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内容 展开想象 感受形象

来源 :黑龙江教育·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peip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元语文要素: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混沌”“一丈”等词语,了解其意思。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开想象,结合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讲清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3.感受神话故事神奇的想象,体会盘古伟岸、神圣、勇于献身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边读边想象,把握故事内容,感受盘古的形象。
   教学难点:学生边读边感受作者神奇的想象和故事塑造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梳理关键问题
   1.教师板书课题。
   2.学生读题质疑。
   (1)结合教师问题,学生把握重音,朗读题目。谁开天地?盘古干什么?
   (2)题目讲清了谁干什么,对于这个故事你最想知道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相机梳理主要问题:
   (1)盘古为什么要开天地?
   (2)盘古怎么开天地?
   (3)盘古创造的世界是什么样的?盘古开天地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
   1.自由朗讀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边读边想象故事的画面,尝试解决黑板上大家提出的问题。
   2.出示生词,自主识字,领读示范。
   3.快速浏览课文,尝试回答课前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相机总结:
   (1)盘古为什么要开天地?——故事的起因。
   (2)盘古怎么开天地?——故事的经过。
   (3)盘古创造的世界什么样?盘古开天地的结果怎样?——故事的结果。
   4.结合刚刚学生所说的答案,试着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用两三句话,简单讲讲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三、精读课文,感受神奇和人物形象
   师:同学们,神话故事我们都喜欢读,它之所以吸引我们,是因为神话故事中处处都充满了神奇的想象。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认为故事中神奇的地方,并在旁边批注你从这些地方感受到了盘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和同学交流一下,完善自己的批注内容,准备汇报。
   根据学生反馈,相机处理重点语句。
   1.起因部分:
   “有一天,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大鸡蛋’碎了。”
   (1)为什么觉得这里神奇?
   预设:宇宙原来竟然黑乎乎一片, 什么都看不见,而且像个大鸡蛋,我觉得这很神奇,很好玩。
   (2)对!这就是宇宙最初的样子,盘古醒来,看到这样的环境,他会想什么?当他看到那一道微光,他又会想什么?
   (课件演示)请你试着补充屏幕中横线上的内容,再来读这两句话。
   (3)指导朗读:注意音调起伏,读出神奇;把握重音和停顿,读出初始宇宙给人的压抑感。
   2.经过部分: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身万物。
   开天辟地——“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顶天立地——“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累得倒下了。”
   化身万物——“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变化……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1)根据汇报语句,相机指导学生用4字小标题概括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2)指导学生有条理地汇报合作学习的内容:朗读语句,讲明神奇之处,此处你感受到了盘古怎样的形象?
   (3)相机指导学生朗读,把握语速、语气,想象画面,读出神奇。
   ①重音朗读“劈”,感受盘古的阳刚、伟岸。
   ②师生配合读,老师读“轻而清”的句子,学生读“重而浊”的句子。提示学生注意教师语速,根据不同内容,读出和老师不同的语气。
   这里重点突出近义词和反义词。借助生活经验“羽毛和泥土”的感觉,以此感受神奇,辅助朗读。
   ③朗读顶天立地的内容,边做动作边想象身体无限生长,体会顶天立地时间之久,故事之神奇,盘古之不易。
   顶这么一会儿,大家就很累了。我们累了就休息吧,可盘古能休息吗?不能啊!他一休息,就天塌地陷了。就这样……
   可能一年过去了,盘古……
   十年过去了,盘古还是……
   一百年过去了,盘古仍然……
   即使是一位巨人他也会累得……
   ④读准化身万物的部分后,配乐朗读,感受“天地”之美,盘古献身的伟大。
   适当想象:他的                        变成了                          的
  。
   (4)内化文本,深化主题:教师引导学生讲故事。
   明确要求:    ①按照起因、经过、结果来讲故事,重点要结合黑板上的小标题“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身万物”讲清故事的经过部分。
   ②要把神奇的地方讲好,这样才吸引人。
   ③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可以加入自己对盘古的评价。
   根据板书选5位同学讲故事,这一次要尽量讲得详细、有趣。其他同学认真听故事,在别人讲完后,可以举手评价或补充。
   3.结果部分:学生根据自身体会读出情感。
   四、拓展总结,感受故事神奇
   结合“快乐读书吧”的内容,以打油诗形式推荐神话故事。
   盘古开天辟地起,
   女娲补天忙得急,
   嫦娥奔月情凄美,
   夸父追日心专一,
   民间神话千千万,
   千古绝唱常提及!
