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感悟数学思想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h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广泛渗入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数学知识迁移的基础和源泉,是沟通数学各部分、各分支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构建数学理论的基石,是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众所周知,学生走向社会后成为专业数学工作者的微乎其微,直接应用数学的人也只占一小部分,绝大多数人在工作中不用数学。可以说,我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应用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多的是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只有领会了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有效地应用知识,形成能力。在我们解决问题、进行数学思维时,也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充分感悟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思维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借助于数学知识、技能为载体而体现出来的,思想要融入内容和应用中,才成为思想,就思想方法讲思想方法,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是不能真正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只有在教学中反复多次渗透,方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会、掌握,才能自觉运用,形成能力。
  一、渗透“方法”,了解“思想”
  知识是思想的“躯体”,思想是知识的“灵魂”。《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是学生在学段末最终应达到的目标,而由于小学生数学知识比较贫乏,抽象思想能力也较为薄弱,对相应知识的理解是逐步深入的,不可能“一步到位”。因而只能将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把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渗透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渗透的契机,重视学生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决问题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逐级递进,从而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事实上,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即使是对同一学段的学生而言,也不是一次可以学成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使学生能够领悟到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而且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思想方法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要认真把握好 “了解”、“理解”、“会应用”这三个层次。不能随意将“了解”的层次提高到“理解”的层次,把“理解”的层次提高到“会应用”的层次,不然的话,学生初次接触就会感到数学思想抽象难懂,高深莫测,从而导致他们丧失信心。
  二、训练“方法”,理解“思想”
  数学教学内容始终反映着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这两条线。数学教材的每一章内容,都体现着这两条线的有机结合。这是因为没有脱离数学知识的数学方法,也没有不包含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知识。而在数学课上,由于能力、心理发展的限制,学生往往只注意了数学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联结这些知识的思想、观点,以及由此产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即使有所觉察,也是处于“朦朦胧陇”、“似有所悟”的境界。如学生学习三角形面积的推导用转化的方法,将要推导的三角形的面积转化成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从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就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要让学生把推导三角形面积的方法不仅当成一种过程,一些步骤来记忆,更要让学生体会转化思想是数学中的常用的思想方法。
  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时,必需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启发。如用字母表示数,这是小学生学好代数的关键一步,要跨越这一步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从算术到代数,思维方式上要产生一个飞跃,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学生始终认为“a是字母”,“两个数的和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加数”等,对“字母表示数,它可以代表任何一个数,像已知数一样参加运算”很不习惯,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树林。我们应尽量帮助学生缩短这个“悟”的过程,在教学中多次渗透,不断强化,逐步完成学生从数到式,由普通语言到符号语言,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飞跃。
  三、掌握“方法”,运用“思想”
  数学的思想方法蕴含在教材的内容中,只有吃透内容,才会领会基本思想,学会其中的方法。很多学生只把课本当成习题集,很少看书,这就很难领会其思想。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读透内容,才能知其义,晓其理。通过阅读可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促使学生在实际情景和数学知识之间找到一个切入口,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从而学会数学语言。通过使用数学语言进行听、说、读、写、译的活动,就可以流畅地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促进学生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其他文献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趣和力量。”挖掘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快乐”因素,让学生在乐中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寓教于乐,学生兴趣盎然,从而使学生养成了爱学、乐学的习惯,要把学习的快乐真正的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品尝到快乐,甘甜。  首先,要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教学氛围。这是政治课堂实行快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老师必须勇于抛弃陈旧、迂腐
基于教师在职培训在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不容忽视的作用,世界众多国家对教师的在职培训倍加关注,并在实践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培训实效,创造性地探索出了各具特
众所周知,英语在中国是一门外语,英语学习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是一个关键因素。教师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一 、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由于重视认知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情感因素的作用,造成了语言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学生情感素质发展明显滞后的严重
各种类型网站的爆炸式增长使得用户在网络上的注意力越来越分散。同其他类型的购物网站类似,B2C网站的规模不断壮大、信息逐渐丰富,但信息的展示却往往不符合用户的认知特征,这
方琼,为我国著名的歌唱家及声乐教育家。方琼首位老师金铁霖,为民歌行家,可是,教方琼的却是西洋唱法;方琼老师周小燕,为西洋唱法专家,教方琼的却是民族唱法,这一切似乎注定了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新的教育改革已经在世界各地深入展开,并为广大的教育工作着所运用着。从80年代大多数家庭对计算机的刚刚接触,到现在每家每户都有了电脑,多媒体网络,已经彻底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更走进了孩子的世界,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信息技术在改善教学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
【摘 要】面对农牧区小学汉语文教学方面的现状,本文对小学汉语文的教学新方法进行了探索,以使农牧区小学汉语文教学有一个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农牧区小学 汉语文 教学新方法   农牧区小学汉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归根到底是培养藏族学生的汉语言技能和汉语文技能,这就意味着这种汉语教学必须遵循特定的理论和方法来安排教学计划、组织课堂教学,即从汉语的语言、词汇、语法等基本要素入手,通过听、说、读、写
学校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其任务是优化学校教育要素,合理配置学校教育资源,保障学校工作高效运转,同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育人合力,追求最佳的管理效益。在知识经济呼唤创新精神的时代,学校管理更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全体教师全心全意为社会培养成功者,真正提高教育的实效。学校管理一方面要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另一方面要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下面浅谈一下如何加强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