴趣的是那些有所了解却又非完全已知、能够引起思考的东西,而在教材中的实验大多具有已知操作过程、已知实验结果的特点,有些还是教师曾演示过的,很容易流于重复与枯燥。此外,实验课也大都是“填鸭式”的,如教师用教材设计好了一切,为保证实验正常进行,教师准备得较多较细,学生只管“照方抓药”,根本谈不上独立思考。例如能设立一些内容不是很固定,无现成教材,学生有充分自由来组织和发挥的实验,并在考核中注意衡量学生实验设计的逻辑性和创造性、实验总结与讨论中的知识性和探索性、以及表达方式的科学性,使学生能较多地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分析实验问题,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做题训练,做到举一反三。
  化学习题,主要是指化学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例题讲解、习题处理和作业题、试题评讲等,是概念、性质、公式和原理教学的延续和深化,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和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如何充分发挥化学习题的功效,开拓思维,培养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我个人观点要做到:
  1. 选好习题,做到“少而精”。 习题练习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间的纵横关系,掌握知识的系统性,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题型,开拓思路,熟悉解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是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重要手段。化学习题类型繁多,学生手中的习题资料也品种不一,如果面面顾及,势必将学生引入“题海战术”, 为此,必须在教师精选下知识覆盖面广、典型的习题中进行练习,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2. 加强解题小结。良好的学习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在练习和评析中注意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归纳能力,学生总结习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并使之系统化,同时对题目类型,解题步骤进行归纳小结,总结解题常用方法、解题的一般规律、应注意的事项、容易出现的问题等,并在掌握常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启发新思路,探索巧解、快解、一题多解的新途径、新方法,并做出小结论,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明确或记忆,这样可使学生解题经验集少成多,开阔视野,少走弯路,提高解题速度。
  总之,加强习题练习,不仅能巩固知识,培养解题技巧,提高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能力,深受学生欢迎。
其他文献
苏轼,既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又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在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其人生境界和人格结构更成为世人效仿
学生资源是基于学生的自主思考、合作学习、探究追问,在师生之间生成的教学智慧;是能够有效促进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实现教学相长与学生发展的生成性资源。其表征形态为学生原
为织金县煤矿污灌区的环境治理和作物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对织金县YZ、SM、SH、XF和HF 5个煤矿污灌区0~20cm厚土壤和水中Cr、Ni、Pb和Cd 4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与贵州省土
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性是大众传播追求的目标。从传播的预备状态——选题、组稿开始,对提高科技期刊信息的有效传播作了全面论述,并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从测井信息中提取地层破裂压力,是现代测井解释技术的一个新发展,地层破裂压力广泛应用于油气井水力压裂开采。因为水力压裂是提高油气井产量最有效的增产措施,本文论述了测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肃贪史实彭积冬抗日战争胜利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与国民党蒋介石进行军事斗争的同时,在解放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反贪污浪费斗争。首先是制
服务质量管理是当前电信运营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服务质量管理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客户可感知的服务质量指标体系模型和指标的分解获取方法,并在实际业务场
泥质砂岩地层的总孔隙空间存在着两种含水饱和度,即泥质束缚水饱和度SWB和自由水饱和度SWF。这两种含水饱和度构成了双水法解释泥质砂岩油(气)、水层的概念。在泥质砂岩地层中,
群体性事件是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不断运动变化的结果,加强对其特点规律的研究,掌握事件背后深层复杂的矛盾因素构成,对及早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具有积极的意义。在
<正>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他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等方面,下过很深功夫,都取得了很高成就,成为我国古代少有的全能作家。他的散文著作,受到后人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