   反思:
   《盘古开天地》一文中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故事用生动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在教学中,我以“神奇”为核心展开教学,激发学生了解盘古的好奇心,解决学习兴趣的问题。我以起因、经过、结果几个板块展开教学,先让学生理解“混沌”一词,感受宇宙状态。在朗读时,重点指导了“他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和“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两个句子。这两个句子很有代表性,一个动词用得精准,能够再现当时的情境,一个运用了大量的反义词,富有节奏感的同时,意思表达清楚。我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了解故事,品味人物,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同时体会这些语句的妙处。最后在化身万物的板块中,再让学生从感受神奇、体会神奇到自己创造神奇,仿写“变化”的语句。
   整节课的教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神话故事的神奇使学生产生了很多好奇的点,它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从读中体会,再带着体会去读,不知不觉就掌握了知识点。学生有兴趣,乐于读,这样的教学活动是更加有实效的。
                                                                                                                                                                                                ■ 編辑/赵卓然
其他文献
电磁成形是一种利用洛伦兹力使金属工件发生塑性形变的特种成形技术,具有高速率、非接触和单模具等特征,与传统准静态成形方法相比,可显著提高材料成形极限、抑制起皱和减小回弹,在航空航天和汽车等领域的轻质板管件成形制造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电磁成形技术涉及强磁场、高电压、大电流、高应力等苛刻的工作条件,对实际应用中成形装备的力学和热学等性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中,成形线圈作为电磁成形过程中能量转换的关键部件,其在放电过程中因大电流而产生的焦耳热所引起的温升是影响线圈使用效率和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亦是实现电
磁靶向是利用梯度磁场将磁性微米/纳米粒子定向输运到目标区域的一种磁操控技术,因其在宏观和微观尺度层面均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如基因磁转染、磁靶向治疗、磁分离和磁捕获等)而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在现有的磁靶向理论、技术及应用研究中,磁场类型以静态磁场为主,在探究粒子的运动机制时主要考虑外加非均匀磁场所带来的梯度磁场力作用,忽略了粒子间的磁相互作用力及其对目标区域粒子最终分布形态的影响。然而,在诸多应用中,磁性粒子及其复合物在靶区的分布特征至关重要,如在磁基因转染中,磁性基因载体的分布特征直接决定了其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   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   …………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   跟着毛主席跟着党,闪闪的红星传万代……   少时,每每唱起这首《红星歌》,心中都会涌起一丝自豪感。也许就是从那时起,这颗红色的“星”便根植于我幼小的心中。时光更迭、四季流转,心中藏着“小星星”的我于2019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这颗星便在我心中愈发闪亮。今年是
期刊
中性束注入(NBI)是受控核聚变装置中等离子体辅助加热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功率射频负离子源由于其具有运行可靠性高、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被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选为参考离子源。2017年起,华中科技大学获得科技部的支持,继续开展NBI射频负离子源关键技术的研究。
  控制系统是负离子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人员能够有效掌握射频负离子源实验平台运行状态与参数,完成束流引出任务的保证。本文针对HU
大庆市万宝学校于2002年建校,是大庆市为数不多的接收外来务工随迁子女的学校,学生结构较复杂,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差距极大,甚至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缺乏。这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又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2018年1月,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颁布仅4个月之后,我校就有幸加入了《整体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进学校师生发展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实践活动,这一课程的开展
期刊
太赫兹(Terahertz,THz)技术在凝聚态物理、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国防安全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直线加速器驱动的自由电子激光(Free-Electron Laser,FEL)-太赫兹源(FEL-THz)具有高功率、高效率、波长连续可调等突出优点,是目前可以获得大功率THz的首选方案。其中,电子注入器承担着产生高品质电子束团的重要任务,是FEL-THz装置中的核心之一。基于射频栅控电子枪的注入器具有结构紧凑、束流利用率高等优点,同时其输出束团品质较高,满足FEL-THz驱动束流的需求。
瞬变电磁法又称时间域电磁法,它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电源向待检测目标体发射一次电磁脉冲,并接受待检测目标体产生的二次磁场,达到金属检测的目的。瞬变电磁法作为一种利用快速变化的空间电磁场检测目标物体的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安防、工程勘查等多个领域,起到了提高检测效率,节省人力物力的良好效果。
  本文从瞬变电磁法的原理出发,根据瞬变电磁检测装置的共性,从此类装置的线圈系统入手,分析了线圈自身几何形状的影响,并且建立了线圈与待检测目标体的磁场耦合模型以及对应的电路模型;其次,针对接收线圈感应电压出现振荡的
学校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改革。正如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所言“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哈尔滨市公园小学(以下简称公园小学)在“本真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致力打造“本真课堂”。“本”事物的根源或主要部分;“真”真实,跟客观事物相符合;本性,本原。“本真”在百度汉语中的解释即为原来的面目;符合本色而真实。“本真课堂”就应该是回归到课堂的基本要素——儿童、内容、教学
期刊
善德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善德提倡的是向善崇德、德行天下的精神,其终极目标就是要促使人们形成一种高尚的人格,社会形成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将善德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价值观有机融合,并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  一、思考与认知  (一)领悟核心思想——向善崇德  我们认真学习了善德文化的起源与内涵,发现其核心思想是向善
期刊
馥郁馨香绽红蕊,星火相传共筑梦。牡丹江市长安小学是一所有着八十多年历史的花园式小学。近年来,学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双亲心育”办学特色为牵动,积极推进学校的红色教育进程,创新地开展了“四红润心”红色教育,引导学生持续地从红色知识的学习中汲取营养,从红色环境的熏陶中升华情感,从红色课程的落实中提升能力,从红色活动的历练中增强本领,激发莘莘学子的爱国、爱党、爱家乡的热情
期刊